田恒新代表:
您提出的农林水牧类21号《关于推进畜牧业(奶牛、肉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昌吉州贯彻<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昌吉州先后出台了3类、22项激励政策,州本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畜牧业专项发展资金,整合中央和自治区支持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5666万元,全力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2022年底,全州牛存栏48.2万头,出栏21.86万头,牛肉产量3.74万吨,牛奶产量33.37万吨。
为加快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牛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实现标准化养殖、科学化饲养,增加奶牛、肉牛产业效益,主要措施如下:
在肉牛产业方面:
一是将“千牛、万羊”工程列入畜牧业重点工作任务,实现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扩繁增量,巩固壮大畜牧业发展基础。引导各县市充分发挥地缘、资源、政策资金等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每个县市(园区)新建1个千头规模牛、1个万只规模羊养殖示范场,培育壮大产业规模。目前,7个千头牛、5个万只羊示范场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通过示范场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全州牛羊养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牛羊扩繁增量和提质增效。
二是实施粮改饲项目。坚持种养结合、草畜配套,通过以养带种、草畜结合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将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产业纳入畜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动饲草产业发展,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积极与自治区沟通对接,组织规模养殖场(合作社)、饲草种植加工企业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争取粮改饲、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政策资金2000多万,补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收贮青贮49万吨以上。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养殖户饲草种植积极性,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积极引导扶持建立一批种植、收获、加工和销售一体的饲草专业合作社,开展饲草加工调制示范,提高饲草和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充分保障牲畜饲草供给,推动牛羊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持续开展牛品种改良工作。大力实施肉牛增产行动,加大活体种公牛推广力度,采取以小换大、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肉牛品种改良工程,持续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在牧区、定居点开展集中配种、高效繁育,在农区和农牧结合区扩大育肥规模,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加大西门塔尔牛为主导的改良试点,加速培育和扩大肉牛核心繁育群体规模。全州连续三年每年推广活体种公牛100头以上,推广使用优质肉牛冻精15万剂以上,每年改良肉牛10万头。
在奶产业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高位推动奶业发展。昌吉州成立了牛奶产业工作专班,组建奶业专家服务团队,州分管领导定期分析研判奶业发展形势,统筹协调奶业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建立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对推进有力、任务完成较好的县市(园区),优先给予奶业发展项目和资金支持。通过政策支持,2022年优然牧业等5家企业相继引进奶牛9000余头,全州奶牛存栏达到8万头,奶产量达到33.4万吨,增幅5.43%。
二是创建融资平台,加大奶业支持力度。
1.规划了以奶业为主的昌吉市、呼图壁县和昌吉农高区三个畜牧产业园,通过地方债融资、农投公司投资、现有资产划转、零地租投入、企业自筹等多渠道多形式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资22亿元,筑“巢”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发展奶业。采取企业自建、政府垫资代建企业分期付款或租赁等多种发展合作模式吸引了伊利、蒙牛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融通农牧、嘉润通等公司已签订奶业发展合作协议,预计3月份动工建设。
2.针对奶牛国家政策性保险理赔额度低、抵押贷款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创新出台了《昌吉州奶牛政策性补充保险实施办法》,在国家政策性保险600元保费基础上新增保费400元,增加部分由州财政和参保单位各承担50%,使理赔金额由1万元提升到2万元,融资能力提高一倍,奶牛抵押贷款由0.6-0.8万元提升到1.2-1.6万元。2022年参加政策性补充保险奶牛养殖企业(合作社)8家,贷款3.03亿元,兑现新增保费补助360万元。为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授信额度,对全州规模奶牛养殖企业贷款达到30万元以上的给予50%的贴息补助,2022年兑付补助资金175万元。
3.为破解融资难问题,解除银行对奶牛养殖业贷款的后顾之忧,降低贷款损失,建立政府出资、保险公司担保、银行放贷、企业受益“四位一体”的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每年州本级财政拨付专项风险补偿基金500万元,滚存使用,主要用于对养殖抵押物不足或贷款损失的企业,由融资担保机构为其银行贷款进行担保,养殖企业基础设施、设备购置、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贷款逾期后,由财政和经办银行按照约定的比例给予银行相应的补偿。
4.加大财政投入,提振发展信心。2022年州财政安排奶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整合中央和自治区项目资金3500余万元,加大对规模奶牛养殖场、合作社、乳品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重点对引进荷斯坦奶牛、新建(改扩建)奶牛示范场、乳制品加工企业区外销售运费、贷款贴息、奶牛政策性补充保险等给予补助。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10亿元,有力提振了全州奶业发展信心。
三是注重综合配套,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坚持以荷斯坦奶牛改良为主导方向,优化生产群结构,建立稳定核心群。在规模养殖场提高性控冻精使用比例,全州奶牛良种率达到85%以上,奶牛平均单产由22kg提高到27kg;促进奶牛机械化、智能化养殖,配套完善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鼓励支持农牧民建设奶牛存栏50头以上的家庭牧场,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基地建设,2022年共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31万亩,2023年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保障优质饲草供应。
下一步,肉牛产业方面,将持续推进“千牛万羊”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土地、光热、矿产等资源换项目政策,围绕畜牧产业园区布局,瞄准大型企业集团,重点引进养殖及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融合发展。奶产业方面,将持续推进奶业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推广奶业合作模式,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全力打造天山北麓奶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奶牛、肉牛全产业链。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