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农林水牧类第34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2.04.11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陈志满代表

提出的农林水牧类34号《关于呼图壁县50万亩优质棉高标准基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区域布局和用种模式。积极引导不适宜植棉的区域退出植棉,通过推动形成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等新方式、新机制,促进了棉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以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和农业园区为重点的棉花优势产区。严格落实棉花品种县域“一主两辅”用种模式,全州推荐主栽品种8个,每个县市主栽品种控制在3个以内,农业园区控制在1个,全州棉花品种数量明显减少,原棉供应一致性明显提高。

(二)积极探索棉花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棉花产业联合体。一是玛纳斯县建立“供销社龙头企业+社会服务组织+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链接新机制,签订面积达18.5万亩。二是积极引导主推品种供种企业、轧花厂和合作社联系,轧花厂对优质品种进行每公斤加价0.1—0.2元进行收购,全州推广27.1万亩。三是尝试建立优质棉“三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由轧花场流转土地,并进行经营,采用这种模式推广面积优质棉6万亩。实现优质棉品种单收单轧,形成棉花种植、加工和社会化服务三位一体优质棉生产模式。

(三)落实惠农政策,棉花收获机械做到应补尽补。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棉花收获机械纳入重点机具补贴范围,做到应补尽补,方便购机用机,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采棉机数量从2012年的56台,增加到2021年的483台。其中: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采棉机305台,享受中央财政资金1.13亿元。我州棉花收获机械正由传统的网箱式采棉机向世界先进水平的打包式采棉机升级发展。

(四)着力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成套组装技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召开优棉关键技术现场会,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打包采棉机、大功率拖拉机、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无人植保机等先进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无人机防控、机械化打顶、机械化收获、棉花打包等成套组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种植模式、配套机具和管理方式广泛应用于棉花生产中,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棉花生产提供技术装备支撑,成为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的典型代表。

(五)科学调配加强棉花收获机械管理。每年三秋农机化生产时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乡镇、村组为单位,算好机地平衡帐,指导督促农机合作社、农机户与种植合作社、种植户及时签订机收作业合同,合理调配棉花采收机械。通过机械化采收将传统的人工采收时间约70天缩短至35天左右,新棉收获季缩短了近一半。

二、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优化棉花生产区域布局。结合水资源现状,稳定优质棉生产。积极引导低效棉区、无水源保障棉区退出棉花种植、坚决退出生态脆弱区、高风险区棉花生产,突出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和农业科技园区棉花生产,逐步调减昌吉市以东区域棉花种植面积,棉花生产向优势区集中,每年棉花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切实提高我州棉花生产能力,提升棉花质量。

(二)建立健全相同生态区域棉花主栽品种推荐清单制。持续优化棉花品种结构,建立健全昌吉州相同生态区域棉花主栽品种推荐清单制。科学筛选推荐“一主两辅”主栽品种。严格控制品种数量,每个县市主推品种控制在3个以内,全州棉花主推品种控制在7个以内。提高优质主栽品种应用覆盖率。利用“科技之冬”、“万名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等活动,加大主栽品种宣传力度,提高优质主栽品种应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

(三)加强棉花种子市场监管。大力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推进生产环节源头提升棉花品质,提高品质一致性。加大财政策支撑和项目扶持力度,不断创优发展环境。

(四)打造产业联合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棉花生产水平。一是打造棉花产业联合体,推进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大型企业、轧花厂流转农民土地,加强棉花生产一二三产业利益联结,积极推进新型棉花经营主体与国内大中型纺织企业合作的棉花订单生产,形成“棉纺企业+原棉加工企业+区域性+生产基地+棉花生产合作社+农户”的完整产业链。二是扶持培育新型棉花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涉棉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采取股份合作、产业联动、定向帮扶等多种形式合作与联合,实施单品种植、收购、加工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发挥好优质棉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棉花生产水平。

(五)推广机艺融合综合集成技术,开展棉花生产精准指导。一是结合“科技之冬”,“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等活动,开展对一线棉花技术人员和棉农培训,满足优质棉生产工作人才需求。二是根据棉花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工作部署,在棉花耕、种、管等关键时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我州13个主要植棉乡镇,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推动棉花品质产量双提升。三是依托棉花优质高产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定期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方式,现场培训棉农,充分发挥范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棉花生产水平。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2411

联系人:贾文明 电话:13779260782

联系人:侯殿亮 电话:13279002288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农林水牧类第34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2-04-11 19:39:51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陈志满代表

提出的农林水牧类34号《关于呼图壁县50万亩优质棉高标准基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区域布局和用种模式。积极引导不适宜植棉的区域退出植棉,通过推动形成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等新方式、新机制,促进了棉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以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和农业园区为重点的棉花优势产区。严格落实棉花品种县域“一主两辅”用种模式,全州推荐主栽品种8个,每个县市主栽品种控制在3个以内,农业园区控制在1个,全州棉花品种数量明显减少,原棉供应一致性明显提高。

(二)积极探索棉花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棉花产业联合体。一是玛纳斯县建立“供销社龙头企业+社会服务组织+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链接新机制,签订面积达18.5万亩。二是积极引导主推品种供种企业、轧花厂和合作社联系,轧花厂对优质品种进行每公斤加价0.1—0.2元进行收购,全州推广27.1万亩。三是尝试建立优质棉“三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由轧花场流转土地,并进行经营,采用这种模式推广面积优质棉6万亩。实现优质棉品种单收单轧,形成棉花种植、加工和社会化服务三位一体优质棉生产模式。

(三)落实惠农政策,棉花收获机械做到应补尽补。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棉花收获机械纳入重点机具补贴范围,做到应补尽补,方便购机用机,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采棉机数量从2012年的56台,增加到2021年的483台。其中: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采棉机305台,享受中央财政资金1.13亿元。我州棉花收获机械正由传统的网箱式采棉机向世界先进水平的打包式采棉机升级发展。

(四)着力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成套组装技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召开优棉关键技术现场会,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打包采棉机、大功率拖拉机、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无人植保机等先进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无人机防控、机械化打顶、机械化收获、棉花打包等成套组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种植模式、配套机具和管理方式广泛应用于棉花生产中,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棉花生产提供技术装备支撑,成为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的典型代表。

(五)科学调配加强棉花收获机械管理。每年三秋农机化生产时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乡镇、村组为单位,算好机地平衡帐,指导督促农机合作社、农机户与种植合作社、种植户及时签订机收作业合同,合理调配棉花采收机械。通过机械化采收将传统的人工采收时间约70天缩短至35天左右,新棉收获季缩短了近一半。

二、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优化棉花生产区域布局。结合水资源现状,稳定优质棉生产。积极引导低效棉区、无水源保障棉区退出棉花种植、坚决退出生态脆弱区、高风险区棉花生产,突出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和农业科技园区棉花生产,逐步调减昌吉市以东区域棉花种植面积,棉花生产向优势区集中,每年棉花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切实提高我州棉花生产能力,提升棉花质量。

(二)建立健全相同生态区域棉花主栽品种推荐清单制。持续优化棉花品种结构,建立健全昌吉州相同生态区域棉花主栽品种推荐清单制。科学筛选推荐“一主两辅”主栽品种。严格控制品种数量,每个县市主推品种控制在3个以内,全州棉花主推品种控制在7个以内。提高优质主栽品种应用覆盖率。利用“科技之冬”、“万名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等活动,加大主栽品种宣传力度,提高优质主栽品种应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

(三)加强棉花种子市场监管。大力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推进生产环节源头提升棉花品质,提高品质一致性。加大财政策支撑和项目扶持力度,不断创优发展环境。

(四)打造产业联合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棉花生产水平。一是打造棉花产业联合体,推进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大型企业、轧花厂流转农民土地,加强棉花生产一二三产业利益联结,积极推进新型棉花经营主体与国内大中型纺织企业合作的棉花订单生产,形成“棉纺企业+原棉加工企业+区域性+生产基地+棉花生产合作社+农户”的完整产业链。二是扶持培育新型棉花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涉棉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采取股份合作、产业联动、定向帮扶等多种形式合作与联合,实施单品种植、收购、加工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发挥好优质棉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棉花生产水平。

(五)推广机艺融合综合集成技术,开展棉花生产精准指导。一是结合“科技之冬”,“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等活动,开展对一线棉花技术人员和棉农培训,满足优质棉生产工作人才需求。二是根据棉花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工作部署,在棉花耕、种、管等关键时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我州13个主要植棉乡镇,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推动棉花品质产量双提升。三是依托棉花优质高产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定期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方式,现场培训棉农,充分发挥范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棉花生产水平。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2411

联系人:贾文明 电话:13779260782

联系人:侯殿亮 电话:1327900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