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州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工交财贸类第2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5.20 来源:昌吉州卫健委网站 浏览次数:


范吉军等10位代表:

你们在自治州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工交财贸类第28号《关于加快自治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议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建议很好,感谢你们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尤其是厕所革命的关心和关注。

农村改厕一是项涉及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农村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厕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央把“厕所革命”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文明建设的高度部署推进。近年来,中央推动的“厕所革命”持续发力,率先从旅游业突破和普及后,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正向最偏远、最贫困的角落挺进,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内容。

一、昌吉州农村厕所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昌吉州农村厕所改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施:一是农业部门结合农村堆肥和开发新能源,组织推广沼气厕所建设,二是卫生部门围绕卫生示范乡镇创建等工作,推动农村家庭厕所提升改造,三是住建部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改厕步伐。特别是近年来,沼气池及家庭厕所提升改造已基本停滞,昌吉州农村厕所改造主要以农村安居富民房建设配套建设为主,按照建设标准都实行了厕所入室,但是由于地下管网不配套,卫生间基本无法使用。截止2018年底,昌吉州农村总户数20.63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昌吉州历经多次“改厕”的经验教训之后,当前农村“如厕难、排污难,处理难”等三难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牧区仍然比较普遍。

一是厕改发展不均衡。由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厕所供给的历史欠账多。经济条件好的乡村好于经济薄弱的乡村,住房条件好的农户好于住房条件一般的农户。

二是开展“厕所革命”工作力量薄弱。由于多年改厕工作的停滞不前,目前开展改厕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力量不足,尤其是县市基层掌握改厕技术、管理经验等能力明显不足,对改厕模式、技术规范、调查统计等知识较为缺乏。

三是农村改厕进展缓慢。目前各县市改厕工作基本处于方案制定、统筹谋划阶段。通过调阅检查各县市改厕方案制定情况看,部分县市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实际不够、操作性、可行性不强,基层乡镇、村组“等靠要”观望的思想普遍存在。

四是扶持政策不到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改厕工作涉及范围广,投入资金大,给予农民奖励扶助政策支持将会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大部分县市未明确改厕资金投入等奖励扶助政策,宣传引导、动员发动等调动农民积极性措施不到位。

五是粪便资源化利用不到位。目前粪便处理基本上采取人工清运的方式,由于清运费工费力,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对粪便作为有机肥使用依赖程度不高,规模化、集约化的粪便资源化利用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粪便处理不及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厕所革命”工作措施

针对我州农村厕所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州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一)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农村反复进行改厕工作调查,实地查看农户厕所状况,开展符合农村实际改厕模式可行性研究,认真分析查找以往国家项目实施的沼气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失败原因,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了解改厕真实意愿,全面准确摸清了农村改厕实际状况。牵头制定《昌吉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改厕工作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及保障措施,结合县市实际合理分配改厕工作任务。成立了昌吉州“厕所革命”专项组,由州政府副州长牵头负责推进全州“厕所革命”工作。到2020年全州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厕所9万户(座),其中:2019年完成3.5万户(座),2020年完成5.5万户(座)。到2020年全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提高10%以上,其中: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提高15%以上。

(二)成功将改厕工作纳入法规。出台了《昌吉回族自治州乡村治理促进条例》,明确要求“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维护水生态安全和经济适用、村民接受、方便维护的原则普及卫生厕所,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在集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推广使用卫生厕所。推行新建住房卫生户厕与住房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已建住房无卫生户厕或者户厕未达标的,应当有序进行改造”,从立法的角度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

(三)摸清农村厕所底数。开展了全州农村改厕工作专项调查,全面摸清全州农村户厕、公厕、学校厕所、医疗机构厕所的类型、模式、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农村厕所统计工作台账,为推动“厕所革命”提供可靠依据。截至目前,全州农村户厕卫生厕所20604个、非卫生厕所133687个、无厕所11103个;卫生公厕260座、非卫生公厕693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厕所181座、非卫生厕所312座、无厕所53座;学校卫生厕所142座、非卫生厕所82座。经调查,全州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

(四)加强改厕技术研究和培训,科学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成立了自治州“厕所革命”专家库,定期开展技术研究讨论会,深入基层实际,调查研究符合我州实际的改厕模式,帮助基层解决改厕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积极为实施改厕献计献策,提升改厕质量和实际效果。为全面推进基层改厕工作,强化基层改厕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实施建设了四种模式七种类型的农村户厕示范样板工程。举办了昌吉州“厕所革命”技能知识培训班,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对州、县、乡、村四个层级改厕管理和技术人员600余人进行了改厕技能知识轮训,采取理论讲座到现场观摩教学的形式,普及《农村户厕技术规范》,全面提升了改厕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动改厕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模式,州财政投入1900万资金,七县市财政、村集体均配套相应改厕资金,多元化加大改厕资金的筹集和投入,推动改厕工作全面开展。

(六)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国旗下宣讲、第31个爱国卫生月、发放宣传手册、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向广大农牧民讲清“厕所革命”在预防传染病、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好处,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使用卫生厕所重要性的认识,实现从“要我改厕”到“我要改厕”的转变。

州卫生健康委作为推进“厕所革命”的牵头单位,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加大农村卫生厕所推进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有效防止传染病传播,维护群众健康水平。

以上答复请你们审议,如有不妥之处,我们将继续与你及相关部门衔接。

分管州领导签字: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16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人:李玉金 电话:18399946777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
对自治州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工交财贸类第2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9-05-20 12:47:05 来源:昌吉州卫健委网站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范吉军等10位代表:

你们在自治州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工交财贸类第28号《关于加快自治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议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建议很好,感谢你们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尤其是厕所革命的关心和关注。

农村改厕一是项涉及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农村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厕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央把“厕所革命”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文明建设的高度部署推进。近年来,中央推动的“厕所革命”持续发力,率先从旅游业突破和普及后,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正向最偏远、最贫困的角落挺进,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内容。

一、昌吉州农村厕所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昌吉州农村厕所改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施:一是农业部门结合农村堆肥和开发新能源,组织推广沼气厕所建设,二是卫生部门围绕卫生示范乡镇创建等工作,推动农村家庭厕所提升改造,三是住建部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改厕步伐。特别是近年来,沼气池及家庭厕所提升改造已基本停滞,昌吉州农村厕所改造主要以农村安居富民房建设配套建设为主,按照建设标准都实行了厕所入室,但是由于地下管网不配套,卫生间基本无法使用。截止2018年底,昌吉州农村总户数20.63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昌吉州历经多次“改厕”的经验教训之后,当前农村“如厕难、排污难,处理难”等三难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牧区仍然比较普遍。

一是厕改发展不均衡。由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厕所供给的历史欠账多。经济条件好的乡村好于经济薄弱的乡村,住房条件好的农户好于住房条件一般的农户。

二是开展“厕所革命”工作力量薄弱。由于多年改厕工作的停滞不前,目前开展改厕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力量不足,尤其是县市基层掌握改厕技术、管理经验等能力明显不足,对改厕模式、技术规范、调查统计等知识较为缺乏。

三是农村改厕进展缓慢。目前各县市改厕工作基本处于方案制定、统筹谋划阶段。通过调阅检查各县市改厕方案制定情况看,部分县市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实际不够、操作性、可行性不强,基层乡镇、村组“等靠要”观望的思想普遍存在。

四是扶持政策不到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改厕工作涉及范围广,投入资金大,给予农民奖励扶助政策支持将会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大部分县市未明确改厕资金投入等奖励扶助政策,宣传引导、动员发动等调动农民积极性措施不到位。

五是粪便资源化利用不到位。目前粪便处理基本上采取人工清运的方式,由于清运费工费力,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对粪便作为有机肥使用依赖程度不高,规模化、集约化的粪便资源化利用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粪便处理不及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厕所革命”工作措施

针对我州农村厕所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州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工作。

(一)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农村反复进行改厕工作调查,实地查看农户厕所状况,开展符合农村实际改厕模式可行性研究,认真分析查找以往国家项目实施的沼气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失败原因,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了解改厕真实意愿,全面准确摸清了农村改厕实际状况。牵头制定《昌吉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改厕工作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及保障措施,结合县市实际合理分配改厕工作任务。成立了昌吉州“厕所革命”专项组,由州政府副州长牵头负责推进全州“厕所革命”工作。到2020年全州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厕所9万户(座),其中:2019年完成3.5万户(座),2020年完成5.5万户(座)。到2020年全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提高10%以上,其中: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提高15%以上。

(二)成功将改厕工作纳入法规。出台了《昌吉回族自治州乡村治理促进条例》,明确要求“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维护水生态安全和经济适用、村民接受、方便维护的原则普及卫生厕所,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在集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推广使用卫生厕所。推行新建住房卫生户厕与住房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已建住房无卫生户厕或者户厕未达标的,应当有序进行改造”,从立法的角度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

(三)摸清农村厕所底数。开展了全州农村改厕工作专项调查,全面摸清全州农村户厕、公厕、学校厕所、医疗机构厕所的类型、模式、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农村厕所统计工作台账,为推动“厕所革命”提供可靠依据。截至目前,全州农村户厕卫生厕所20604个、非卫生厕所133687个、无厕所11103个;卫生公厕260座、非卫生公厕693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厕所181座、非卫生厕所312座、无厕所53座;学校卫生厕所142座、非卫生厕所82座。经调查,全州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

(四)加强改厕技术研究和培训,科学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成立了自治州“厕所革命”专家库,定期开展技术研究讨论会,深入基层实际,调查研究符合我州实际的改厕模式,帮助基层解决改厕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积极为实施改厕献计献策,提升改厕质量和实际效果。为全面推进基层改厕工作,强化基层改厕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实施建设了四种模式七种类型的农村户厕示范样板工程。举办了昌吉州“厕所革命”技能知识培训班,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对州、县、乡、村四个层级改厕管理和技术人员600余人进行了改厕技能知识轮训,采取理论讲座到现场观摩教学的形式,普及《农村户厕技术规范》,全面提升了改厕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动改厕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模式,州财政投入1900万资金,七县市财政、村集体均配套相应改厕资金,多元化加大改厕资金的筹集和投入,推动改厕工作全面开展。

(六)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国旗下宣讲、第31个爱国卫生月、发放宣传手册、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向广大农牧民讲清“厕所革命”在预防传染病、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好处,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使用卫生厕所重要性的认识,实现从“要我改厕”到“我要改厕”的转变。

州卫生健康委作为推进“厕所革命”的牵头单位,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加大农村卫生厕所推进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有效防止传染病传播,维护群众健康水平。

以上答复请你们审议,如有不妥之处,我们将继续与你及相关部门衔接。

分管州领导签字: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16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人:李玉金 电话:1839994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