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人民政府,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健康事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州全面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编制和实施《昌吉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对于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健康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按照“健康中国”建设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健康中国2030行动规划》《健康新疆2030规划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规划》。
《规划》总体上体现了政策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阐明了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的战略意图,是指导昌吉州“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公共健康政策、安排重大投资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卫生健康相关事业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五年(2021-202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以来,全州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健康昌吉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补齐短板,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卫生健康发展成效显著。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十三五”期间,昌吉州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升级,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群众健康。从2015年到2020年底,我州人均预期寿命从75岁提高到77.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33.92/10万、5.6‰、7.21‰降至19.99/10万、4.4‰、5.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2.3%上升到17.5%,居民健康水平持续向好,主要健康指标居全疆前列。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医改顶层设计逐步完成,完成10个方面33项具体改革任务,以重点改革突破带动全局推进,有力支撑起医改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分级诊疗制度加快落实,启动多模式医联体建设,建立城市医联体2个、专科联盟3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全疆率先实现了医院之间整体托管新模式。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县乡远程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公立医院破除“以药养医”,药品耗材全面实施“零差率”销售。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药占比控制在33%以内。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州中医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
——全民健康体检工程持续推进。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惠民工程,出台全州统一的全民健康体检工作规范,将健康体检与慢病建档立卡、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有机结合,健全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掌握群众健康状况,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016年-2020年,全州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共开展五轮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惠及450万人次。
——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建立并完善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实现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将重点人群、因病致贫人群、低收入人群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深入开展“三个一批”专项行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三个100%”,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州县乡三级网络体系更加健全,投入22.12亿元完成阜康市人民医院、州人民医院儿童分院等57个项目建设,全州医疗卫生机构总量由1128个增加到1208个,增长7%,床位规模达9712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9张。县级医院均配备CT、核磁等百万元以上设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设备不断完善,67家乡镇卫生院、384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13家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2家州级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所有县级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州、县均建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州人民医院、州中医院通过了国家级验收。成立23个州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推动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开展网上预约诊疗、挂号、结账、查询等服务,实现同级上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路径管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采供血工作得到持续加强,临床用血100%来自于无偿献血,连续6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加强。修订完善了《昌吉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昌吉州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预案》。建立了5类8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开展应急演练60余次,完成卫生应急保障任务50余次。修订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建设公共卫生专业物资储备库,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储备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及时率达100%。
——疾病防控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州县两级疾控中心均完成基础设施改扩建,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城乡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5年下降29%。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全州连续32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治疗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阜康市、昌吉市、呼图壁县分别创建为国家、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网络不断完善,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成果持续巩固。
——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完成中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16个,96%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中医馆建设,100%配备了中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实施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93个,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97%。实施中医护理方案46个,开展中医护理技术50项。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提供“治未病”服务。推广中医诊疗技术项目73项。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中医经络拍打操等10余项中医保健操。中药在预防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由人均40元提高至74元,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连续性、规范化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引导群众关注健康、合理饮食、合理用药、有序就诊。全州共建立家庭医生团队643个,签约服务群众46.38万人,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4.0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0.46%,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到55%左右。
——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持续加强。完成州县两级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改扩建工作。建立和完善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降低。奇台县、阜康市分别荣获国家、自治区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深入推进“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融合、示范基地”四种模式医养结合融合发展,建成医养结合机构9个,总床位数2450张。组织开展了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全州未发生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和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事故。
——人口与家庭发展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健全与新时期形势任务相适应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连续1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考核定等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