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昌吉行动|腰站子村:产村相融 振兴有路
发布时间:2023.01.1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初秋,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里,麦田纵横,玉米金黄,花草葱茏,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犹如巨大调色盘,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村民们向三五成群的游客自豪地介绍,那传出隆隆机声的是农业产业园、那挺立于田边的稻草人旁是麦田公园,那通往天际的肥沃土地里种下的是小麦还有丰收的希望……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那时的腰站子村,田块分散、标准不一,种地成本高、亩均效益少,贫困如影随形。

蝶变是什么模样?在贫瘠土地上孕育出一批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产业,这是腰站子村给出的答案。

 2022721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粮仓,工作人员在储粮仓内转粮。 记者 何龙 摄

天山脚下的腰站子村,历史上曾是汉代耿恭驻守疏勒城军队行营中的重要驿站,北距奇台县城29公里,南距江布拉克景区18公里,有村民4431585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生,这里的小麦因高产优质闻名遐迩。

近年来,腰站子村人用奋斗书写时代答卷,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强一产、稳步推进二三产,将小麦产业不断放大、拓展、衍生,探索以农业为基、以产业为翼、以产村融合发展为径的乡村振兴新实践,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样板村、全国美丽乡村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优质小麦之乡,成为昌吉州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寻路:土地上面做文章

一年三秋之时,站在腰站子村头远眺,渠相通、路相连、林成行、田成方大农田风光尽收眼底。

几台大型机械在平整的土地上来回穿梭,一粒粒麦种随着播种机的上下翻动被播进土里,农民们一边儿添加种子肥料,一边儿整理滴灌带,抢抓农时劳作在田间地头,为小麦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靠人拉、肩扛;现在种地全程实现机械化,一个人能管理上千亩地。腰站子村村委会主任高龙感叹道,时代在变迁,小田变大田,高科技让农民越来越种地。

2009年,腰站子村成立以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丰裕合作社),把村里的土地整合成一块地,推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农作物规模种植、统一管理、集约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今,丰裕合作社有社员443户,注册资金2000万元,经营土地规模从几千亩发展到了20万亩,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2022715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记者 何龙 摄

产业振兴,离不开创新。走进腰站子村农业产业园手工挂面车间,浓浓的面香扑面而来,手工挂面细如银丝、美如瀑布。

为释放土地的潜在效益,带动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腰站子村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融合新路径,着手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小麦全产业链,一粒小麦从田间到车间,让农产品身价倍增。

2017年,丰裕合作社全资创办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有机面粉、有机手工拉面、绿色食用油、杂粮4大类40多个品种腰站子系列农产品,还在青岛和杭州分别成立了销售公司和品牌管理公司,搭载着奇台面粉区域公共品牌快车,大踏步前进,从鲜为人知到走向全国,成为响当当的昌吉名片。

经过5年的经营运转,腰站子系列有机产品全面上线并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实现了小麦种植、管理、收获、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机产品全产业链生产体系,2021年销售产值达4000万元。

蜕变:强村富民产业兴

秋日的腰站子村分外美丽,在村文化小广场的一块石碑上,刻着遒劲有力的大字——四十里驿站,记录着这里的百年风华。

这个因古驿站闻名的村落,如何蜕变成一座宜居宜业、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的小康村?

历经15个年头,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腰站子村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道路硬化亮化、房屋改造升级、防护林标准化、集中供暖供水排水等一批生态工程,村庄绿化率达42%。不仅本村村民享受到这份生态红利,还吸引了54户外地居民来腰站子村落户。

腰站子村是从奇台县城前往景区的必经之地,依托地域资源,2019年由丰裕合作社牵头,全体农户入股注册成立了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全力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唐培科说。

3年间,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奇台县、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准东等地开办了5腰站子面馆连锁经营门店,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小麦博物馆、麦田公园、游客接待中心、特色民宿等,腰站子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

2021年,丰裕合作社与腰站子村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1.5亿元,成立了新疆腰站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腰站子村集体经济373万元,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腰站子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做足富民产业发展文章,让村民们越来越有奔头、有干劲。如今,腰站子村村民收入由以前单一的种植收入变为土地流转费+土地分红+合作社入股分红+文旅公司分红+民宿收益+工资收入,全体村民实现全年两次分红,丰裕合作社入股分红连续11年达到20%以上,累计分红3800多万元,村民年收入最高可达20多万元。

“2022年起,我们将丰裕合作社社员土地分红由每亩120元上调到300元,仅此一项就为全村村民增加了600余万元土地分红款。唐培科说,丰裕合作社为村委会提供公益发展资金542万元,村集体先后利用集体配套资金实施了污水处理池、暖气入户工程、房屋外立面改造等项目,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

治理:多点发力谋善治

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

在腰站子村村委会办公室,《村规民约》《腰站子社会激励及福利制度》等村民自治规章制度完整上墙。从村民的责任义务、村务参与程序,到村民大病、学生教育、老人保障、为本村发展建言献策村民设立的奖励和补助,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涵盖其中。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要发挥作用,除了上墙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落地

20224月,腰站子村村委会前的一片空地大变样,60亩花田里鲜花盛开,五彩缤纷的花海,染醉了乡村,还有大猩猩、兔子、八仙过海等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稻草人守望花海,吸引游人争相观赏……

唐培科说,这个集休闲健身、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成为奇台县新晋网红地,而公园从规划构想到落地完工,均离不开奇台县教育局驻半截沟镇腰站子村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和村民的自治参与。

此外,2021年,腰站子村在游客服务中心新建了小麦博物馆,展示小麦的起源、传播、发展和未来,这里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完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幸福大院建设项目,为独居、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让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不花钱,休闲娱乐有去处,紧急情况有人帮。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近年来,腰站子村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村规民约立好规矩,以四议两公开规范决策,以村务监督促公开透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讲好红色故事,群众自发编排红歌红舞歌唱共产党、歌唱新时代;开展文明家庭”“孝心好儿女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新风,不断让幸福美好生活抵近现实。

腰站子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许多创业就业机会,近年来,一批年轻人相继返乡,村委会吸纳经营能人、种养殖能手、优秀年轻党员等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让腰站子村发展更有底气和活力。

奋斗未有穷期,行者从不止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注重农旅融合发展……奔跑的腰站子村,正是昌吉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也是乡村发展的典型示范,昌吉正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精心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图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昌吉行动|腰站子村:产村相融 振兴有路
发布日期: 2023-01-10 15:52:3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初秋,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里,麦田纵横,玉米金黄,花草葱茏,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犹如巨大调色盘,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村民们向三五成群的游客自豪地介绍,那传出隆隆机声的是农业产业园、那挺立于田边的稻草人旁是麦田公园,那通往天际的肥沃土地里种下的是小麦还有丰收的希望……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那时的腰站子村,田块分散、标准不一,种地成本高、亩均效益少,贫困如影随形。

蝶变是什么模样?在贫瘠土地上孕育出一批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产业,这是腰站子村给出的答案。

 2022721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粮仓,工作人员在储粮仓内转粮。 记者 何龙 摄

天山脚下的腰站子村,历史上曾是汉代耿恭驻守疏勒城军队行营中的重要驿站,北距奇台县城29公里,南距江布拉克景区18公里,有村民4431585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生,这里的小麦因高产优质闻名遐迩。

近年来,腰站子村人用奋斗书写时代答卷,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强一产、稳步推进二三产,将小麦产业不断放大、拓展、衍生,探索以农业为基、以产业为翼、以产村融合发展为径的乡村振兴新实践,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样板村、全国美丽乡村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优质小麦之乡,成为昌吉州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寻路:土地上面做文章

一年三秋之时,站在腰站子村头远眺,渠相通、路相连、林成行、田成方大农田风光尽收眼底。

几台大型机械在平整的土地上来回穿梭,一粒粒麦种随着播种机的上下翻动被播进土里,农民们一边儿添加种子肥料,一边儿整理滴灌带,抢抓农时劳作在田间地头,为小麦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靠人拉、肩扛;现在种地全程实现机械化,一个人能管理上千亩地。腰站子村村委会主任高龙感叹道,时代在变迁,小田变大田,高科技让农民越来越种地。

2009年,腰站子村成立以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丰裕合作社),把村里的土地整合成一块地,推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农作物规模种植、统一管理、集约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今,丰裕合作社有社员443户,注册资金2000万元,经营土地规模从几千亩发展到了20万亩,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2022715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记者 何龙 摄

产业振兴,离不开创新。走进腰站子村农业产业园手工挂面车间,浓浓的面香扑面而来,手工挂面细如银丝、美如瀑布。

为释放土地的潜在效益,带动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腰站子村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融合新路径,着手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小麦全产业链,一粒小麦从田间到车间,让农产品身价倍增。

2017年,丰裕合作社全资创办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有机面粉、有机手工拉面、绿色食用油、杂粮4大类40多个品种腰站子系列农产品,还在青岛和杭州分别成立了销售公司和品牌管理公司,搭载着奇台面粉区域公共品牌快车,大踏步前进,从鲜为人知到走向全国,成为响当当的昌吉名片。

经过5年的经营运转,腰站子系列有机产品全面上线并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实现了小麦种植、管理、收获、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机产品全产业链生产体系,2021年销售产值达4000万元。

蜕变:强村富民产业兴

秋日的腰站子村分外美丽,在村文化小广场的一块石碑上,刻着遒劲有力的大字——四十里驿站,记录着这里的百年风华。

这个因古驿站闻名的村落,如何蜕变成一座宜居宜业、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的小康村?

历经15个年头,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腰站子村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道路硬化亮化、房屋改造升级、防护林标准化、集中供暖供水排水等一批生态工程,村庄绿化率达42%。不仅本村村民享受到这份生态红利,还吸引了54户外地居民来腰站子村落户。

腰站子村是从奇台县城前往景区的必经之地,依托地域资源,2019年由丰裕合作社牵头,全体农户入股注册成立了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全力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唐培科说。

3年间,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奇台县、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准东等地开办了5腰站子面馆连锁经营门店,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小麦博物馆、麦田公园、游客接待中心、特色民宿等,腰站子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

2021年,丰裕合作社与腰站子村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1.5亿元,成立了新疆腰站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腰站子村集体经济373万元,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腰站子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做足富民产业发展文章,让村民们越来越有奔头、有干劲。如今,腰站子村村民收入由以前单一的种植收入变为土地流转费+土地分红+合作社入股分红+文旅公司分红+民宿收益+工资收入,全体村民实现全年两次分红,丰裕合作社入股分红连续11年达到20%以上,累计分红3800多万元,村民年收入最高可达20多万元。

“2022年起,我们将丰裕合作社社员土地分红由每亩120元上调到300元,仅此一项就为全村村民增加了600余万元土地分红款。唐培科说,丰裕合作社为村委会提供公益发展资金542万元,村集体先后利用集体配套资金实施了污水处理池、暖气入户工程、房屋外立面改造等项目,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

治理:多点发力谋善治

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

在腰站子村村委会办公室,《村规民约》《腰站子社会激励及福利制度》等村民自治规章制度完整上墙。从村民的责任义务、村务参与程序,到村民大病、学生教育、老人保障、为本村发展建言献策村民设立的奖励和补助,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涵盖其中。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要发挥作用,除了上墙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落地

20224月,腰站子村村委会前的一片空地大变样,60亩花田里鲜花盛开,五彩缤纷的花海,染醉了乡村,还有大猩猩、兔子、八仙过海等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稻草人守望花海,吸引游人争相观赏……

唐培科说,这个集休闲健身、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成为奇台县新晋网红地,而公园从规划构想到落地完工,均离不开奇台县教育局驻半截沟镇腰站子村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和村民的自治参与。

此外,2021年,腰站子村在游客服务中心新建了小麦博物馆,展示小麦的起源、传播、发展和未来,这里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完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幸福大院建设项目,为独居、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让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不花钱,休闲娱乐有去处,紧急情况有人帮。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近年来,腰站子村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村规民约立好规矩,以四议两公开规范决策,以村务监督促公开透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讲好红色故事,群众自发编排红歌红舞歌唱共产党、歌唱新时代;开展文明家庭”“孝心好儿女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新风,不断让幸福美好生活抵近现实。

腰站子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许多创业就业机会,近年来,一批年轻人相继返乡,村委会吸纳经营能人、种养殖能手、优秀年轻党员等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让腰站子村发展更有底气和活力。

奋斗未有穷期,行者从不止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注重农旅融合发展……奔跑的腰站子村,正是昌吉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也是乡村发展的典型示范,昌吉正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精心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图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