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万余名医务人员奋战“疫”线纪实(组图)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自治州万余名医务人员奋战“疫”线纪实


227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岗位上忙碌。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214日,经过数天的专业防疫知识培训后,我州3名医护人员整装出发、驰援武汉战“疫”一线。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26日,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党员医护人员在党旗下宣誓。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2020年迎春的脚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信心和能量。

  开战即是决战。战“疫”打响,自治州万余名医护人员按照各自分工持续奋斗在工作岗位;55名医护人员编为5个医疗救治梯队,确保不间断开展救治工作;24名医护骨干赶赴各县市(园区)驻点,开展指导督导;7个县市公立医疗机构、州直二级民营医疗机构的96名医护人员组建成7个后备救治梯队……

  他们中,有人退掉回家的车票,与战友并肩,共同作战;有人临时取消婚礼,甘当“落跑新娘”;有人为坚守岗位,把孩子交给家人照顾;有人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面对疫情他们重归岗位;还有抗击过非典,如今再次出征的“白衣勇士”……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他们是与病毒竞速的最美“逆行者”。

  自120日至225日,全州累计接诊发热病人8691人次;211日至310日,自治州连续29天未出现疑似、确诊病例;已确诊的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截至39日,病毒标本累计检测2032份;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二次感染、群体感染和死亡病例,未出现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战“疫”一线频频传来捷报,逐渐驱散疫情的阴霾,带给人们信心和勇气。

  越过寒冬便是春,这一幅春寒料峭中的最美“逆行”画卷必将载入昌吉历史,拨动无数人的心。

227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输液。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请缨战“疫” 疫情就是“冲锋号”

  125日,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自治州迅速行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院领导不必担心我年龄大,党员的初心应该在此时体现,入党的誓言应该在此时兑现,我已做好准备,只要有病人我一定随时到,请组织放心!”126日,州中医医院79岁老中医何复东主动请缨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尽管年近耄耋,他说,自己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责无旁贷。

  124日,昌吉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原主任余海英原本计划和亲朋共度除夕,刚退休两个月的她想亲手为家人做一桌年夜饭,但她还是食言了。那一天,她在医院奋战至深夜。17年前她是一名儿科医生,以一封“请战书”毅然成为昌吉市抗击非典的第一批战士。17年后,她再次奋勇向前,主动请缨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队伍。

  “疫情不控制,我就不退休!我要和同仁们并肩作战,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共同抗击病毒……”24日,州人民医院骨一科护士长李吉英写下“请战书”,从事医护工作35年的她义无反顾加入抗“疫”一线,尽管还有一个多月她即将退休。

  消毒杀菌、登记排查、日夜坚守,这是玛纳斯县人民医院内五科医生张维燕每天的工作。125日下午,张维燕在回家途中看到医教科在微信群发起集结令,她转身回到医院,请愿支援疫情一线。今年49岁的张维燕已经从医23年,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将她安排到了感染科,至今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疫情阻击战打响,阜康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贾宏伟正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他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回到阜康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一天忙下来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觉时间。

  215日,在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已经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连续抗战了23个日夜的医护人员按计划准备换岗,25名医护人员毅然在“请战书”上签名,誓要继续坚守岗位,决不后退,坚决留下来继续抗击疫情。

  219日,木垒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室、病房内灯火通明,医护人员脚步匆匆,他们在这里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当接到医院号召医务人员奔赴武汉支援的消息时,66名医务工作者毫不犹豫在报名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14日,在位于昌吉市青年路的新疆赫迩思瑞医院,一场简短而隆重的出征仪式后,滕燕玲、索莹、杨军芳3位医护人员整装出发、准备驰援武汉市第十一医院。220日,3人到达武汉,当晚医疗队接到医院紧急通知,立即投入参与护理工作。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州广大医护人员积极应战、纷纷请缨,争着驰援武汉。目前我州共有1364人报名申请支援。有的人说:“我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有足够的信心和经验。”有的人说:“我年轻,上一线义无反顾。”还有的人说:“无论如何,我都想在这场阻击战中出一份力。”……所有的话语都表达着同一个心愿:我要上!这是义务,更是责任。在疫情面前,他们决不退缩。

229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马丽雯为自己加油。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精心救治 为人民筑起“防疫墙”

  23日,自治州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24日,自治州新增确诊病例1例……截至210日,自治州累计确诊病例4例。

  形势刻不容缓,自治州卫生健康系统迅速转换为“战时模式”,各医疗机构严阵以待,为全州人民的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疫墙”。

  农历大年初一,年近六旬的自治州人民医院院感业务指导专家杨金花背起行囊,带着降压药,匆匆坐上了车,天寒地冻挡不住她奔波的脚步。历时12天,杨金花到全州七县市各医院指导防控工作,共享防控思路,帮助各院共渡难关。

  疫情期间,昌吉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珂在转运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时,患者在救护车上呕吐,王珂拍打其后背、擦拭呕吐物。而此时王珂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严密的“包裹”下,已出现轻度缺氧、恶心等症状,尽管胃里翻江倒海,他却紧闭牙关,坚持到了目的地,才将胃液连同呕吐物一同吐了出来。顺利完成交接手续后,王珂说:“当时忍得特别难受,但一定要避免交叉感染,我不能连累整个医疗救治团队。”

  连日来,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组长胡艳云奋战在抗“疫”前沿,当一名89岁的发烧咳嗽患者因情绪激动突然昏迷时,她来不及多想,冲过去一把将患者抱到床上,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患者苏醒了,她累得接近虚脱。

  24日,在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入口体温检测点,护士谢文英戴着口罩、穿着隔离服,给每一位进入医院的居民用测温枪测量体温,一天接待近千人,她声音沙哑,胳膊酸疼,却依然重复着每一个动作。

  123日,奇台县人民医院新城区内分泌科医生李慧为10个月的宝宝断了“口粮”,第二天她赶到医院与同事们并肩战斗。工作时,李慧时常感到胸部胀痛,正处于哺乳期的她知道,这是过多的奶水所致,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李慧说她必须坚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州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新版诊疗方案,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各类培训830期,66138人次参加,开展各类演练562场次;加快发热门诊改造,全州隔离留观病房由45间增至218间;仅用15天抢建完成8间负压病房;1间负压病房、4辆负压救护车待命备战;全州16家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设置分流专用通道,落实预检分诊措施,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

229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穿防护服。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坚守岗位 抗“疫”一线甘于奉献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淡了喜庆的味道,阻隔了相聚的路途,却让春天增加了一道白色的风景线。

  裴学玲在自治州人民医院担任护士长20年,她的爱人徐顺是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儿子在北京某医院进修学习,在疫情时期,全家三口迎难而上,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

  12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针灸推拿科医生叶福香38岁的生日。这一天,他在发热门诊连续值班24小时,没有鲜花,没有蛋糕。家人、朋友、同事通过微信为叶福香送去祝福,让他的斗志更加昂扬。

  中药调配、泡药、煎药……219日,天还没亮,自治州中医医院药剂科药学人员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每天,上千袋新冠肺炎预防中药汤剂在这里制成,第一时间提供给奋战在公安系统、疾控中心等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截至226日,全州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向抗“疫”一线人员、患者发放25.4万余袋中药汤剂,惠及12.7万人次。

  225日是奇台县人民医院120救护车驾驶员刘乾与家人分别的第33天。从大年三十至今,和他一样,该院120车队的13名驾驶员24小时全员在岗值班值守,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大街小巷,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216日,阜康市城关镇冰湖村村医严兰准时来到村民王万贤家中,为她家4口人测完体温后,匆匆赶往下一个村民家中。严兰在村医岗位上工作了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主动放弃休假,承担起6个自然村、510户、3100人的居家医学观察、体温检测、防疫消毒、心理疏导等工作,同村干部、群众一起投入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22岁的自治州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护士马丽雯在隔离病区建立的第一天通宵上夜班。那晚,医院收治了3名患者都持续发热。马丽雯隔几分钟就要进病房督促这3名患者喝水、测体温,不时把他们水杯里倒上温开水,留意输液瓶是否滴完,可她自己十几个小时都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厕所。面对患者们的赞许,马丽雯说,和她一起轮值的前辈们才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守”成为一线医务人员的关键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自治州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与全州人民心手相牵、同舟共济,筑牢了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期待着“冬去春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万余名医务人员奋战“疫”线纪实(组图)
发布日期: 2020-03-11 11:32:1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自治州万余名医务人员奋战“疫”线纪实


227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岗位上忙碌。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214日,经过数天的专业防疫知识培训后,我州3名医护人员整装出发、驰援武汉战“疫”一线。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26日,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党员医护人员在党旗下宣誓。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2020年迎春的脚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信心和能量。

  开战即是决战。战“疫”打响,自治州万余名医护人员按照各自分工持续奋斗在工作岗位;55名医护人员编为5个医疗救治梯队,确保不间断开展救治工作;24名医护骨干赶赴各县市(园区)驻点,开展指导督导;7个县市公立医疗机构、州直二级民营医疗机构的96名医护人员组建成7个后备救治梯队……

  他们中,有人退掉回家的车票,与战友并肩,共同作战;有人临时取消婚礼,甘当“落跑新娘”;有人为坚守岗位,把孩子交给家人照顾;有人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面对疫情他们重归岗位;还有抗击过非典,如今再次出征的“白衣勇士”……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他们是与病毒竞速的最美“逆行者”。

  自120日至225日,全州累计接诊发热病人8691人次;211日至310日,自治州连续29天未出现疑似、确诊病例;已确诊的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截至39日,病毒标本累计检测2032份;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二次感染、群体感染和死亡病例,未出现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战“疫”一线频频传来捷报,逐渐驱散疫情的阴霾,带给人们信心和勇气。

  越过寒冬便是春,这一幅春寒料峭中的最美“逆行”画卷必将载入昌吉历史,拨动无数人的心。

227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输液。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请缨战“疫” 疫情就是“冲锋号”

  125日,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自治州迅速行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院领导不必担心我年龄大,党员的初心应该在此时体现,入党的誓言应该在此时兑现,我已做好准备,只要有病人我一定随时到,请组织放心!”126日,州中医医院79岁老中医何复东主动请缨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尽管年近耄耋,他说,自己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责无旁贷。

  124日,昌吉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原主任余海英原本计划和亲朋共度除夕,刚退休两个月的她想亲手为家人做一桌年夜饭,但她还是食言了。那一天,她在医院奋战至深夜。17年前她是一名儿科医生,以一封“请战书”毅然成为昌吉市抗击非典的第一批战士。17年后,她再次奋勇向前,主动请缨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队伍。

  “疫情不控制,我就不退休!我要和同仁们并肩作战,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共同抗击病毒……”24日,州人民医院骨一科护士长李吉英写下“请战书”,从事医护工作35年的她义无反顾加入抗“疫”一线,尽管还有一个多月她即将退休。

  消毒杀菌、登记排查、日夜坚守,这是玛纳斯县人民医院内五科医生张维燕每天的工作。125日下午,张维燕在回家途中看到医教科在微信群发起集结令,她转身回到医院,请愿支援疫情一线。今年49岁的张维燕已经从医23年,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将她安排到了感染科,至今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疫情阻击战打响,阜康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贾宏伟正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他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回到阜康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一天忙下来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觉时间。

  215日,在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已经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连续抗战了23个日夜的医护人员按计划准备换岗,25名医护人员毅然在“请战书”上签名,誓要继续坚守岗位,决不后退,坚决留下来继续抗击疫情。

  219日,木垒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室、病房内灯火通明,医护人员脚步匆匆,他们在这里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当接到医院号召医务人员奔赴武汉支援的消息时,66名医务工作者毫不犹豫在报名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14日,在位于昌吉市青年路的新疆赫迩思瑞医院,一场简短而隆重的出征仪式后,滕燕玲、索莹、杨军芳3位医护人员整装出发、准备驰援武汉市第十一医院。220日,3人到达武汉,当晚医疗队接到医院紧急通知,立即投入参与护理工作。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州广大医护人员积极应战、纷纷请缨,争着驰援武汉。目前我州共有1364人报名申请支援。有的人说:“我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有足够的信心和经验。”有的人说:“我年轻,上一线义无反顾。”还有的人说:“无论如何,我都想在这场阻击战中出一份力。”……所有的话语都表达着同一个心愿:我要上!这是义务,更是责任。在疫情面前,他们决不退缩。

229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马丽雯为自己加油。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精心救治 为人民筑起“防疫墙”

  23日,自治州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24日,自治州新增确诊病例1例……截至210日,自治州累计确诊病例4例。

  形势刻不容缓,自治州卫生健康系统迅速转换为“战时模式”,各医疗机构严阵以待,为全州人民的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疫墙”。

  农历大年初一,年近六旬的自治州人民医院院感业务指导专家杨金花背起行囊,带着降压药,匆匆坐上了车,天寒地冻挡不住她奔波的脚步。历时12天,杨金花到全州七县市各医院指导防控工作,共享防控思路,帮助各院共渡难关。

  疫情期间,昌吉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珂在转运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时,患者在救护车上呕吐,王珂拍打其后背、擦拭呕吐物。而此时王珂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严密的“包裹”下,已出现轻度缺氧、恶心等症状,尽管胃里翻江倒海,他却紧闭牙关,坚持到了目的地,才将胃液连同呕吐物一同吐了出来。顺利完成交接手续后,王珂说:“当时忍得特别难受,但一定要避免交叉感染,我不能连累整个医疗救治团队。”

  连日来,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组长胡艳云奋战在抗“疫”前沿,当一名89岁的发烧咳嗽患者因情绪激动突然昏迷时,她来不及多想,冲过去一把将患者抱到床上,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患者苏醒了,她累得接近虚脱。

  24日,在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入口体温检测点,护士谢文英戴着口罩、穿着隔离服,给每一位进入医院的居民用测温枪测量体温,一天接待近千人,她声音沙哑,胳膊酸疼,却依然重复着每一个动作。

  123日,奇台县人民医院新城区内分泌科医生李慧为10个月的宝宝断了“口粮”,第二天她赶到医院与同事们并肩战斗。工作时,李慧时常感到胸部胀痛,正处于哺乳期的她知道,这是过多的奶水所致,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李慧说她必须坚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州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新版诊疗方案,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各类培训830期,66138人次参加,开展各类演练562场次;加快发热门诊改造,全州隔离留观病房由45间增至218间;仅用15天抢建完成8间负压病房;1间负压病房、4辆负压救护车待命备战;全州16家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设置分流专用通道,落实预检分诊措施,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

229日,州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穿防护服。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坚守岗位 抗“疫”一线甘于奉献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淡了喜庆的味道,阻隔了相聚的路途,却让春天增加了一道白色的风景线。

  裴学玲在自治州人民医院担任护士长20年,她的爱人徐顺是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儿子在北京某医院进修学习,在疫情时期,全家三口迎难而上,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

  12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针灸推拿科医生叶福香38岁的生日。这一天,他在发热门诊连续值班24小时,没有鲜花,没有蛋糕。家人、朋友、同事通过微信为叶福香送去祝福,让他的斗志更加昂扬。

  中药调配、泡药、煎药……219日,天还没亮,自治州中医医院药剂科药学人员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每天,上千袋新冠肺炎预防中药汤剂在这里制成,第一时间提供给奋战在公安系统、疾控中心等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截至226日,全州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向抗“疫”一线人员、患者发放25.4万余袋中药汤剂,惠及12.7万人次。

  225日是奇台县人民医院120救护车驾驶员刘乾与家人分别的第33天。从大年三十至今,和他一样,该院120车队的13名驾驶员24小时全员在岗值班值守,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大街小巷,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216日,阜康市城关镇冰湖村村医严兰准时来到村民王万贤家中,为她家4口人测完体温后,匆匆赶往下一个村民家中。严兰在村医岗位上工作了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主动放弃休假,承担起6个自然村、510户、3100人的居家医学观察、体温检测、防疫消毒、心理疏导等工作,同村干部、群众一起投入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22岁的自治州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护士马丽雯在隔离病区建立的第一天通宵上夜班。那晚,医院收治了3名患者都持续发热。马丽雯隔几分钟就要进病房督促这3名患者喝水、测体温,不时把他们水杯里倒上温开水,留意输液瓶是否滴完,可她自己十几个小时都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厕所。面对患者们的赞许,马丽雯说,和她一起轮值的前辈们才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守”成为一线医务人员的关键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自治州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与全州人民心手相牵、同舟共济,筑牢了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期待着“冬去春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