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茜、孙学良报道)11月10日,记者从昌吉州发展改革委员会获悉,今年以来,州发改委围绕重点制造业产业链发力,多措并举加快项目资金支付。截至10月底,全州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完成支付88.19亿元,综合支付率82.7%,较9月增长24.7个百分点,支持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我州强化项目引领支撑,紧紧围绕构建“15+4”产业体系,重点支持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煤电、矿产开采及加工、页岩油气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8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建材、新能源、数字科技7大新型产业,科学谋划汽车、氢能、储能、医疗器械4大前瞻产业。
州发改委探索建立资金安排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压实县市主体责任,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在专项资金使用中,州发改委精准调度强化支付,突出绩效导向,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关键环节、高附加值环节,重点支持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对工业投资和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具有引导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州发改委组织各县市、州直行业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召开项目调度会议,对194个资金支付缓慢项目直接调度各项目建设单位,形成项目资金支付清单,发州直行业部门和各县市发展改革委督促落实,促进政策效应及早发挥和落到实处,引领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州发改委针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建立项目推进清单,严格执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导”。对9个电厂灵活性改造项目,州发改委对企业总部和电厂同时进行调度,督促企业总部加快内部审批、子公司加快基金拨付,基金支付进度达100%。对7个新能源基金项目,州发改委督促协调解决人员进场、设备运输问题,并完成1个项目的基金支付,其余项目正在加紧支付。
州发改委畅通要素强化保障,建立“州级统筹、县市互助”工作机制,逐一梳理项目所需人员、材料、运输、设备,建立清单台账,加强州内、疆内问题协调,打通运输通道,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各类要素。
目前,州发改委累计解决州内问题42项,调配施工人员1300余人次,调配设备材料100多批次;向自治区推送项目要素问题17个,已解决11个。
下一步,州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重大项目建设堵点、难点、痛点,不断优化支持政策及资金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