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春华秋实,又是一年。我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始终坚定有力。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关于公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年第一批认定报备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新疆蓝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自治州企业成功入选。目前,全州共有95家企业入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年末有望突破100家。
制造业是经济巨轮乘风破浪的“压舱石”“稳定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州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京东商城、天猫旗舰店,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麦芯粉、雪花粉、全麦粉、饺子粉系列产品,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一块面团,在厨师的手中揉捏几下,对着嘴一吹,就变成一个大“气球”。奇台面粉借力直播带货吸引了大批国内粉丝。
奇台县是全疆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不久前,天山面粉在这里刚引进了一条日处理量达到650吨的生产线。
新疆华麦新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也在奇台县上马一条新的生产线,日处理小麦800吨。该公司副董事长张凯介绍,华麦新粮的小麦粉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疆外销量占比高达80%,且总销量还在快速递增。“去年小麦面粉销量超过13万吨,今年成绩也不错,明年就更有信心。”张凯说。
今年以来,全州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色。
这两天,在吉木萨尔县庄子实业有限公司灌装车间,六条生产线全部启动,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灌装红花油、醋、酱等系列产品。
该公司生产厂长徐光奇说:“正在赶制的是来自北京等地20万瓶400毫升红花油订单。今年‘双十一’期间,公司订单增加30%左右,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庄子实业的发展是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前三季度,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工业行业,全州4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两年平均增速达19.2%,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全州工业经济绘出“昂扬曲线”的同时,农业生产、服务业等均有不俗表现——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1-9月,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85亿元,同比增长8.5%。
服务业持续复苏。1-9月,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24.9%,较上半年提高4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改善。1-9月,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24.9%,较上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前三季度,我州地区生产总值117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经济实现持续向好复苏。全州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开稳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整体向好’的运行态势,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良好基础。”州统计局局长刘立平说。
聚焦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还不到中午,昌吉市阿什里乡阿什里村村民阿曼珠里·卡玛力别克经营的熊猫快收超市,就陆陆续续来了几拨收取快递包裹的顾客。
为了填补牧区乡村快递网点空白,方便村民生产生活,2019年8月,经邮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阿什里村引进了“熊猫快收”项目,在阿曼朱里·卡玛力别克家原有超市的基础上,建成了昌吉市牧区首个“快递超市”。
我州将“快递进村进社区”列入州政府年度重要工作,并实行“挂图作战”,制定快递下乡进村“作战图”,对进度较慢的县(市)实行重点监管、专人负责、统筹推进。“挂图作战”以来,州邮政管理局促成5个县市12家快递企业与邮政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通过乡镇邮政支局代投快件,全州“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75%,今年底预计将达到95%。
“这款棉被的原料是新疆长绒棉,采用铺棉工艺制作,包边是人工缝纫,摸起来非常蓬松……”11月23日,在呼图壁县天山工业园轻纺产业园,新疆唯美棉品家纺有限公司员工周文静通过抖音直播间,介绍企业生产的纯棉床上用品。
这位24岁的主播,是公司的销售员。和传统销售员不同的是,她是通过直播开展工作的。“这个直播账户是今年4月新开通的,目前已有1万多名全国各地的粉丝。”周文静说。
呼图壁县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现有纺织服装加工企业17家,设计年生产总能力棉纺100万锭,年产针织服装150万件套,年产棉被32万床。
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一年来,我州全面提升数字化智慧物流综合服务能力,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推进,打造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物流发展格局,努力把新一轮的物流产业发展机遇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民生“幸福圈”越做越大
11月23日,走进吉木萨尔县财税小区,粉刷一新的楼房格外显眼,干净整洁的小区广场上,居民王丽娟正在锻炼身体。“小区安装了电梯、路灯,从里到外都翻新了。居住环境改善了,我们的心情也更舒畅了。”王丽娟言语中透出满满的幸福感。
“今年我们共投入3000万元,解决了城区内6个老旧小区供水压力不足、公共服务缺位、缺少健身设施等问题,把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福祉。”吉木萨尔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
玛纳斯县投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设项目专项资金1.48亿元,计划年底前在12个乡镇(场)建设垃圾中转站12座,乡村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并完成相关人员、设备配备,建立“户减量、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我州坚持把发展的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每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达70%以上。
在这里,绿色更彰显——
我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禁“三高”项目进昌吉,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向纵深推进。扎实开展“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同防同治,在全疆率先建成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中心,“四级管控、三级网格”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全面构建。
在这里,资源更畅通——
我州“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实行清单之外无审批。率先启用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创新推行“办照即营业”“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公共资源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这里,人民更幸福——
我州就业渠道稳步扩大,“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成果持续巩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实现一体化均衡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妥善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下一步,我州将持续保持战略定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