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 让“小饭桌”拥有大安全
——州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学史力行”主题系列活动
中国昌吉州(记者 王硕 通讯员 冉浩铂)“小饭桌”,是指近年来在学校周边区域开设的为幼儿、中小学生提供餐饮、休息、学习的场所,是为满足部分家庭无法及时接送孩子的需求应运而生。“小饭桌”虽为学生提供休息、餐饮、课业辅导等服务,但又不具备相关资质,如何规范化管理“小饭桌”成为教育系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州教育局把加强校外“小饭桌”治理工作融入“学党史、办实事”10项惠民工程,全面整治了我州校外托管机构的不规范行为,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州教育局每年都会联合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消防救援大队、昌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教育局等部门,定期对中小学校周边的“小饭桌”进行摸底,发现问题进行整治,保证了“小饭桌”的安全。此外,要求各中小学认真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及家长选择正规“小饭桌”就餐休息,切实提升学生食品安全保障。
据了解,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州教育局联合校园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成立了5个检查组,共派出69人对全州7县(市)259所学校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出安全风险385处,其中现场整改354处,限期整改31处。
为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州教育局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开学典礼、班队会、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预防了“小饭桌”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发放《致广大学生家长关于食品安全的一封信》5万余份。
州教育局还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印制了“小手拉大手食品安全小课堂”知识读本进行发放,并公示了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电话12331,呼吁家长、教师、志愿者等群体积极参与对“小饭桌”的监督及问题反馈。州教育系统将及时把搜集到的信息反映到监管部门,同时依托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信息沟通网络,向社会反馈处置情况,形成监管合力,营造人人参与“小饭桌”规范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