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何龙 文/图)畜牧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中间还连着产业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我州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通过强化引领带动,不断提高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一手抓保供给促增收,一手抓保环境护生态,调整优化探索新路径,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唱响了一曲悠扬的绿色牧歌。
昌吉市滨湖镇新疆朗青畜牧有限公司挤奶厅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械化挤奶设备。
呼图壁县新疆维维天山雪乳业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里作业。
我州是畜牧业大州,全州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区)384家,年出栏牲畜254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超过60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州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伊利、大北农、中泰等龙头企业落地开工,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0万吨、32万吨、3万吨,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明显提高。我州全力打造以昌吉市、呼图壁县、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畜牧产业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带动畜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奶产业也实现了互促发展,西域春、麦趣尔等知名品牌在疆外市场销售量持续增加,全州乳制品日均外销量达到200吨以上。
图为昌吉市宝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养牛厂。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潘家台子村村民王国忠牵头成立了兴牧品种改良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发展养殖业。
如今,农牧结合循环经济,正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美丽畜牧绿色发展,正成为新常态下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的重要图画。我州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国家、自治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发挥区域优势,以畜牧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加快推进畜牧产业园建设,持续扩大畜禽规模养殖场(区)建设,做大做强畜禽种业,调整优化牛羊结构,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突出产品加工和产业带动,提升畜禽产品品质,推进农区畜牧业振兴,将昌吉打造成畜禽种业和产业化发展基地。
呼图壁县国禾粮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往青贮饲料联合打捆机中添加青贮玉米。
图为昌吉市六工镇四户坝村鱼塘。
吉木萨尔县北庭镇西上湖村九鼎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鹅场,合作社理事长马德周在喂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