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杜芳芳 卢秀花)2020年10月的一天,吉木萨尔县一中贴出的一张海报,引来了同学们争相关注——学校航模班开班了!设置航模和海模制作课程,以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主战机型和战舰为主,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由援疆教师孙东振和物理教师王旭授课辅导,请热爱军事、飞行和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准时参加。
孙东振是武汉大学物理硕士,他到边疆支教,为吉木萨尔县一中开展校园科技工作提供了助力。作为一名钟爱科学教育的老师,孙东振申请了厦门援疆教育资金,为学校购买了航模制作相关设备,为学生上航模课创造了良好条件。每个周末,孙东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辅导课,指导学生进行有动力系统的航模和海模制作。在孙东振的努力下,吉木萨尔县一中的航模制作课已步入正轨。
在吉木萨尔县一中有这样一位老师——站上讲台,他渊博的知识吸引着学生;与人交谈时,尤其是讲到科技创新和发明时,他神采飞扬,创意不断。他就是吉木萨尔县一中物理组青年教师王旭。
在孙东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完成了雪龙号模型。
学生制作的南湖红船模型。
王旭在学校是位大忙人,除了上好物理课,管理好年级组大大小小的事务之外,他还要挤出时间组建学校科技社团、培养学生。不管有多忙,王旭雷打不动每周为高一、高二年级各上一次的科技社团辅导课。他认真备课、上课、演示课外实验,精彩的授课与讲解把同学们带入了科学的殿堂。在题为“探究身边的科学,让创新智慧闪光”的讲座中,王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科技制作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单片机各种传感器的介绍,展示了科技迷人的魅力。他常说“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要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小发明小创造”,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学校有不少教师也加入了科技社团活动。
“竭尽全力做好校园科技工作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新时代科教兴国对我们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仅仅是个起步,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总有一天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王旭说。 (图片由吉木萨尔县一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