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开门迎客(组图)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岳文玲)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3月16日,我州文化体育场馆分区域、分批次恢复开放。各场馆的消杀工作怎么样?如何预约入馆?……带着市民所关心的问题,记者实地一探究竟。

州图书馆

早上不到10点,州图书馆门口就排起了十几米长的队伍。市民戴着口罩,自觉地保持1.5米的距离,积极配合测温、扫码入馆登记。

据了解,自3月9日以来,州图书馆积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对场馆内各公共区域认真消杀。读者可通过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入馆预约、信息登记,每日限制入馆人数为270人。开馆当日,预约了100多人,上午到馆30人。

坐在州图书馆2楼自习区学习的麦迪娜·艾比甫告诉记者:“昨天在微信上看到图书馆的开馆信息后,我就第一时间预约了。这里学习氛围浓郁,比我在家的学习效率高。”

州图书馆二楼自习区,市民正在阅读书籍。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

州文化馆

经过体温检测,查看健康出入证、实名登记后,记者进入州文化馆。大厅里,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疫病防控知识,昌吉市晚霞舞蹈团的团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戴着口罩,正在排练节目。

州文化馆为了有序开馆复工,专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部署各项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预约、登记、消杀等工作。

据悉,州文化馆实行电话预约,每天进馆的人数控制在80人以内。“通过预约可以了解市民来馆的时间,以便我们采取分批次的方式安排市民入馆,避免交叉感染。今天已有50人预约成功。”州文化馆业务副馆长于晶晶说。

昌吉市晚霞舞蹈团团员在州文化馆排练舞蹈。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

州博物馆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昌吉市延安南路的州博物馆。

一块立在门口蓝色的“参观须知”格外显眼。进入馆内后,记者看到几位市民正带着口罩参观,不时有工作人员提醒参观者保持1.5米的间距。

恢复开馆前,州博物馆积极筹备消毒液、测温枪等卫生防疫用品,制定应急预案,开展疫病防控培训,并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同时设立2间发热隔离室。据了解,州博物馆每天可进馆参观人数为100人,单批次团队控制在30人以内。州博物馆展览陈列部负责人高冬告诉记者:“所有公共区域,我们都按要求消杀至少2次。”

市民带着孩子在州博物馆参观。 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

昌吉体育馆

接下来,在昌吉体育馆,记者了解到该馆同样实行预约制,会员可通过电话预约或通过会员群预约。目前,该馆所有运动场地均对外运营,主场馆每日限流100人,副场馆每日限流50人,室内外均有专人负责消杀、打扫。

会员张海霞打完羽毛球后,告诉记者:“都说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是防控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今天我刚好调休,就约着几个朋友一起来打打羽毛球。这里消毒工作做得不错,空间也大,来这运动我很放心。”

昌吉海拓体育馆

在昌吉海拓体育馆,记者看到几名市民正戴着口罩打羽毛球。昌吉海拓体育馆馆长张海宇告诉记者,场馆营业时间是10:00-24:00,为做好防护工作,馆内每2小时消杀一次,每个篮球半场限制9人,羽毛球场地每隔网限制4人,预约成功的会员每人限时2小时。

市民在昌吉海拓体育馆打羽毛球。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开门迎客(组图)
发布日期: 2020-03-18 12:55:2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岳文玲)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3月16日,我州文化体育场馆分区域、分批次恢复开放。各场馆的消杀工作怎么样?如何预约入馆?……带着市民所关心的问题,记者实地一探究竟。

州图书馆

早上不到10点,州图书馆门口就排起了十几米长的队伍。市民戴着口罩,自觉地保持1.5米的距离,积极配合测温、扫码入馆登记。

据了解,自3月9日以来,州图书馆积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对场馆内各公共区域认真消杀。读者可通过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入馆预约、信息登记,每日限制入馆人数为270人。开馆当日,预约了100多人,上午到馆30人。

坐在州图书馆2楼自习区学习的麦迪娜·艾比甫告诉记者:“昨天在微信上看到图书馆的开馆信息后,我就第一时间预约了。这里学习氛围浓郁,比我在家的学习效率高。”

州图书馆二楼自习区,市民正在阅读书籍。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

州文化馆

经过体温检测,查看健康出入证、实名登记后,记者进入州文化馆。大厅里,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疫病防控知识,昌吉市晚霞舞蹈团的团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戴着口罩,正在排练节目。

州文化馆为了有序开馆复工,专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部署各项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预约、登记、消杀等工作。

据悉,州文化馆实行电话预约,每天进馆的人数控制在80人以内。“通过预约可以了解市民来馆的时间,以便我们采取分批次的方式安排市民入馆,避免交叉感染。今天已有50人预约成功。”州文化馆业务副馆长于晶晶说。

昌吉市晚霞舞蹈团团员在州文化馆排练舞蹈。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

州博物馆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昌吉市延安南路的州博物馆。

一块立在门口蓝色的“参观须知”格外显眼。进入馆内后,记者看到几位市民正带着口罩参观,不时有工作人员提醒参观者保持1.5米的间距。

恢复开馆前,州博物馆积极筹备消毒液、测温枪等卫生防疫用品,制定应急预案,开展疫病防控培训,并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同时设立2间发热隔离室。据了解,州博物馆每天可进馆参观人数为100人,单批次团队控制在30人以内。州博物馆展览陈列部负责人高冬告诉记者:“所有公共区域,我们都按要求消杀至少2次。”

市民带着孩子在州博物馆参观。 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

昌吉体育馆

接下来,在昌吉体育馆,记者了解到该馆同样实行预约制,会员可通过电话预约或通过会员群预约。目前,该馆所有运动场地均对外运营,主场馆每日限流100人,副场馆每日限流50人,室内外均有专人负责消杀、打扫。

会员张海霞打完羽毛球后,告诉记者:“都说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是防控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今天我刚好调休,就约着几个朋友一起来打打羽毛球。这里消毒工作做得不错,空间也大,来这运动我很放心。”

昌吉海拓体育馆

在昌吉海拓体育馆,记者看到几名市民正戴着口罩打羽毛球。昌吉海拓体育馆馆长张海宇告诉记者,场馆营业时间是10:00-24:00,为做好防护工作,馆内每2小时消杀一次,每个篮球半场限制9人,羽毛球场地每隔网限制4人,预约成功的会员每人限时2小时。

市民在昌吉海拓体育馆打羽毛球。昌吉日报记者 岳文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