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逆袭——
准东开发区前两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6%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新冠肺炎疫情当头,既是“黑天鹅”,也是“校验场”,检验着企业化危为机的能力。在受到疫情的影响下,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逆势上扬,2020年前两月预计工业产值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4%,实现今年生产经营良好开局。
2月28日,在神华新疆吉木萨尔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装载机、挖掘机、矿运车等大型机械正在紧锣密鼓地作业,机械轰鸣交织,采挖、装车等工序紧张有序地进行。列车专线上,煤炭通过运输廊道装入列车内,一路奔向目的地。
据神华新疆吉木萨尔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矿长王建江介绍,疫情期间公司边防控疫情边加紧生产,今年前两月产煤3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保证了准东开发区5家发电企业和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用煤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神华新疆吉木萨尔能源有限公司的1753名员工中,仅有475人在岗,他们从1月23日至今连续工作36天,最长每天工作12个小时。王建江说,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调整倒班制度,在保证正常休息的情况下每人每周调休12个小时。疫情结束后,公司会为员工发补助、补休假,让每一名共克时艰的员工都感受到温暖、踏实,对未来充满信心。
同样一幕也发生在准东开发区其他企业。疫情期间,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1300名员工奋战一线,全天24小时对90台还原炉进行操作、监控,保障生产正常运行,不发生非正常停车事件,确保疫情期间多晶硅质量、产量双双达标。今年前两月,公司生产多晶硅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销往我国华东、华北、西北地区。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疆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今年前两个月产煤66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全力保障全疆用煤需求,特别是南疆3个地州的民生直供直销煤。
疫情对所有企业都是一场大考。准东开发区逆流而进,不消极、不懈怠,将疫情的压力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多措并举高质量发展。据介绍,疫情期间,准东开发区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了16家企业季节性停产外,其余全部正常生产,煤炭、电力、化工等主要行业运行正常,预计煤炭产量增长27.9%,用于全疆保生产、生活供用煤约960万吨;煤电发电量140余亿度,同比增长200%;“疆电外送”电量34亿度;煤化工、硅基铝基产业均运行良好。目前,准东正有序组织开发区企业员工返企复工,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工人数量,提高企业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