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复合种植提高种植收益技术交流研讨会在阜康市树窝子村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昌吉农业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为推进以小麦套种玉米为主的自治区复合种植试点工作,提升土地产出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9月1日,自治区小麦套种玉米复合种植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在昌吉州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树窝子村召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陈学庚院士及团队成员、自治区科技厅、全疆14个地州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和自治区小麦、玉米、植保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等50人观摩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树窝子村小麦套种玉米示范田,并围绕示范推广不同复合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收益开展技术交流研讨。

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柯晓涛介绍,昌吉州严格按照《自治区小麦套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方案》要求,认真落实院士团队制定的各项技术措施,精心选择试点地块,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用品种,扎实做好小麦种植期、小麦玉米共生期和玉米种植期的田间管理,积极协调水利部门,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抓好机具保障工作,积极争取州财政28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小麦套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树窝子村230亩试验田小麦实收产量达511.1公斤/亩,玉米预计产量达700公斤/亩以上,亩产值可达2740元,除去生产成本2280元,综合成本、收益对比亩均纯收入460元左右,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粮收入和种粮积极性。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指出,复合种植试验方向正确、成效卓著,技术前景光明。全区农业农村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复合种植模式的重要性,通过模式化生产,提升现代农业单位面积的增值效益,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对水土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探索北疆地区一季两熟的新种植模式,标志着在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有利于推动产业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稳定供给。

下一步,昌吉州将充分借助院士团队的专业优势,积极借鉴兄弟地州的成功经验,全面落实玉米田间管理各项技术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监测,持续推进小麦套种玉米模式及配套技术装备试验示范工作,大幅提升粮食单产,提高种粮效益,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下一篇: 没有了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自治区复合种植提高种植收益技术交流研讨会在阜康市树窝子村召开
发布日期: 2025-09-09 10:30:26 来源:昌吉农业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为推进以小麦套种玉米为主的自治区复合种植试点工作,提升土地产出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9月1日,自治区小麦套种玉米复合种植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在昌吉州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树窝子村召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陈学庚院士及团队成员、自治区科技厅、全疆14个地州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和自治区小麦、玉米、植保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等50人观摩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树窝子村小麦套种玉米示范田,并围绕示范推广不同复合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收益开展技术交流研讨。

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柯晓涛介绍,昌吉州严格按照《自治区小麦套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方案》要求,认真落实院士团队制定的各项技术措施,精心选择试点地块,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用品种,扎实做好小麦种植期、小麦玉米共生期和玉米种植期的田间管理,积极协调水利部门,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抓好机具保障工作,积极争取州财政28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小麦套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树窝子村230亩试验田小麦实收产量达511.1公斤/亩,玉米预计产量达700公斤/亩以上,亩产值可达2740元,除去生产成本2280元,综合成本、收益对比亩均纯收入460元左右,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粮收入和种粮积极性。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指出,复合种植试验方向正确、成效卓著,技术前景光明。全区农业农村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复合种植模式的重要性,通过模式化生产,提升现代农业单位面积的增值效益,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对水土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探索北疆地区一季两熟的新种植模式,标志着在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有利于推动产业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稳定供给。

下一步,昌吉州将充分借助院士团队的专业优势,积极借鉴兄弟地州的成功经验,全面落实玉米田间管理各项技术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监测,持续推进小麦套种玉米模式及配套技术装备试验示范工作,大幅提升粮食单产,提高种粮效益,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 聚焦食品安全,提升...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