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阜康市九运街镇黄土梁中心村的稻田里,稻穗饱满低垂,吐露出成熟的芳香,而稻田中浸润着稻花香味的稻花鱼,同样长势喜人、体态饱满。
阜康市九运街镇黄土梁中心村的稻田里,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地垂挂着,翠绿的稻秆簇拥着泛着金黄的稻穗。张鹏 摄
在连片的稻田里,稻穗青黄相间,鱼儿在禾苗间穿梭。大家撸起裤腿,一条条肥美的稻花鱼从满是稻子的田里被打捞起来,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今年,种植户胡文俊根据稻田生态容量,精准投放了400公斤鱼苗,涵盖鲫鱼、鲤鱼等适宜稻田种养的品种。经过数月精心培育,目前鱼苗已长至20公分左右,条条体形健硕、腹部圆鼓,鳞片下的肉质厚实饱满,尽显肥壮长势。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肥。水稻的茎叶能为鱼类遮挡强光,避免水温过高影响生长;稻田里自然滋生的浮游生物、杂草嫩芽是鱼儿的“天然饵料”,也减少了人工投喂成本。与此同时,鱼类在水中游动时能松动土壤,促进水稻根系呼吸,其排泄物还能为水稻生长提供氮、磷、钾等天然养分,替代了部分化肥。促进了稻谷、稻花鱼双丰收,可谓“一田两用”“一举两得”。
老胡家庭农场负责人胡文俊说:“今年我种了55亩地水稻,往年一亩地收5000元,今年尝试在水稻下面养鱼,一亩地能多增收200元,预计一年能有20多万元收入。”
从空中俯瞰,阜康市九运街镇黄土梁中心村的稻田阡陌分明,金黄的稻浪层层叠叠、绵延铺展。张鹏 摄
稻浪轻翻,鱼跃水中。当前,阜康市九运街镇的“稻鱼共养”正处于孕育丰收的关键期。当地通过科学种养助力提质、生态赋能驱动发展,持续优化种养循环模式,让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阜康市九运街镇副镇长杨子云说:“稻渔综合种养是我们探索特色农业模式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挖特色种养潜力,一方面扩大稻渔综合种养、特色林果等优势产业规模,另一方面推动农产品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内生动力。”
记者:王嘉蕾 张鹏 侯馨月 通讯员:苏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