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薇、通讯员朱太喜7月21日在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小海子村了解到:今年,小海子村借助自治区美丽宜居村建设东风,完成道路、电路改造,自筹资金建设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无动力乐园等7个项目,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
走进小海子村,一幅灵动的乡村画卷展现眼前:徽派民居错落有致,藕田荷花灼灼绽放,岸边垂柳依依拂水,太阳能路灯与彩绘墙画相映成趣,分类垃圾桶旁串串红恣意盛放,平整的沥青路纵横交错……
“2017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们累计投入4500万元,完成房屋和自来水改造、巷道硬化,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小海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涛介绍,村子毗邻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坐拥跳鱼岛景区的独特优势,正将美丽生态“颜值”转化为绿色发展“价值”。
村民李娟的农家菜馆每到饭点座无虚席,她笑着说:“村子变美后,游客越来越多,今年收入比去年涨了不少,这都是托了美丽宜居村建设的福。”
近年来,昌吉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位推进美丽宜居村建设,奋力当好全疆美丽宜居村建设排头兵,涌现出腰站子村、小海子村等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宜居乡村。
今年3月,自治区确定昌吉市15个村、玛纳斯县7个村开展美丽宜居村建设。目前,全州22个自治区美丽宜居村建设正酣,建设成果尤为亮眼。
“22个美丽宜居村各显神通——有的靠生态打底,有的借非遗手艺破题,有的大力发展乡村‘土特产’,有的提升从耕到收的全流程社会化服务,但均围绕‘产业好、生态好、治理好等8个好、29条指标’高质量建设。”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小波介绍。
今年,昌吉州党委、政府将美丽宜居村建设列为2025年“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与“一号工程”,州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建立四级联动机制,遵循“规划先行、摸清底数、区域示范、全域提升”思路,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统筹资金补齐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的短板,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全域提升建设质效。
目前,1.51亿元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投入到美丽宜居村建设之中,已撬动全州25个项目落地,其中2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勾勒出产业与生态共生的美好图景。
据悉,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610个。其中,昌吉州建成61个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占全区总数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