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专访
发布时间:2025.11.2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十五五”时期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着眼“在新疆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的责任使命,聚力建设“五区一示范”:

  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

  打造新疆社会治理模范区

  打造新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打造新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打造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打造新疆共同富裕引领区

  未来五年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举措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支撑,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昌吉;

  以推动准东能级跃升为引擎,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重要支点;

  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核心支撑区;

  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基点,主动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以融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构筑全疆对外开放的新支点;

  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路径,打造新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牵引,打造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以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先导,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先行示范区;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以践行“两山”理念为引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昌吉

  

  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

  ——访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赵治钧

  本报记者  廖冬云

  11月21日,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关于制定昌吉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昌吉州“十五五”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

  “我们将聚焦‘在新疆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的责任担当,锚定‘五区一示范’目标,以务实举措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地生根,以实打实的举措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赵治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治钧表示,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上,要紧扣国家战略导向和自治区部署要求,充分结合昌吉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形成定位清晰、衔接有序、可操作性强的规划体系。在任务推进上,将《建议》部署的百项战略性、牵引性、支撑性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作为核心抓手,动态跟踪推进任务进度,协调解决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难题,确保各项任务层层递进、落地见效。在项目建设上,聚焦产业升级主线,全力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和重大项目攻坚,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持续壮大三个千亿级、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发展、保障民生需求的重点工程,持续提升区域承载能力。

  

  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访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建忠

  本报记者  王婷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高质量推动昌吉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关于制定昌吉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给出了清晰明确的答案。”11月21日,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建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接续建设和发展,昌吉州的文化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王建忠说,昌吉州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的目标,谋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和石城子遗址保护展示、百项文艺创作扶持工程、基层文化公共服务提质工程五个重点项目,同时还部署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一体化管理、构建东天山文化艺术带等重点任务。

  王建忠表示,五个重点项目都是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的要事,都是固根本、利长远、惠当下的实事,是推动昌吉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关键之举。“十五五”期间,将认真实施重点项目,落实好重点工作任务,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绘就数字昌吉新图景

  ——访昌吉州数字化发展局党组书记沈岩军

  本报记者  杨鹤

  11月21日,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昌吉州数字化发展局党组书记沈岩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会为昌吉州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路线图’、制定了‘任务书’,也对数字昌吉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沈岩军表示,将聚焦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明确的建设任务,敢于破题攻坚,着力打造“数”有所为的主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力。通过深入调研、问计于民,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数字政府、数字经济规划及数字昌吉建设方案,紧盯数字党建、数字政务等六大领域,理清数字资源底数与共享需求,推进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地;同时持续优化“企业开办大礼包”“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等昌吉州特色“一件事”办理流程,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线应答”质效,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构建“算力+科研+产业”数字生态,加快算电协同与万卡智算集群建设,将新疆信息产业园打造成产业优势洼地;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吉小E”“吉小保”等现有品牌基础上,培育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全力建设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区

  ——访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星雷

  本报记者  左晓雨

  “全会提出,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核心支撑区。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11月21日,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星雷在参加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十四五”期间,昌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疆前列。目前,全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0.76万亩,打造数字农田112万亩,科技正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我们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多点发力,全力建设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区。”王星雷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推动农业从传统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型转变,农村从单一生产型向三产融合型升级,农民从传统劳动者向现代经营者转型,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劲引擎,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努力书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答卷。

  

  以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应对挑战

  ——访昌吉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宏伟

  本报记者  左晓雨

  “昌吉州坚持改革为民、改革惠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11月21日,在参加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昌吉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宏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十四五”时期,昌吉州持续深化改革攻坚,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三位一体”系统集成改革、乡镇职称制度改革、新能源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一批改革探索走在全疆前列,有力促进了各项事业发展。

  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先行示范区。

  “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明确、措施精准,注重系统性集成、变革性重塑、示范性带动,部署了昌吉州未来五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吕宏伟表示:“‘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勇当‘改革先锋’,聚力‘五区一示范’建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在园区(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深化‘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攻坚突破,为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访昌吉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师燕群

  本报记者  左晓雨

  “全会明确了昌吉州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路径和具体措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画好了‘路线图’。”11月21日,昌吉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师燕群在参加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十四五”以来,昌吉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为昌吉州在新疆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提供了坚实支撑。

  师燕群表示,将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契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着力构建具有昌吉特色的3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精耕煤、延长铝、转型硅、释放电、扩油气为主攻方向,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工业碳达峰。同时,培育壮大氢能、算力、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全州工信系统将锚定昌吉州‘十五五’时期新型工业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持续发挥好党委、政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参谋助手作用,加大对县域经济精准帮扶指导力度,为企业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以实打实的举措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师燕群说。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昌吉

  ——访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马鸿铭

  本报记者  王婷

  “昌吉州“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以践行‘两山’理念为引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昌吉的目标任务,为我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11月21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马鸿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马鸿铭表示,下一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将把贯彻落实好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紧扣“美丽中国建设”总体部署,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强化项目支撑引领。以天山北坡城市群昌吉州四县市为主战场,抓好美丽蓝天项目实施,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着力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能力和水平。坚持全流域协同治理、全地域保护修复、全领域防污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促进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专访
发布日期: 2025-11-24 11:23:0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十五五”时期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着眼“在新疆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的责任使命,聚力建设“五区一示范”:

  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

  打造新疆社会治理模范区

  打造新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打造新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打造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打造新疆共同富裕引领区

  未来五年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举措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支撑,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昌吉;

  以推动准东能级跃升为引擎,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重要支点;

  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核心支撑区;

  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基点,主动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以融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构筑全疆对外开放的新支点;

  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路径,打造新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牵引,打造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以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先导,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先行示范区;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以践行“两山”理念为引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昌吉

  

  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

  ——访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赵治钧

  本报记者  廖冬云

  11月21日,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关于制定昌吉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昌吉州“十五五”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

  “我们将聚焦‘在新疆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的责任担当,锚定‘五区一示范’目标,以务实举措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地生根,以实打实的举措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赵治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治钧表示,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上,要紧扣国家战略导向和自治区部署要求,充分结合昌吉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形成定位清晰、衔接有序、可操作性强的规划体系。在任务推进上,将《建议》部署的百项战略性、牵引性、支撑性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作为核心抓手,动态跟踪推进任务进度,协调解决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难题,确保各项任务层层递进、落地见效。在项目建设上,聚焦产业升级主线,全力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和重大项目攻坚,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持续壮大三个千亿级、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发展、保障民生需求的重点工程,持续提升区域承载能力。

  

  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访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建忠

  本报记者  王婷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高质量推动昌吉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关于制定昌吉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给出了清晰明确的答案。”11月21日,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建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接续建设和发展,昌吉州的文化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王建忠说,昌吉州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的目标,谋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和石城子遗址保护展示、百项文艺创作扶持工程、基层文化公共服务提质工程五个重点项目,同时还部署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一体化管理、构建东天山文化艺术带等重点任务。

  王建忠表示,五个重点项目都是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的要事,都是固根本、利长远、惠当下的实事,是推动昌吉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关键之举。“十五五”期间,将认真实施重点项目,落实好重点工作任务,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绘就数字昌吉新图景

  ——访昌吉州数字化发展局党组书记沈岩军

  本报记者  杨鹤

  11月21日,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昌吉州数字化发展局党组书记沈岩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会为昌吉州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路线图’、制定了‘任务书’,也对数字昌吉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沈岩军表示,将聚焦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明确的建设任务,敢于破题攻坚,着力打造“数”有所为的主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力。通过深入调研、问计于民,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数字政府、数字经济规划及数字昌吉建设方案,紧盯数字党建、数字政务等六大领域,理清数字资源底数与共享需求,推进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地;同时持续优化“企业开办大礼包”“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等昌吉州特色“一件事”办理流程,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线应答”质效,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构建“算力+科研+产业”数字生态,加快算电协同与万卡智算集群建设,将新疆信息产业园打造成产业优势洼地;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吉小E”“吉小保”等现有品牌基础上,培育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全力建设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区

  ——访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星雷

  本报记者  左晓雨

  “全会提出,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核心支撑区。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11月21日,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星雷在参加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十四五”期间,昌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疆前列。目前,全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0.76万亩,打造数字农田112万亩,科技正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我们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多点发力,全力建设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区。”王星雷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推动农业从传统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型转变,农村从单一生产型向三产融合型升级,农民从传统劳动者向现代经营者转型,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劲引擎,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努力书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答卷。

  

  以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应对挑战

  ——访昌吉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宏伟

  本报记者  左晓雨

  “昌吉州坚持改革为民、改革惠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11月21日,在参加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昌吉州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宏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十四五”时期,昌吉州持续深化改革攻坚,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三位一体”系统集成改革、乡镇职称制度改革、新能源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一批改革探索走在全疆前列,有力促进了各项事业发展。

  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先行示范区。

  “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明确、措施精准,注重系统性集成、变革性重塑、示范性带动,部署了昌吉州未来五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吕宏伟表示:“‘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勇当‘改革先锋’,聚力‘五区一示范’建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在园区(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深化‘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攻坚突破,为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访昌吉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师燕群

  本报记者  左晓雨

  “全会明确了昌吉州未来五年发展的方向路径和具体措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画好了‘路线图’。”11月21日,昌吉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师燕群在参加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十四五”以来,昌吉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为昌吉州在新疆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提供了坚实支撑。

  师燕群表示,将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契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着力构建具有昌吉特色的3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精耕煤、延长铝、转型硅、释放电、扩油气为主攻方向,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工业碳达峰。同时,培育壮大氢能、算力、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全州工信系统将锚定昌吉州‘十五五’时期新型工业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持续发挥好党委、政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参谋助手作用,加大对县域经济精准帮扶指导力度,为企业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以实打实的举措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师燕群说。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昌吉

  ——访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马鸿铭

  本报记者  王婷

  “昌吉州“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以践行‘两山’理念为引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昌吉的目标任务,为我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11月21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马鸿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马鸿铭表示,下一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将把贯彻落实好昌吉州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紧扣“美丽中国建设”总体部署,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强化项目支撑引领。以天山北坡城市群昌吉州四县市为主战场,抓好美丽蓝天项目实施,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着力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能力和水平。坚持全流域协同治理、全地域保护修复、全领域防污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促进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生态环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