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茜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昌吉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奋楫笃行,紧紧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奋发进取的姿态,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交出更优异的答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昌吉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师燕群表示,“十四五”期间,昌吉州以“奋勇争先”的锐气抓项目、以“链式集群”的定力延链条,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成为全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新引擎”。规模能级持续领跑,规上工业增加值稳居全疆第一,占全疆比重从2020年的10%提升至16.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力迸发,集群增加值增速高达37.9%;发展质效显著增强,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数量位居全疆第一。
展望“十五五”,师燕群表示,昌吉州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国家战略部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着力点,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再造等工程,做精煤炭产业、延伸铝产业链、推动硅产业转型,优化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色矿业及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能源、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速构建昌吉特色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奋力打造新疆工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在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重要支点中勇挑大梁、争当先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发展的宏伟蓝图,会上对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关键领域作出部署,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吕养旭表示。“十四五”期间,昌吉国家高新区按照州党委赋予的打造全州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使命任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日益壮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吕养旭表示,高新区将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发展全局,重点做强输配电、化工、铝基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低空经济、科技旅游、对外贸易等新增长点,聚焦“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叠加优势,持续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培育园区“高”“新”特质,持续推进“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再向上、动能再汇聚,切实把全会部署转化为推动昌吉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昌吉州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赵江涛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一体化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聚焦昌吉州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昌吉力量。
赵江涛介绍,“十四五”期间,昌吉州财政累计科技投入18.31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3.7%,居全疆前列;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63.96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75.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73家,高企中规上企业206家,占比达55%,居全疆第一;实施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456项,争取项目资金6.7亿元,累计攻克118项关键核心技术,5项填补国内空白,科技创新实力稳居全疆前列。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锚定新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基础设施,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在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赵江涛表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国家能源集团新疆矿业红沙泉二矿有限公司红沙泉二号露天煤矿是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承担着新疆能源疆煤出区和能源保供的重要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军表示,将加大创新投入,持续扩大以颠覆式创新为着力点的“朋友圈”,通过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让青年科技人才有冲劲、有闯劲、有干劲,在绿色煤矿领域继续向上攀登、向难攀登、向强攀登。“十五五”期间,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全流程电动化、全环节智能化、全系统高效化跃变,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露天煤矿。
新疆双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冯维琦说,扎根木垒县以来,公司依托本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资源优势,将输配电领域技术积累与绿电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44%以上。公司将紧扣“十五五”能源目标,攻坚储能核心技术,完善新能源装备矩阵,助力木垒县打造自治区级新能源基地。
“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企业家必须挺身而出,扛起自主创新的大旗。”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海涛说。刘海涛的底气,源于其母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雨虹)的行业实力。作为中国建筑建材领域龙头企业,东方雨虹通过与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新研发了高分子粘胶膜防水卷材等两款新产品,每年为企业带来9500万元至1亿元的产值增量。目前,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19项,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刘海涛表示,东方雨虹将继续高举科技创新大旗,加大研发投入,每年将营收的16%用于创新研发,重点攻克防水材料的耐久性、环保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昌吉州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作贡献。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