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 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展现民政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25.08.25 来源:昌吉州民政局 浏览次数:

昌吉州民政局

  近年来,昌吉州民政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助力自治州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体现了新担当、展示了新作为。  

  该局建立完善“党组领学、中心组研学、党支部首学、个人自学”学习机制,多层次多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将铸牢工作作为基层党支部、各社会组织党组织和民政服务机构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四个合格”党员队伍建设内容,通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全州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心中。坚持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宪法法律宣传月、社会救助宣传月和救助机构开放日、民政干部入户走访等有利契机,积极在民政服务对象中开展“五个认同”、宪法、民法典等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该局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十四五”以来,全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幅22.7%,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保障标准增幅21.8%,使各族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及时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建立健全。制定发布昌吉州社会救助“联助清单”,在全疆率先推行低保“州内通办”,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多元服务综合转变,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净增4000余人,切实保障了各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

  同时,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配合制定发布《昌吉回族自治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自治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法规文件,累计投入5785万元新建、改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个、社区日间照料设施16个,投入410万元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21户,投入1055万元为4827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行等居家上门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条件明显改观。完成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项目4个,吉木萨尔县探索形成的“健康+养生”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年均发放80岁以上高龄老人基本生活津贴3.3万余人2800万元,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健全完善州县两级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州儿童福利院于2024年投入运行,五年来累计投入295万元实施13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购买服务,争取资金127万余元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连续两年组织全州困境儿童开展特殊青少年赴闽研学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更加健康温暖的成长成才环境。

  昌吉州民政局积极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配合举办以“同心筑梦 爱在昌吉”为主题的大型集体婚礼活动5场次,昌吉市婚姻登记处获评自治区民政厅标准化示范单位,婚姻登记领域移风易俗取得积极成效。先后投入筹资完成奇台县、阜康市、呼图壁县殡仪馆、昌吉市南山公墓等殡葬服务设施新建、改扩建工作,新增火化炉2台、冷藏柜110个、殡仪服务车5辆。深入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集中整治工作,殡葬公益属性逐步回归。倡导节地生态安葬,绿色文明的殡葬服务环境加快形成。积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与登记、年检(年报)、评估“三同步”制度持续落实,州育才教育基金会登记成立,州育林中学恢复办学。常态化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全州社区社会组织已达3363家,在参与基层治理、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吉木萨尔县五彩湾镇、奇台县芨芨湖镇建镇工作,助力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设阜康市石油基地街道,为夯实县市基层治理做好区划服务保障。完成地州级第五轮行政区划界线联检,有序推进地名管理工作,启动第二轮昌吉州地名志编纂,试点推进了乡村著名行动,累计补充完善14812条地名历史数据,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法治基础和文化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州民政局将聚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完善基层民政治理体制机制,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基本社会服务需求,为新时代推进全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 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展现民政担当作为
发布日期: 2025-08-25 17:59:47 来源:昌吉州民政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昌吉州民政局

  近年来,昌吉州民政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助力自治州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体现了新担当、展示了新作为。  

  该局建立完善“党组领学、中心组研学、党支部首学、个人自学”学习机制,多层次多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将铸牢工作作为基层党支部、各社会组织党组织和民政服务机构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四个合格”党员队伍建设内容,通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全州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心中。坚持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宪法法律宣传月、社会救助宣传月和救助机构开放日、民政干部入户走访等有利契机,积极在民政服务对象中开展“五个认同”、宪法、民法典等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该局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十四五”以来,全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幅22.7%,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保障标准增幅21.8%,使各族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及时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建立健全。制定发布昌吉州社会救助“联助清单”,在全疆率先推行低保“州内通办”,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多元服务综合转变,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净增4000余人,切实保障了各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

  同时,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配合制定发布《昌吉回族自治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自治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法规文件,累计投入5785万元新建、改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个、社区日间照料设施16个,投入410万元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21户,投入1055万元为4827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行等居家上门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条件明显改观。完成特困供养机构改造提升项目4个,吉木萨尔县探索形成的“健康+养生”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年均发放80岁以上高龄老人基本生活津贴3.3万余人2800万元,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健全完善州县两级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州儿童福利院于2024年投入运行,五年来累计投入295万元实施13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购买服务,争取资金127万余元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连续两年组织全州困境儿童开展特殊青少年赴闽研学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更加健康温暖的成长成才环境。

  昌吉州民政局积极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配合举办以“同心筑梦 爱在昌吉”为主题的大型集体婚礼活动5场次,昌吉市婚姻登记处获评自治区民政厅标准化示范单位,婚姻登记领域移风易俗取得积极成效。先后投入筹资完成奇台县、阜康市、呼图壁县殡仪馆、昌吉市南山公墓等殡葬服务设施新建、改扩建工作,新增火化炉2台、冷藏柜110个、殡仪服务车5辆。深入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集中整治工作,殡葬公益属性逐步回归。倡导节地生态安葬,绿色文明的殡葬服务环境加快形成。积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与登记、年检(年报)、评估“三同步”制度持续落实,州育才教育基金会登记成立,州育林中学恢复办学。常态化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全州社区社会组织已达3363家,在参与基层治理、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吉木萨尔县五彩湾镇、奇台县芨芨湖镇建镇工作,助力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设阜康市石油基地街道,为夯实县市基层治理做好区划服务保障。完成地州级第五轮行政区划界线联检,有序推进地名管理工作,启动第二轮昌吉州地名志编纂,试点推进了乡村著名行动,累计补充完善14812条地名历史数据,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法治基础和文化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州民政局将聚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完善基层民政治理体制机制,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基本社会服务需求,为新时代推进全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