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成石麟
昌吉市通过重点实施北部荒漠退耕还林工程、三工滩生态防护林工程等生态治理项目,统筹推进生态治理,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昌吉。
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正在对昌吉市北部荒漠的牧民宣讲森林防火知识。通讯员成石麟 摄
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区的北沙窝万亩梭梭林里,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正在对这里的天然林和人工梭梭林、琵琶柴等沙漠植被的长势进行常规管护和监测。47岁的卡克木是这个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在这里从事公益林管护、巡护工作已经6年了,见证了这片人工梭梭林的成长和变化。卡克木说:“看到这片梭梭林长得越高越茂盛,我们很欣慰也很值得。作为护林员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保护力度,对我们辖区内的牧民及时开展防火宣传,保护好生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
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牧民塔布斯·也力肯说:“现在退耕还林,人工种植了很多梭梭,梭梭长得特别茂密,风沙也少了,生态环境也变好了。护林员还给我讲了很多防火知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以后我会跟护林员们一起,保护这里的动植物,让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
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正在对昌吉市北部荒漠的天然梭梭林进行常规巡护。通讯员成石麟 摄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区主要植被为胡杨、白梭梭、柽柳、琵琶柴等乔灌木及草类,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退耕封育等项目的实施,北部荒漠生态恢复良好,目前,这里的森林蓄积量已达3259.3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1.91%。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站长袁鹏海说:“风沙少了,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显著的增长,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我们管护站将继续增加人力,继续加大对公益林的巡护管护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向周边牧民宣传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在管护区筑起一道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
昌吉市国家级公益林洪沟牧场中心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正在对昌吉市北部荒漠的人工梭梭林的长势进行查看。通讯员成石麟 摄
在昌吉市南部浅山地带的三工滩,从2015年开始,先后投入2亿元实施昌吉市三工滩生态防护林工程项目,先后完成了三工滩一期、二期国土绿化造林2.1万亩,栽植红叶海棠、沙枣、胡杨等树种20多个品种100余万株,安排专人进行浇灌、病虫害防治、修剪和巡护,目前这些生态防护林成活率均保持在95%以上。在昌吉市南部浅山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生态绿色屏障。昌吉市三工滩生态林管护站站长王务江说:“通过林地得到有效保护,植被逐年增加,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链进一步完善,使三工滩这一块的绿地,继续发挥好它的生态效益。”
昌吉市三工滩生态林管护站正在组织工人正忙着利用滴灌设施,对去年栽植7000亩防护林进行今年第七轮灌溉。通讯员成石麟 摄
今年以来,昌吉市按照“南护天山、中管平原、北治荒漠”的工作思路,先后争取2660.89万元项目资金,在全市生态治理区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林木良种培育、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等14个生态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全面退化乔木林修复1600亩,枯死木清理更新3400亩,封山育林7.31万亩,人工种草1万亩,草原围栏5.07万亩。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木合塔尔·塔依尔说:“全市生态治理区域内沙化土地综合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退化区乔木林恢复生机,封育区灌木林覆盖度增加10%,草原围栏区草产量增加5%,已形成封、造、育相结合的绿色屏障,全市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林业和草原保护与建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