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打出肉牛品种改良“组合拳”推动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浏览次数: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薇 通讯员 汪建国报道今年以来,昌吉州为全力实现肉牛优种扩量目标,紧紧锁定肉牛品种改良的核心任务,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些创新举措包括政策宣传、创新养殖模式、培育人才、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州动物疫控中心主任杨海峰说:“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我们将持续深化肉牛品种改良工作,以科技赋能和全方位服务,推动肉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7月9日,昌吉市庙尔沟乡庙尔沟村黄牛改良基地,牧民和技术人员正在交流。通讯员刘华 摄

  政策宣传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针对肉牛养殖实际,昌吉州动物疫控中心大力宣传自治区《稳定肉牛肉羊及奶产业发展九条政策措施》等利好政策,确保养殖场(户)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品种改良的积极性,为提升牛群品质筑牢根基。

  创新养殖模式是提升效益的关键。针对农牧区不同养殖环境,州动物疫控中心探索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在牧区,推行“冷季舍饲配种、暖季带孕上山”模式,冷季集中对能繁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暖季则设立流动配种站点,及时补配空怀母牛,大幅提高人工授精覆盖率;在农区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通过引入先进养殖技术与精细化管理经验,推动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州动物疫控中心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特邀自治区畜牧总站、肉牛体系岗位专家等开展集中培训,内容涵盖肉牛遗传育种理论、人工授精操作规范等关键技能。通过专题授课、实操演练等多样化方式,已累计培训繁殖员86人次,培育出一批专业过硬的技术“主力军”。

  完善服务体系是产业发展的保障。昌吉州科学布局了80个肉牛人工授精站点,实现养殖集中区域全覆盖。各站点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建设,配齐必要设施设备,强化站点间信息互通与技术协作,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服务网络,为养殖场(户)提供便捷优质的品种改良服务。

  精准服务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合力。州动物疫控中心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养殖场(户)和配种站点开展“点对点”服务指导。根据不同养殖主体需求,量身定制养殖与品种改良方案,从场地规划、饲料配比到品种选择、繁殖管理全方位提供支持,有效提升母牛受胎率与繁殖率。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打出肉牛品种改良“组合拳”推动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8-22 19:56:52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薇 通讯员 汪建国报道今年以来,昌吉州为全力实现肉牛优种扩量目标,紧紧锁定肉牛品种改良的核心任务,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些创新举措包括政策宣传、创新养殖模式、培育人才、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州动物疫控中心主任杨海峰说:“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我们将持续深化肉牛品种改良工作,以科技赋能和全方位服务,推动肉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7月9日,昌吉市庙尔沟乡庙尔沟村黄牛改良基地,牧民和技术人员正在交流。通讯员刘华 摄

  政策宣传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针对肉牛养殖实际,昌吉州动物疫控中心大力宣传自治区《稳定肉牛肉羊及奶产业发展九条政策措施》等利好政策,确保养殖场(户)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品种改良的积极性,为提升牛群品质筑牢根基。

  创新养殖模式是提升效益的关键。针对农牧区不同养殖环境,州动物疫控中心探索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在牧区,推行“冷季舍饲配种、暖季带孕上山”模式,冷季集中对能繁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暖季则设立流动配种站点,及时补配空怀母牛,大幅提高人工授精覆盖率;在农区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通过引入先进养殖技术与精细化管理经验,推动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州动物疫控中心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特邀自治区畜牧总站、肉牛体系岗位专家等开展集中培训,内容涵盖肉牛遗传育种理论、人工授精操作规范等关键技能。通过专题授课、实操演练等多样化方式,已累计培训繁殖员86人次,培育出一批专业过硬的技术“主力军”。

  完善服务体系是产业发展的保障。昌吉州科学布局了80个肉牛人工授精站点,实现养殖集中区域全覆盖。各站点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建设,配齐必要设施设备,强化站点间信息互通与技术协作,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服务网络,为养殖场(户)提供便捷优质的品种改良服务。

  精准服务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合力。州动物疫控中心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养殖场(户)和配种站点开展“点对点”服务指导。根据不同养殖主体需求,量身定制养殖与品种改良方案,从场地规划、饲料配比到品种选择、繁殖管理全方位提供支持,有效提升母牛受胎率与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