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滨湖镇
本报讯 记者王薇、通讯员毕海龙、马友萍报道:8月14日,在昌吉市滨湖镇永红村肉羊配种点,1892只膘肥体壮的母羊接受了人工授精。
从今年6月起,昌吉市滨湖镇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母羊进行品种改良。这种“不见面”繁殖方式,既突破自然交配的季节限制,又有效阻断有关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优点多多。
肉羊品种改良主要以萨福克种公羊为父本,利用羊同期发情药物注射法实现生产母羊同期发情,产肉性能高的萨福克羊担起“代孕羊妈妈”的重任。昌吉市农业农村局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与养殖培训,完成这项母羊人工授精工作。预计明年1至2月,这批受孕母羊将陆续生下2300多只萨福克“羊宝宝”。
“按技术员方案精准配饲,保证母羊在150天左右顺利产羔。”滨湖村养殖户任俊亮对这项技术深信不疑。
“滨湖镇肉羊养殖长期面临良种短缺、产能薄弱的问题,每年高价引种成本高昂。”昌吉市滨湖镇党委书记杨亮说,因萨福克羊繁殖力与产肉率出众,滨湖镇依据《昌吉市2025年牛羊品种改良工作方案》,以“同期发情+人工授精为主、自然交配为辅”原则,推进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加速羊品种改良步伐。
今年以来,昌吉市滨湖镇聚焦品种改良工作关键环节,给永红村培训了4名配种员,在村配种点配备了电子显微镜、输精枪等专业器材,在尊重养殖户意愿基础上,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形成“配种—产羔—育肥—销售”完整链条,并将以“科技兴牧、良种优育”为目标,力争3年内实现全镇肉羊人工授精技术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