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感恩之心 扬奋进之志——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昌吉州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浏览次数: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许乐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让各族干部群众和援疆干部人才深受感动、备受鼓舞,结合援疆工作带来的变化,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工作、对口援疆工作的高度重视,要将感恩之情化作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
  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文化润疆上聚焦发力,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这让福建援疆干部,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婷婷深受鼓舞,她说:“这次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增进‘五个认同’,我们将继续加强闽昌两地文化与体育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文化艺术交流、文艺精品创作、举办体育赛事、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等为桥梁纽带,促进闽昌两地文化体育事业共同繁荣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持久动力。”
  7月8日至17日,由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和南平分指挥部支持、木垒县团委和县教育局共同组织的2025年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石榴籽祖国行”闽木优秀青少年融情交流研学活动展开,学生们先后来到北京市和福建省漳州市、南平市等地,通过实地参访和交流,促进闽昌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我以前只在课本和电视上见过长城和故宫,当它们真实地呈现在眼前时,那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故宫宏伟的建筑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觉得看不够。我会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了也能像援疆干部那样,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木垒县第三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李发歆说。
  盛夏时节,走进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画家村,绿树成荫,山花遍地,清新淡雅的村舍小院与远处的天山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自2014年起,小分子村在福建援疆政策的扶持下,吸引了30余名疆内外艺术家常驻。2023年,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闽疆”艺术家创作交流基地在小分子村建成投用,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投用两年来,已接待300多个游学、创作团体。浓厚的艺术氛围不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也点燃了村民对艺术的热爱;61岁的村民张新香重拾画笔,在艺术的熏陶下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如今,小分子村所在的新地乡成规模的民宿、农家乐突破30家,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800万元。新地乡党委副书记哈晓磊说:“得益于福建省厦门市的帮扶,我们这游客多了、村民富了,文旅产业红红火火,‘天山新地·艺术康养之乡’的文旅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提起援疆干部,人人都竖大拇指。”
  今年4月,由昌吉州艺术剧院创排的《天山兄弟情》作为2025年彩票公益金支持文艺精品剧目全疆巡演项目之一,前往和田、喀什等地演出6场,收获如潮好评。该剧的主演多是由原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现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昌吉州艺术剧院“订单式”培养的新疆曲子青年人才。

  “这些年轻人是首批接受系统戏曲教学培训的新疆曲子演员,2019年毕业后,有效缓解了新疆曲子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后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还帮我们培养了一批舞蹈演员。”昌吉州艺术剧院党总支书记王东说:“有了援疆力量的加持,越来越多文艺精品走出昌吉、走出新疆,让更多人看到了昌吉歌舞的魅力,这些文艺精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磅礴力量。”
  暑期以来,阜康市博物馆内的晋阜民间文物交流展厅成为热门打卡地,800余件(组)文物和4000余件(套)文创产品吸引着众多居民游客驻足欣赏。该展厅开放一年来,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余场,接待观众超万人次,成为阜康市的文化新地标。
  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江介绍,近年来,阜康市美术馆国画陈列展厅的打造、阜康市第一家村级游客服务中心——山坡中心村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爱上天池爱在阜康”系列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都离不开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刘江说:“这些实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援疆省市和援疆干部对阜康的深情。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援疆资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怀感恩之心 扬奋进之志——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昌吉州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日期: 2025-07-16 12:55:05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许乐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让各族干部群众和援疆干部人才深受感动、备受鼓舞,结合援疆工作带来的变化,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工作、对口援疆工作的高度重视,要将感恩之情化作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
  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文化润疆上聚焦发力,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这让福建援疆干部,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婷婷深受鼓舞,她说:“这次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增进‘五个认同’,我们将继续加强闽昌两地文化与体育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文化艺术交流、文艺精品创作、举办体育赛事、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等为桥梁纽带,促进闽昌两地文化体育事业共同繁荣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持久动力。”
  7月8日至17日,由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和南平分指挥部支持、木垒县团委和县教育局共同组织的2025年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石榴籽祖国行”闽木优秀青少年融情交流研学活动展开,学生们先后来到北京市和福建省漳州市、南平市等地,通过实地参访和交流,促进闽昌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我以前只在课本和电视上见过长城和故宫,当它们真实地呈现在眼前时,那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故宫宏伟的建筑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觉得看不够。我会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了也能像援疆干部那样,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木垒县第三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李发歆说。
  盛夏时节,走进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画家村,绿树成荫,山花遍地,清新淡雅的村舍小院与远处的天山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自2014年起,小分子村在福建援疆政策的扶持下,吸引了30余名疆内外艺术家常驻。2023年,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闽疆”艺术家创作交流基地在小分子村建成投用,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投用两年来,已接待300多个游学、创作团体。浓厚的艺术氛围不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也点燃了村民对艺术的热爱;61岁的村民张新香重拾画笔,在艺术的熏陶下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如今,小分子村所在的新地乡成规模的民宿、农家乐突破30家,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800万元。新地乡党委副书记哈晓磊说:“得益于福建省厦门市的帮扶,我们这游客多了、村民富了,文旅产业红红火火,‘天山新地·艺术康养之乡’的文旅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提起援疆干部,人人都竖大拇指。”
  今年4月,由昌吉州艺术剧院创排的《天山兄弟情》作为2025年彩票公益金支持文艺精品剧目全疆巡演项目之一,前往和田、喀什等地演出6场,收获如潮好评。该剧的主演多是由原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现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昌吉州艺术剧院“订单式”培养的新疆曲子青年人才。

  “这些年轻人是首批接受系统戏曲教学培训的新疆曲子演员,2019年毕业后,有效缓解了新疆曲子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后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还帮我们培养了一批舞蹈演员。”昌吉州艺术剧院党总支书记王东说:“有了援疆力量的加持,越来越多文艺精品走出昌吉、走出新疆,让更多人看到了昌吉歌舞的魅力,这些文艺精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磅礴力量。”
  暑期以来,阜康市博物馆内的晋阜民间文物交流展厅成为热门打卡地,800余件(组)文物和4000余件(套)文创产品吸引着众多居民游客驻足欣赏。该展厅开放一年来,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余场,接待观众超万人次,成为阜康市的文化新地标。
  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江介绍,近年来,阜康市美术馆国画陈列展厅的打造、阜康市第一家村级游客服务中心——山坡中心村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爱上天池爱在阜康”系列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都离不开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刘江说:“这些实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援疆省市和援疆干部对阜康的深情。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援疆资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