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提升质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年来,昌吉州发改委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发展改革中心任务一体推进落实,强化思想教育、深化民生实事、提升援疆质效,持续加强项目谋划、资金争取和政策落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社会基础和发展保障。
强化思想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一是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进一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一刻钟”讲堂等党内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交流研讨。二是组织机关干部参观昌吉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馆、红色教育基地等,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认识,立足发改职能、勇于担当作为,坚定贯彻落实好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工作安排,不断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三是全力支持做好驻村各项工作。完善帮扶机制,做实领导包联帮扶村级组织,继续派强驻村第一书记,组织村级党员干部和农牧民外出观摩学习。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助力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为木垒县大石头村和呼图壁县西沟村争取到村级道路硬化、亮化、村级文化阵地建设等项目资金达到1300万元,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流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州发改委驻木垒县大石头村工作队也获得了自治区2024年度驻村工作优秀工作队的荣誉称号。
深化民生实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社会基础。近年来,州发改委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发展改革职能职责,统筹推进十件惠民实事,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推动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2025年实施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发展项目56个,总投资80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500万元支持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开放提升能力项目,争取36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昌吉州妇幼保健院优生优育能力提升项目,落实4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州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即将建设完工,争取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的昌吉州人民医院准东分院项目已完成主体2层建设,州发改委代建的州市工人文化宫项目已完成地基与基础工程。积极谋划储备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博格达片区保护展示等5个项目,切实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构建和谐共建的社会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在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相互嵌入,奠定了各族群众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提升援疆质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保障。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州发改委推动援疆项目、资金向基层、向民生、向少数民族聚居地投放。“十四五”期间援疆项目的资金投入基层和民生的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与福建、山西两省对接,积极发挥对口援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基层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乡村振兴人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宗教界人士、文化艺术人才、医疗教育人才等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三交”活动。让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走出去,把先进经验、先进技术请进来,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信心,实现了援疆成果、帮扶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十四五”期间,基层和民间交流频次、范围不断扩大,昌吉州各族各界人士赴援疆省(区)市学习考察和交流512场,参与人员约2.3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