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教科文卫类82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5-06-03 11:43:25 来源: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赵燕彬代表:

您提出的教科文卫类82号《关于加大旅游专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人才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您提出的建议对解决当前我州旅游人才困境、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人才政策保障。州文旅局联合州人社局积极行动,制定并下发了《昌吉州“庭州文旅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昌吉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从人才培养、认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为全州文旅系统人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为吸引和留住旅游专业人才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构建人才发展平台。组建昌吉州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借助国内、疆内文旅产业知名专家的力量,为旅游规划、项目开发等提供专业指导,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的作用,实现“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积极推动文旅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健全适合多元旅游业态发展的从业人员培训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为旅游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专业渠道。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依托援疆优势,开展针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导游等旅游企业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参观考察、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全域旅游发展和行业管理先进经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旅游宣传推广的创新做法等,有效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选拔、评选、招聘、引才等多种途径广泛选拔优秀人才,不断扩大文旅人才队伍规模,充实旅游行业人才力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吸引力有待提升。昌吉州旅游行业整体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对高端旅游专业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满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针对性不足。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现象,部分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未能紧密结合昌吉州旅游产业发展特色和新业态需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

(三)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旅游行业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不固定,且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流失率较高,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导游讲解员、旅游策划和营销人才流失严重,给旅游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服务质量提升带来较大压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人才吸引政策。积极争取州级层面在旅游人才引进资金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设立旅游人才专项引进资金,提高人才引进待遇,为引进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性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等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协调相关部门,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出台针对旅游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昌吉州对旅游人才的吸引力。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区内知名旅游院校、旅游策划和规划编制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昌吉州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计划地选派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国家、自治区旅游发展高级研修班、培训班,持续提升其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对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中高层管理人才、导游讲解员、旅游志愿者的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提升旅游人才专业能力。

(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旅游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旅游创新、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旅游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旅游企业完善内部人才晋升机制,拓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

非常感谢您对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关心和关注!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3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桑国涛              电话:1808280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