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治理为基,民生为本。2025年,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以“三治融合”为引擎,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统筹推进民生工程与产业培育,通过争取财政资金撬动发展动能,将养老服务、人居改善与产业振兴紧密结合,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村民共享振兴成果,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民生暖、治理优”的乡村新图景。

近年来,三台镇把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作为壮大村集体、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根基,2025 年,三台镇成功申请吉木萨尔县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依托援疆资金打造集生产、加工、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平台,由潘家台子、羊圈台子等三村联合运营。基地重点引进契合乡村实际的特色企业,构建“基地+企业+村集体+农户” 的利益联结机制,所获租金收益用于养老福利、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乡村振兴赋能的目标。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副镇长王博说 :“吉木萨尔县2025年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计划投资援疆资金1420万元,占地面积9000余平方,新建钢构厂房4000余平方,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县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招租,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将严执行‘四议两公开’,镇纪委全程监督,确保租金用于各村的养老福利、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真正让援疆资金从‘输血’变‘造血’。”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潘家台子村党总支书记王明义说:“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的牵头方,我们将优先引进农产品加工、电商等企业,提供本地劳动力对接、生活配套等服务,为村集体带来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租金收入。”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三台镇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突出位置,聚焦留守老人养老、村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东地村幸福大院便是该镇民生工程的生动缩影,通过整合各类资金建成温馨家园,创新推出“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务、抱团养老”的模式,为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副镇长杨丹说 :“东地村幸福大院投入富民安居补助资金、援疆项目资金共计697万元,建成4120平方米大院,由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建设85套养老房,配套智能化设施和互助服务,房屋产权归集体所有,优先分配给本村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居住,目前已全部入住。村集体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为老人提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老人利用集体菜地自种蔬菜,基本实现零支出养老。”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东地村幸福大院居民严文新说:“以前独住老房,生病了都没人知道。现在邻里天天串门,党员每周上门帮忙买药,低龄老人帮我种菜。院里还有法治讲座,我们几个老伙伴还一起打快板,住得暖心又安心!”

除了产业基地和幸福大院,三台镇还精准实施民生微实事。2025年,该镇投入73万元,完成巷道亮化、高标准砂石路等8件民生微实事,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从产业孵化基地的“筑巢引凤”激活经济活力,到幸福大院的“温情守护”解决养老难题,再到民生微实事的“精准落地”,三台镇正铺就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党委书记吴磊说:“2025年,三台镇坚持以‘三治融合’为引擎,系统谋划破解乡村发展瓶颈,争取财政资金2100万元,撬动乡村治理新动能。我们聚焦群众所盼,发展所需,建成东地村,老庄湾村互助大院等民生工程,落地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项目,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将解决养老问题与激活产业活力,提升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让留守老人老有所依,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生动诠释了三台特色的乡村治理实践。”
记者 马凯雄 尹敏 通讯员 吴欣昊
上一篇: 阜康:特色养殖多点...
下一篇: 特色养殖梅花鹿 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