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要闻
昌吉州紧盯臭氧污染防治关键期 力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发布日期: 2024-07-09 23:32:57 来源:昌吉州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昌吉州紧盯臭氧污染防治关键期 力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臭氧污染的危害

在春末、夏季和初秋阳光灿烂的高温天气条件下,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扩散不利,积累到较高浓度,在光照充足和温度较高时,就会产生臭氧污染,高浓度臭氧会对人体健康、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臭氧“异军突起”

2013年,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场对PM2.5的“围剿”随之展开。近年来,全国各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颗粒物明显下降,但臭氧污染问题也随之显现,“乌—昌—石”区域也不例外。昌吉市2017年至2023年PM2.5平均浓度从65μg/m³下降到48μg/m³,臭氧超标导致的轻度污染天逐步从0天增多至5天,区域臭氧污染形势愈发严重。

“快、准、狠”应对臭氧污染

在总结2023年臭氧应对工作的基础上,昌吉州突出精细化管理,依托州、县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中心体系,会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驻场专家团队,坚持“快、准、狠”的工作原则,及时预警预报,快速分析研判,精准提出管控措施和应对要求,狠抓措施落实,力促臭氧污染精准有效。截至目前,州府昌吉市未出现臭氧污染天,5月11日、6月22日、23日臭氧浓度临界保良。

“快”速预警预报

在臭氧污染预测方面,目前已逐步构建短期精准预报工作体系,每周会同气象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等单位会商研判2次,从高温时段光照辐射、云层分布、扩散条件、臭氧超标风险等方面进行研判,并提前发布臭氧污染防治提示,为各辖区提前开展应对管控留足响应时间。在臭氧污染应对过程中,实时跟踪臭氧分钟数据变化情况,推算小时余量及滑动8小时余量情况,并根据气象形势和走航结果动态调整应对措施。5月以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与气象局联合会商8次,参与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会商研判8次,发布臭氧管控措施提醒和建议5条。

精“准”应对污染

当预测到可能出现臭氧污染时,根据预测臭氧污染程度,精准提出差异化管控措施,指导有关县市(园区)采取有关应对措施:对涉VOCs企业、辖区加油站进行帮扶检查、高温时段重点区域避免市政涉VOCs施工作业(粉刷、喷涂、沥青铺路、交通画线等)、避免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业(新能源机械和紧急抢险作业机械除外)等,全力确保臭氧削峰。当研判臭氧余量充足情况下,及时调整管控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臭氧对生产生活影响。

“狠”抓措施落实

昌吉州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中心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驻场专家团队利用VOCs走航车、六参数走航监测车开展巡查工作,对应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立即反馈有关县市指挥中心予以协调整改。5月以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组织VOCs走航监测21天,发现高值点位13余处,经过溯源排查和整治,1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个问题限期整改中;撰写《昌吉市5月10日—11日臭氧污染应对过程的问题和建议》专报,供县市(园区)及有关部门参阅。6月,昌吉州生态环境局通过走航监测到昌吉市特变电工及周边沿线TVOC浓度出现高值,昌吉市通过无人机迅速锁定污染源,并及时进行处置;高新区、农高区、阜康市部分企业与汽修店附近TVOC浓度出现高值,各有关县(市)迅速响应,并予以帮扶指导,及时消除污染影响。

针对愈发严峻的臭氧污染形势,下一步,昌吉州将鼓足干劲、再接再厉,继续夯实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实行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臭氧治理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VOCs走航巡查发现高值与昌吉市通过无人机巡查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