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效能,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昌吉州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以公开促规范,以服务促落实,不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多项便民利企创新型举措,努力打造快捷、便民、公开的政务服务模式,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夯实工作基础,细耕政务公开“责任田”。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标杆阵地建设,夯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基础,深化政务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形式,规范实施政务场所名称、空间布局、服务环境、标志标识、服务保障设备等标准化建设。对州、县市(园区)政务大厅软服务、硬环境进行完善升级,严格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化、标准化管理,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对商事登记、项目建设、房产不动产、公安、医保、社保、公积金、税务、交通运管、社会事务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实现“应公开尽公开”,对申请事项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要素信息实时公开,压实部门办理责任,优化业务办理环节,落实“应进必进”,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全州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达88%以上,467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通过政务大厅大数据智能叫号分析系统科学引导,加强办事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实现企业和群众错峰办事、窗口服务专区快捷审批,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自助申办等多方联动,建立起分流导办、精准受理、高效审批、全程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加快实体政务大厅向信息化智慧化服务门户转型,在昌吉政务中心高标准建设政务公开专区,专区配有资料架、查询一体机、政务专员等,放置了服务制度框架与申请导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集政府信息查询、办事咨询、政策解读、信息公开申请、便民服务等一站式咨询引导服务,让企业和群众“看得到、易获取、用得上”。
二、优化政务服务,打造政策信息“直通车”。着力提高“一网通办”能力,加快便民集成服务,根据业务关联度生成主题套餐,一次性告知每一个主题审批需要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办理条件、办理单位等要素标准,促进政策服务信息打包式、集中式公开,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高频事项,针对“企业开办”一件事,将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数电票赋额、社会保险登记、基本医疗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开户登记、银行账户开户预约等经营主体关切的申请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推进一网受理、一窗申报、一次告知,引导群众通过“线上网站+线下邮寄”相结合的方式办理事项的同时参与政务公开工作,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政策公开透明、群众办事便捷、责任监管到位三者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全州新登记企业达2380家。创新打造昌吉州“吉速办”移动端政务服务品牌,建成“吉速办”移动端惠企政策专区,汇聚国家、自治区、州各个专题领域的惠企政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策查询、申报、解读、智能匹配等服务,实现企业政策“一网通查”“一键匹配”“免申即享”。目前,“惠企政策”专区已注册企业4824家,发布73条政策,切实发挥掌上政务公开解民忧、暖民心的实质服务作用。
三、拉进服务距离,搭建政民互动“连心桥”。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在各级政务大厅服务窗口设立评价器,通过现场评价和线上评价并行,实时收集公开评价数据,形成“一次一评、一事一评”。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综合运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监督电话”“投诉信箱”等加强未诉先办、接诉即办、联合督办,多广度、多维度、多角度切实解决群众诉求。今年以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工单总量112418件、按期办结率达99.88%、满意率达98.01%。创新推出“普惠庭州、秒懂政务”线上政务宣传栏目,以“内容实用化、视频场景化、语言通俗化”为原则,通过短视频、现场互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精细化宣传,精准对接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把“窗口”政务大厅搬到镜头前,运用政策问答、图解等形式为其提供业务讲解、政策解读等服务,将政策生动具体地展现给企业和群众,更加便于理解,今年以来,已发布民生热点服务领域政策信息和服务指导视频9期,让办事群众看得懂、学得会、少跑腿,助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
上一篇: 阜康市召开“政务+...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