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部门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就业支持,两次明确提及退役军人
发布日期: 2025-02-04 22:45:24 来源:昌吉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2025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安排其中多项举措涵盖退役军人就业支持

4月的 “民营企业服务月” 中明确将退役军人列为重点服务群体之一

↓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市场供需对接,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现就2025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搭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对接平台,打造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品牌,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活动安排

(一)就业援助月。2024年12月中旬至2025年1月下旬,以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残联部门开展,集中为困难群众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

(二)春风行动。1-3月,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各类劳动者、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支持各类劳动者有序返乡返岗,支持各类用人单位及时开工复产。

(三)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3-5月,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区域性青年人才交流会、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配套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四)民营企业服务月。4月,以民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教育、退役军人、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到民营企业就业。    (五)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6-9月,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以及有招聘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展,通过全国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以优质高效服务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7-12月,以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为重点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针对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求职需求,开展政策落实、权益保护、困难帮扶等系列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七)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9-11月,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区域性青年人才交流会、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配套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八)金秋招聘月。10月,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民政、退役军人、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帮助企业招工稳岗,支持劳动者求职就业,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对接。       (九)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12月,面向高校毕业生和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集中组织直播带岗、优化就业指导、有序组织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等活动,持续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扩大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       (十)中央企业面向西藏青海新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20259-20266月,以西藏、青海、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涉藏州县等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25届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有关中央企业开展,通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支持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作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的具体举措,积极谋划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联合其他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落地见效。活动期间坚决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杜绝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二)推动服务下沉。各地要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市场机构、街道社区和服务网点的协同联动,联合开展招聘活动、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要组织职业指导师等就业服务专家团队,深入社区、园区、高校、企业等开展专业服务。       (三)深化数字赋能。各地要进一步加快应用大数据、AI等新技术手段,精准推送招聘岗位、活动信息,积极探索组织对接、面试洽谈等“一站式”服务。常态化开设线上招聘专场专区,创新开展网络招聘,推广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招聘对接模式,实现线上招聘不停歇。       (四)强化宣传推广。各地要进一步实施全媒体宣传,及时跟踪报道,推行政策解读,推广经验做法,推出服务典型,做到报纸有专题、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消息、手机有信息。打造特色化品牌,结合总体活动安排和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及时报送活动图片、新闻线索、典型案例,我部将通过部官网、官微等总结推广。       (五)注重风险防范。各地要进一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招聘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除安全隐患。加大招聘信息审核和保护力度,确认用人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真实有效,保护求职者个人信息。依法查处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515

↓活动安排如下↓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公布2025年推动民生改善举措明确提及退役军人

2025年将采取哪些举措更好地推动民生改善?一是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对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行动,重点提升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职业技能。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和劳务报酬发放规模……↓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请问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2025年将采取哪些举措更好地推动民生改善?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徐想 摄)

袁达:谢谢您的提问。去年,我们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完善政策上持续发力,在扩大投资上显著加力,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400多亿元,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努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抓强技能稳就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累计建设公共实训基地400余个,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突破200万人次。支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00余个,推动地方在重点工程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吸纳务工就业332万人次,有效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

二是抓教育扩优提质。适应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着力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全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60万个,新增高校学生宿舍床位40万张,加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大本科招生1.6万人,新建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基础设施。

三是抓医疗扩容下沉。为努力实现看大病不出省、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支持高水平医院布局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100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更新CTB超、血液透析等医疗设备;实施病房改造提升行动,改造升级2-3人间病房3万间。

四是抓普惠养老托育。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需求,加快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身边和“家门口”的优质普惠公共服务。针对最需要照护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力支持养老机构扩大护理型床位供给,全国养老服务床位数预计达847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预计提高到62%。针对众多“小家庭”养育负担问题,完善普惠托育价格形成机制,较大幅度增加普惠托位供给。

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采取更多惠民生举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对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行动,重点提升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职业技能。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和劳务报酬发放规模。二是更大力度支持公共服务补短板建设。统筹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加大社会民生项目支持力度,完善“一老一小”设施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改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儿童福利、残疾人等社会服务兜底设施建设。三是更大力度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创新。适应人口变化,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文旅、家政、户外运动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户籍人口同等权利。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上一篇: “国防教育辅导员”...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