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部门动态 »  退役军人风采
【最美退役军人】权勇智:退伍不褪“勇” “智”力新农村
发布日期: 2023-08-23 12:04:2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都说“隔行如隔山”,权勇智从部队转业已有三十年,从未真正接触农村工作,但他却把驻村工作干的风生水起。2018年,身为玛纳斯县玛纳斯河水利管理处副处长的他主动请缨来到沙窝道村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在“访惠聚”驻村岗位上,彰显了一位老兵退伍不褪色的本色……

 

权勇智在帮助村民维修农机

想方设法铺就致富路

沙窝道村地多人少,多年来一直以种植棉花为主,“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不少。“权队长,你得帮帮我们呀,今年的棉花行情不好,老百姓生活没法过呀!”2018年底,权勇智在入户走访的时候,种植大户吕等庆拉着他的手,声泪俱下地说着。看到这个魁梧的汉子流下眼泪,权勇智下定决心要帮村民们解决这一难题。

“村民们单打独斗发展种植业,风险太大,我们得引导大家加入合作社,抱团取暖。”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咨询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老战友之后,权勇智在村“两委”联席会议上坚定地说。

说干就干,权勇智在了解到三岔口村“绿源合作社”多年运行很规范,便第一时间找到了这家合作社。经过他一次次登门拜访,不懈努力,合作社理事长终于同意让沙窝道村的村民入股。“我们的合作社这些年运转的比较顺利,我个人不太想增加入股,很麻烦,但是权队长身上有一股子当兵人的韧劲,他一趟趟的来,用真情打动了我。”合作社理事长吕大海介绍到。

通过权勇智的努力,沙窝道村13户农民先后加入了“绿源合作社”,入股土地1800亩,采棉机6台,年收入达到70万元。

 

权勇智在指导村民田间管理

真心真情架起连心桥

“权队长,快来帮帮,我家电线冒火了。”五月初的一天,风雨交加,吃过午饭的权勇智准备到农田里看看棉花有没有受到影响,便接到了村民刘芬的电话。“你先从屋子里出来,不要碰任何东西,我马上到。”权勇智一边叮嘱着,一边带上工作队员周召权快速的向刘芬家跑去。原来大风将她家的彩钢房顶刮了起来,搭在了电线上,电线因短路开始冒火花……

 

权勇智在入户过程中村民为其表演二胡

到达现场后,权勇智发现凭借现场的力量解决不了问题,立即进行现场指挥,并请求相关部门协助。“小周,你给派出所打电话,请他们支援。”他一边叮嘱队员,一边拨通供电所的电话,“你好,我是沙窝道村工作队长,村上现在发生了电线短路的情况,请你们给予断电配合。”经过多方配合,十分钟后供电所掐断了电源,派出所的民警对现场进行了警戒。 随后他带着现场的人员,将彩钢房顶拆卸下来,及时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权队长处置突发事件沉着冷静、迅速果断,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兵的协调指挥素质,赢得了在场村民们的称赞。

工作中,权勇智刻苦钻研,生活中,他更是个热心肠的人。村民的难事,就是他的心头事。谁家屋顶漏水,谁家没有过冬的煤,谁家有纠纷,他知道情况后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逐渐成了村民心中的“老兵书记”。

 

权勇智在现场指挥返修文化室

久久为功夯实基层堡垒

“要以军人的意志克服驻村路上的困难,带领群众将沙窝道村建设得越来越好。”在权勇智所用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作为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权勇智雷厉风行抓落实,协助村“两委”完善《党支部工作职责》。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天“半小时”学习,及时领会最新的政策法规、掌握工作要点,对村民反映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提升了村“两委”和工作队的威信,增进了干群关系。

“权书记来了以后,规范党组织生活,带领我们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真正的沉下身子,为村上干事业。”沙窝道村党支部书记吕德军说道。

基础设施较差、水资源匮乏是沙窝道村亟须解决的问题。权勇智积极主动与派出单位联系,争取“65万元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对村上节水项目进行了改造,筹集资金10万为村上安装了58盏路灯,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对村文化阵地进行了改造。

 

权勇智在指导农机合作社的工作

基础设施建好了,管理同样也是关键。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他发扬军人不怕吃苦、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良作风,时刻走在整治的最前面,与村民们一起清垃圾、拔杂草、清理牛皮癣、拆除乱搭乱建,并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明确责任范围要求。他以实际行动,感染着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使得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权书记就是我们党员的标杆和榜样,他在村上工作的这两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魏正东说。

“一日从军,终身是兵。脱下军装,换上工作队服,我还是一个兵!退伍不能褪色,我永远都不能丢掉军人的光辉形象。”权勇智说,他感谢军旅,培养了他不畏困苦、勇于面对的品质,事事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好本色,他在“访惠聚”驻村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