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数据解读
昌吉州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
发布日期: 2017-08-17 11:27:35 来源:统计局公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1-7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2031个,完成投资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比上月提高13.2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的45.7%。投资完成额总量位居全疆第一,比重占全疆固定资产投资的16.2%,增速虽低于全疆增速3.6个百分点,但与全疆增速差距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

一、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步增长

1.第一、三产业拉动投资增长。全州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2.2亿元,同比增长114.9%,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9%;第二产业387.1亿元,同比下降17.8%,占全州投资比重36%;第三产业持续高位增长,完成投资额635.6亿元,同比增长72.2%,占全州投资比重59.1%。第一、三产业投资拉动全州投资增长34.1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2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4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5倍;教育业增长1.9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8倍;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长1.8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88.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76.9%。

2.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并占据主导地位。基础设施行业投资492.8亿元,同比增长4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45.8%,比重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16.6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投资拉动全州投资0.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拉动8.4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拉动13.9个百分点。

3.惠民生政策持续发力,民生类投资较快增长。全州民生类投资177.4亿元,同比增长46.7%,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5%,比重同比提高 2.5个百分点,拉动全州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拉动全州投资1.9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投资拉动0.8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拉动1.3个百分点。

4.去产能调结构成效明显,高载能行业投资下降。1-7月,昌吉州高载能行业投资239.7亿元,同比下降27.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去年的38.1%下调至22.3%,下调幅度达15.8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17.7亿元,同比下降57.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3.7亿元,同比下降3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02.9亿元,同比下降3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31.5亿元,同比均下降30.5%。

5.新开工项目个数增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2031个(不含房产),较上月新增365个,比去年同期1251个项目增加了780个项目。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743个,较上月新增11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0个项目;5000万元以下项目1288个,较上月新增25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0个项目。1-7月,全州新开工项目1758个,项目个数较上年同期的966增加792个,新开工项目本年累计完成投资696.2亿元,同比增长49.6%,占投资总额比重的64.8%,比重较上月提高4.8个百分点,拉动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项目到位资金保障度较低,民间投资支撑作用不足。1-7月,全州投资实际到位资金978亿元,同比仅增长1%,低于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3.2个百分点。其中,自筹资金623.6亿元,同比下降12.2%。全州民间投资462.9亿元,同比增长6.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3.1%,增速虽较上月由负转正,但仅拉动全州投资3.5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等产业投资持续下滑。

2.部分重点大项目推进缓慢,政府类投资项目进度低于预期。风光电、电源点、多晶硅、硅基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受政策影响较大,与年初计划投资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县市、园区PPP项目和EPC工程包项目,受制于央企对工程包项目批复的程序复杂、融资方式变化、现金流量不足等因素影响,工程进度推进明显滞后。另一方面,今年各县市、园区打造的总承包项目,多与资质较高的央企和省外大型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对接签约,使得我州本地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量大幅减少。1-7月州属建筑企业完成建安总产值25.4亿,较上年同期下降12.1%,仅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安工作量(803亿)的3.2%。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虽大幅增长,但州属建筑企业对本地财政税收贡献有限。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工业产业项目谋划,促进工业投资回升。全州工业投资自2016年4月以来呈现负增长,截至目前形势仍未扭转,将严重影响我州未来经济发展。应着力加快产业项目的谋划和推进,围绕低能耗、低污染、吸纳就业多、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重点领域,争取更多工业项目尽早开工。

2.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针对近两年来资金来源趋紧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间投资“26条”以及自治区、州党委、政府有关政策措施,合理引导民间投资。建议政府类投资项目向本地建筑企业倾斜,促进当地的就业和发展。

3.抢抓当前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加快重点大项目的推进力度。高位推动风光电、电源点、PPP和产业类项目建设,以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和投资额,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弥补投资缺口的主要突破口,不断增强投资增长的后劲。(昌吉州统计局 刘立平 武静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