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数据解读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以来昌吉州棉花生产 形势分析
发布日期: 2017-07-31 19:00:02 来源:统计局公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棉花是昌吉州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同我州广大棉农的经济收入和纺织行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国家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三年以来,我州棉花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准确反映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给昌吉州棉花生产带来的新变化,对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稳定引导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十分必要。

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在临时收储、最低市场保护价等农业保护政策和棉花种植成本不断攀升的双重影响下,国内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逐步上升,致使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也逐渐拉大,大量国外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关税保护作用失效,国内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重。

2014—2016年,国家在新疆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7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516号),主要提出以下改革内容:

1.完善目标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生产成本加收益的定价原则,棉花目标价格水平按照近三年生产成本加合理收益确定。合理收益具体取值综合考虑棉花产业发展需要、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形势变化等因素确定。

2.合理确定定价周期。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三年一定。如定价周期内棉花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可及时调整目标价格水平。按上述机制,确定2017—2019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8600元。(2014-2016年新疆棉花年目标价格分别是每吨19800元、19100元、18600元)

3.调整优化补贴方法。对新疆享受目标价格补贴的棉花数量进行上限管理,超出上限的不予补贴。补贴数量上限为基期(2012—2014年)全国棉花平均产量的85%。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启动条件、中央财政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补贴办法等仍按现有规定执行。

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带来的影响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棉农基本收益得到保障、棉花市场机制得以形成、棉花质量得以改善、棉花生产布局结构得以调整、纺织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

(一)稳定了棉花生产

昌吉州是北疆主要的棉花种植地区之一,2014-2017年昌吉州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最低年份是2016年面积为118.55万亩,最高年份是2014199.55万亩,棉花已经成为仅次于小麦的主要农作物。棉花产量最低年份是201514.99万吨,产量最高是201425.82万吨。棉花单产最低年份是2012114.61公斤/亩,单产最高是2016131.47公斤/亩,整体高于全疆平均单产水平。

1昌吉州棉花生产情况

 

 

 

 

 

 

 

 

 

计量单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面积

万亩

158.25

176.81

170.39

199.55

120.43

118.55

189.20

产量

万吨

19.92

20.26

21.82

25.82

14.99

15.59

单产

公斤/

125.89

114.61

128.06

129.38

124.48

131.47

昌吉州棉花主要种植在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三个县市,2017年以上三个县市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78.2万亩、60.13万亩、43.24万亩,占全州棉花种植面积的95%以上。从种植面积、产量、单产来看,玛纳斯县均为最高。

玛纳斯县2014年、2015年、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70.48万亩、55.89万亩、57.1万亩,皮棉单产分别为142.4公斤、134.66公斤和144公斤。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78.20万亩,同比增长37%

2玛纳斯县棉花生产情况

 

 

 

 

 

 

 

 

 

计量单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面积

万亩

58.15

62.03

62.53

70.48

55.89

57.10

78.20

产量

万吨

8.06

8.08

9.19

10.15

7.54

8.07

单产

公斤/

138.61

130.26

146.97

144.01

134.91

141.33

呼图壁县2014年、2015年、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78.94万亩、38.97万亩、36.80万亩,皮棉单产分别为115.02公斤/亩、109.57公斤/亩和119.02公斤/亩。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60.13万亩,同比增长63.4%

3呼图壁县棉花生产情况

 

 

 

 

 

 

 

 

 

计量单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面积

万亩

49.95

52.96

48.00

78.94

38.97

36.80

60.13

产量

万吨

6.39

5.75

5.78

9.08

4.27

4.38

单产

公斤/

127.93

108.57

120.42

115.02

109.57

119.02

昌吉市2014年、2015年、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47.22万亩、24.97万亩、24.47万亩,皮棉单产分别为123.25公斤/亩、119.74公斤/亩和125.46公斤/亩。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43.24万亩,同比增长76.7%

4昌吉市棉花生产情况

 

 

 

 

 

 

 

 

 

计量单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面积

万亩

49.61

60.72

58.68

47.22

24.97

24.47

43.24

产量

万吨

5.42

6.27

6.66

5.82

2.99

3.07

单产

公斤/

109.25

103.26

113.50

123.25

119.74

125.46

 

(二)棉花质量明显提高 

国家在 2011—2013 年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期间,棉花取样、检验是由棉花加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完成,企业自行取样难以避免样品和实际棉花品质不一致的情况,使得昌吉州的棉花混级、混等以及异性纤维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昌吉州棉花的质量和口碑。

2014 年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政府对企业棉花加工资格的认定、在库公正检验和专业仓储等制度设计和执行方面进行了严格监管,有效避免和杜绝了不良棉花加工企业样品造假行为,公正检验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大大提升, 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昌吉州纤维检验所《2016年度昌吉州棉花质量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度棉花质量比2015年度上升明显,特别是长度质量提升较大。

具体情况如下:(1)长度。2016年的棉花主体长度值为29毫米,比往年提高了1毫米,所占比重达到53%。较短的28毫米所占比例很少,2016年长度指标较往年有很大的提高。(2)马克隆值。2016年马克隆数据指标比2014年稍差,但是比2015A级所占比重提升明显,整体马克隆值指标比2015年有所提升。(3)颜色级。2016年棉花颜色特征级白棉3级占比低于2015年和2014年,受2016年雨水和籽棉存放返潮等因素影响,淡点污、淡黄染棉占比达到9%。因此2016年度颜色级指标低于其它年度。 (4)轧工质量。影响轧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籽棉的品质和轧花设备及工艺配置。2016年度P2中级轧工质量占比大于2015年和2014年度,轧工质量有明显提升,2016年各棉花加工企业都在努力提高棉花加工工艺,从生产加工过程中提升了棉花轧工质量。

(三)保障了棉农稳定收益

棉花生产受自然环境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2014 年政府不再执行自 2011 年开始实施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同时在新疆开始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棉花的价格交由市场决定,政府按照目标价格对植棉农户进行直接补贴。据自治区发改委对全区14个地州市,60个调查县、15个团场1600多个调查户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2016年):补贴前,新疆 2014—2016 年棉花每亩净利润-280.59元、-621.04元、43.43元。经过政府补贴后,新疆 2014—2016 年棉花每亩净利润572.48元、226.34元、527.85元。据昌吉州发改委对玛纳斯县、呼图壁县24户棉花种植户调查数据显示,补贴前,昌吉州2015—2016 年棉花每亩净利润-1056.55-451.9元。经过政府补贴后,昌吉州 2015—2016 年棉花每亩净利润-226.45元、152.47元。收益补贴前后有较大差距,使棉农收益有了保障,大大降低了棉农种植棉花的风险,有效的调动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对于稳定昌吉州棉花的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5昌吉州棉花亩均成本效益分析

项目

单位

2016

2015

  主产品产量

公斤/

129.40

108.83

  产值合计

/

2204.57

1495.02

     主产品产值

/

1802.47

1248.55

     副产品产值

/

402.10

246.47

  总成本

/

2656.47

2551.57

    生产成本

/

2268.86

2195.07

      物质与服务费用

/

1062.75

1067.31

      人工成本

/

1206.11

1127.76

        家庭用工折价

/

507.40

459.45

        雇工费用

/

698.71

668.31

    土地成本

/

387.61

356.50

      流转地租金

/

116.48

109.00

      自营地折租

/

271.13

247.50

  净利润

/

-451.90

-1056.55

资料来源:昌吉州发改委农牧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24个样本户)

三、建议

一是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改革举措。在对2014-2016年三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革实施方案,改进补贴方式,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升级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信息平台,提高预警能力。

二是创新棉花生产方式,发挥规模效益。引导棉农以折股、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租金入股等方式从事棉花生产,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从分散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转变,合理配置生产资源,降低农民植棉成本,提高棉农收益。

三是延伸棉花产业链,以上下游产业的更紧密衔接增加全产业抗风险能力。引导棉花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转型重组,鼓励合作社配套兼并棉花加工企业,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棉花为目标,将棉花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连结在一起,促使上下游产业衔接更为紧密,提高棉花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是深化棉花生产全过程管理,确保棉花质量。充分发挥市场引领作用,归并优质品种,引导棉农种植适销对路的棉花;结合纺织用棉需求,引导加工企业改进工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棉花;建立健全棉花质量检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五是加强事中监管,加快棉花加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出台棉花加工企业诚信经营管理办法,着力建设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要任务的棉花加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企业公示制度,切实加强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管理。

六是组织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督导检查工作,确保改革成果不打折扣。指导各地开展严厉打击涉嫌违规混收地方棉花、虚开发票套取补贴、转圈棉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检查,确保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昌吉州统计局农村科 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