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6%、18.7%、21.5%,增速分别高于全疆2个、10.7个、8.7个百分点,分别位居全疆第6位、第3位、第4位,经济运行呈现“开局良好、以进促稳”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经济基础向好,“稳”的大势持续保持。农业生产稳中有增,畜牧业贡献突出。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1亿元,同比增长10.1%,较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全疆排名第4位。其中,畜牧业产值16.98亿元,占比93.8%,同比增长11.9%,主要牲畜存栏335.2万头(只),同比下降1.7%;出栏58.35万头(只),同比增长1.5%。畜禽肉产量3.17万吨,同比增长14.6%。就业向好、物价平稳。全州城镇新增就业0.50万人,同比增长14.1%;全州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0.7%,高于全疆(-0.5%)1.2个百分点。
二是发展动能释放,“进”的力量更加强劲。工业生产增势良好。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高于全疆增速(8%)10.7个百分点,规上企业个数和总量均居全疆首位。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156.2%,带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4个百分点。“八大产业集群”(工业部分)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96.7%,同比增长18.3%。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对全州规上工业贡献率达82.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有效投资进中有升。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高于全疆增速(12.8%)8.7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主要以风光电项目为主)投资增长47.9%,拉动全州投资增长14.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0.8%,拉动投资总额增长9.5个百分点。招商及外贸进出口成效凸显。招商引资项目216个,到位资金226.49亿元,同比增长12.3%。外贸进出口总额22.84亿元,同比增长37.2%,较上月提高9.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9.30亿元,同比增长28.6%;进口额3.54亿元,同比增长115.3%。
三是产业持续向新,“优”的特征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州党委政府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产业加快发展。一季度,全州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7.6%,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8.9个百分点。新能源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州清洁能源发电量为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占规模以上发电量7.5%,比重较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量2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4%,占全州发电量5.6%。太阳能发电量9.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占全州发电量1.9%。
四是民生保障有力,“好”的要素加速聚集。财政收入持续向好。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24亿元,同比增长10.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07亿元,同比下降0.81%,高于全疆(-1.3%)0.49个百分点。其中,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5.91%、12.42%、8.28%。金融供给保障有力。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0.35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疆(5%)0.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2312.16亿元,同比增长13.6%,高于全疆(9.9%)3.7个百分点。经济活跃度稳步提升。全州共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总数14.44万户,同比增长0.76%。其中,私营企业2.71万户,同比增长8.35%。全社会用电量278.4亿千瓦时(不含兵团),同比增长18.3%。其中:工业用电量2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2.9%。
上一篇: 昌吉州2024年1-2月...
下一篇: 昌吉州2024年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