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CJZ030/2018-000039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昌吉州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18-11-19 |
文 号: | 昌州统字〔2018〕22号 | 是否有效: | 是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16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的通知 |
各县、市人民政府,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自治州有关单位:
现将《2016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昌吉州统计局 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昌吉州环境保护局 昌吉州党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19日
2016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
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吉回族自治州绿色发展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昌州政办发〔2018〕35号)要求,现将2016年昌吉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布如下:
表1 2016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排序 |
|||||||
县(市) |
绿色 发展 指数 |
|
|||||
资源 利用 |
环境 治理 |
环境 质量 |
生态 保护 |
增长 质量 |
绿色 生活 |
||
昌吉市 |
1 |
1 |
7 |
5 |
3 |
1 |
6 |
木垒县 |
2 |
2 |
6 |
1 |
7 |
2 |
2 |
呼图壁县 |
3 |
3 |
2 |
6 |
2 |
3 |
5 |
阜康市 |
4 |
4 |
1 |
4 |
5 |
4 |
3 |
吉木萨尔县 |
5 |
6 |
4 |
2 |
6 |
7 |
4 |
奇台县 |
6 |
5 |
5 |
3 |
4 |
5 |
7 |
玛纳斯县 |
7 |
7 |
3 |
7 |
1 |
6 |
1 |
注:本表中各县(市)按照绿色发展指数值从大到小排序。
表2 2016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 |
|||||||
县(市) |
绿色 发展 指数 |
|
|||||
资源 利用 |
环境 治理 |
环境 质量 |
生态 保护 |
增长 质量 |
绿色 生活 |
||
昌吉市 |
83.01 |
85.71 |
76.68 |
87.65 |
81.29 |
86.72 |
76.18 |
阜康市 |
81.60 |
77.27 |
93.54 |
88.72 |
74.95 |
75.79 |
78.26 |
呼图壁县 |
82.22 |
78.09 |
91.31 |
87.28 |
82.70 |
76.75 |
76.46 |
玛纳斯县 |
78.85 |
69.29 |
88.76 |
82.21 |
86.71 |
73.27 |
81.13 |
奇台县 |
79.03 |
76.37 |
80.38 |
91.62 |
76.70 |
75.66 |
71.08 |
吉木萨尔县 |
80.38 |
76.24 |
87.45 |
95.39 |
72.80 |
69.98 |
76.91 |
木垒县 |
82.53 |
81.11 |
78.52 |
99.72 |
71.65 |
84.00 |
78.72 |
附注:
一、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按照《昌吉回族自治州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绿色发展指数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6个方面,共55项评价指标。
二、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率2个指标,2016年暂无数据,为了体现公平性,其权数不变,指标的个体指数值赋为最低值60,参与指数计算。
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县市)城市浓度降低率、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2项指标因无法取得数据,其权数分别分摊至城市(县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
三、计算绿色发展指数所涉及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均按照2016年度初步核实数据进行测算。
四、本公报由昌吉州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
指数名称
原始权数
(%)计量单位
指标
类型
绿色发展指数
100.00
-
-
一、资源利用
32.42
-
-
1.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
1.85
%
逆向
2.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2.78
%
正向
3.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2.78
%
正向
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2.78
%
正向
5.用水总量(用水总量增长率)
2.78
%
逆向
6.万元GDP用水量降低率
2.78
%
正向
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
1.85
%
正向
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1.85
-
正向
9.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例
1.85
%
正向
10.耕地保有量(耕地面积增长率)
2.78
%
正向
11.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人均新增建设用地面积)
2.78
公顷/人
逆向
12.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降低率
1.85
%
正向
13.能源产出率
1.85
万元/吨标准煤
正向
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0.93
%
正向
1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0.93
%
正向
二、环境治理
16.68
-
-
1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率
2.78
%
正向
17.氨氮排放量降低率
2.78
%
正向
18.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率
2.78
%
正向
19.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率
2.78
%
正向
20.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
0.93
%
正向
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85
%
正向
22.污水集中处理率
1.85
%
正向
23.农田残膜回收率
0.10
%
正向
24.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
0.83
%
正向
三、环境质量
16.68
-
-
25.城市(县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5.56
%
正向
26.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县市)城市浓度降低率
0.00
%
正向
2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2.78
%
正向
28.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
2.78
%
逆向
29.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85
%
正向
30.城市(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1.85
%
正向
31.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
0.93
千克/公顷
逆向
32.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
0.93
千克/公顷
逆向
四、生态保护
13.90
-
-
33.森林覆盖率
2.78
%
正向
34.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2.78
立方米/公顷
正向
35.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1.85
%
正向
36.湿地保护率
1.85
%
正向
37.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
0.00
%
正向
38.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
1.86
%
正向
39.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
1.85
公顷
正向
40.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
0.93
公顷
正向
五、增长质量
9.25
-
-
41.人均GDP增长率
1.85
%
正向
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5
元/人
正向
4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85
%
正向
4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1.85
%
正向
4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1.85
%
正向
六、绿色生活
11.14
-
-
46.公共机构人均能耗降低率
0.93
%
正向
47.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率
0.93
%
正向
48.公共机构人均用水量降低率
0.93
%
正向
49.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
0.93
%
正向
5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率
1.85
%
正向
51.绿色出行(城镇每万人口公共交通客运量)
0.93
万人次/万人
正向
52.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0.93
%
正向
5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0.93
%
正向
5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1.85
%
正向
5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0.93
%
正向
上一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
下一篇: 关于开展2025年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