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临,高温天气对人体除了会造成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常见疾病外,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精神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有效应对当前高温天气,科学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昌吉州疾控中心(州卫生监督所)提示您注意以下事项:
01.合理安排外出,注意做好防护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尽可能选择早晚相对凉爽的时段外出活动,避免正午时段。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等,避免日光暴晒,穿着浅色、轻巧、宽松、透气的衣服,同时注意控制户外活动时长。如果可能长时间在外,建议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户外工作人员更要关注气温变化,了解高温天气注意事项及作业时间要求。当过于炎热时,可用湿毛巾擦拭皮肤,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02.保持生活规律,避免贪凉生病
天气炎热,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保证适度午休,尤其是驾驶人员要避免疲劳驾驶,出现困乏及时休息。将活动改为早晚相对凉爽时段,午间减少剧烈活动,避免过度体力消耗。
回家后不要马上冲洗凉水澡,也不要对着空调或风扇直吹,先擦干汗液或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睡眠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使用空调时也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
03.保证水分摄入,少喝含糖饮料
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含酒精饮品代替白开水。
主动饮水,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会丢失,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及时补充盐分,避免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衡。
04.保持营养均衡,注重食品安全
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奶、豆类等。饮食要清淡,不宜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夏天高温环境下,食物中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要将食品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慎吃隔夜菜。尤其是肉类和海鲜等食品,以防细菌污染。用餐前要洗手,食材要清洗干净,刀具、砧板等厨具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05.关注身体状况,不适及时就医
高温天在外时,如果出现头痛、眩晕、心悸、恶心等症状,极有可能是发生中暑,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昏迷而死亡。
因此,当自己或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注意及时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平卧,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并使用清凉油或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密切观察。
一般情况下,轻症者休息一会儿后可以恢复,但如果症状得不到缓解,且出现体温升高,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请注意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较一般人群更易中暑。
上一篇: 关于热射病,国家卫...
下一篇: 【健康科普】发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