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2016年昌吉州卫生系统“组团式”援疆工作试点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03-11 17:29:42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索 引 号: 000004/2016-000008 信息分类: 卫生
发布机构: 卫生局 发文日期: 2016-03-11
文  号: 昌州卫发〔2016〕19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关于印发《2016年昌吉州卫生系统“组团式”援疆工作试点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卫生局,州直医疗单位:

为积极探索实施“组团式”援疆工作模式,进一步做好2016年福建卫生智力援疆工作,现将《2016年昌吉州卫生系统“组团式”援疆工作试点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2016年昌吉州卫生系统“组团式”援疆工作试点方案

2、昌吉州卫生系统2016年中期(6个月)智力援疆专家需求意向汇总表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局

2016年3月11日

附件1

2016年昌吉州卫生系统“组团式”援疆工作试点方案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是中组部、国家卫计委等根据新疆实际需要,部署开展的一项重大援疆创新举措。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组团式”对口援疆工作的精神实质,在学习借鉴上海市、广东省两地“组团式”对口帮扶新疆喀什地区两家医院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结合我州对口援疆工作实际,经昌吉州卫生局党组研究决定,以2016年中期、短期援疆队员的组派为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我州卫生工作实际的“组团式”援疆模式,为下一阶段全面实施“组团式”援疆工作奠定基础,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试点范围

在昌吉州人民医院、昌吉州中医医院、玛纳斯县人民医院、呼图壁县人民医院、昌吉市人民医院、吉木萨尔县中医院、奇台县人民医院、木垒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

二、试点方式

坚持“引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来”--福建省卫生计生委按照各受援医院的需求,对30名中期(4个半月)支医队员及20名短期巡回医疗专家进行“组团式”选派;“送出去”--昌吉州分两批选派100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到福建省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其中,列入“组团式”援疆实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外派进修人员主要从受援重点科室选派。

三、试点原则

(一)突出以州为主以县为辅,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建设的原则;

(二)突出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的原则;

(三)突出专技人才+管理人才的组团搭配原则;

(四)突出需求和选派一致,坚持高标准选人的原则。

四、目标任务

经过“组团式”援疆帮扶,由开始选派单一专业技术人才,转向选派学科关联,专业结构互补的医疗团队,并兼顾选派管理人员,实现各学科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科学组合和组团搭配,把受援医院的技术、制度、流程、理念和作风“带着泥土移栽”到受援地,并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形式,为受援医院培养一支带不走、高水平的医疗人才队伍。

五、具体计划

(一)确定“组团式”援疆帮扶的学科及专业

2015年12月底,昌吉州卫生局组织全州各县市卫生局及人民医院,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的领导对新疆喀什地区两家“三甲”医院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进行考察学习,同时对本州各家医院进行认真调研,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2016年全州需要帮扶的30名中期支医队员学科及专业。

(二)具体内容及要求

1、支援医院做好支医队员的选派和管理

(1)在支医队员的选派上注重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组团搭配。在30名中期队员中,安排4名管理人员,分别为医院管理和信息建设管理方面的人员,管理人员主要固定在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工作,适当时间互换指导,并根据工作需要可到县市医院进行指导,进一步助推管理方式与理念的转变。

(2)在两批支医队员的轮换时间上做到无缝隙交接。30名支医队员分两批进昌,第一批计划时间3月中旬到位7月底结束,第二批计划时间8月初到位12月底结束。第二批队员在第一批队员工作尚未结束时提前一周进昌,两批队员面对面进行工作交接,确保支援工作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3)在支医队员的专业及业务水平选派上保持两批一致性。组团式援疆核心是人才,要根据各受援医院确定的专业需求,想方设法挑选优秀、合适的相同专业、相同水平的专家分两批进行支援,主要针对所帮扶专业科室的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持续性的“对症下药”。

(4)在20名短期巡回专家的选派上要体现系统性、配套性。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与现有的长期(1年半)援疆支医队员的专业保持关联性。选派学科关联、专业结构互补的医疗团队,互相搭档、密切配合,开展会诊性的医疗诊疗工作及完成复杂手术,系统性地帮扶培养受援地医生。二是短期专家自成体系组成医疗队,根据受援地医疗服务需求,开展巡回医疗活动。

2、受援医院搭建好支医队员的工作平台

(1)受援医院要根据支医队员的情况,提前制定符合实际的援疆支医队员工作计划,确保支医队员到位后及时、有效开展工作。

(2)受援医院对援疆队员要“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要拿出临床及职能科室主任等重要岗位,为“组团式”援疆创造积极条件,给援疆支医队员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3)受援医院要组建好承接的学习团队,把最有培养潜力的业务骨干组织起来,与援疆支医队员结成“师徒”对子或工作搭档,通过个别指导、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技术示范、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和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

(4)受援医院在援疆支医队员传帮带工作上,要明确援疆支医队员的培养任务,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以援疆队员为带头人,本院骨干为助手的重点专科人才培养体系。

3、做好赴福建进修学习人员的选派管理(与“双一百”结合)。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精心组织

调整和完善昌吉州卫生局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焕君;副组长:王录、李凤萍、赵义勇、洪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教科,负责福建省对口支援昌吉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规划、落实工作,并会同支援方及时协调解决援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援助工作顺利开展。

(二)主动对接,做好宣传

提早动手,充分做好接受援助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组团式”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特别是对口支援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重要内容和规划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卫生援助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卫生援助工作不断深入的强大合力。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受援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制定切合实际的“组团式”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援疆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及问题。

2、全面建立帮扶机制。开展“组团式”援疆要建立全面、立体对口帮扶机制。实现由单纯的人才、技术援疆向系统的综合资源援疆的转变。各受援地、受援医院要主动加强与支援方的密切配合,深化交流合作,建立“前方”对“后方”、医院对医院、部门对部门、科室对科室“一对一”的结对关系,不断拓展结对渠道,丰富组团形式,真正使受援医院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格局性的提升。

3、各受援单位要充分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认真组织,合理安排,根据确定的帮扶重点,对确定帮扶的重点学科在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各重点科室要选好学科带头人,组建相应的技术小组,以良好的工作状态,虚心学习专家们的宝贵经验,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4、各受援单位要认真做好相关衔接工作,要多与支援单位进行沟通,了解支医队员们的需求和意见,要做好队员们的后勤保障工作,照顾好队员们的生活和工作,为队员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队员们能够安心、稳定地在受援单位开展各项工作。

5、州卫生局将对口援疆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之中,对受援单位进行考核。

附件2

昌吉州卫生系统2016年中期(6个月)智力援疆专家需求意向汇总表

受援地

受援单位

受援单位需求意向

备注

直医疗卫生

机构

昌吉州人民医院

精神卫生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两批专家专业不变

口腔修复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信息化建设管理

昌吉州中医院

神经内科专业(脑血管造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两批专家专业不变

泌尿外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神经外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州卫生局

医院管理专业

两批专家专业不变

玛纳斯县

玛纳斯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专业(主治医师及以上)

两批专家专业不变

呼图壁县

呼图壁县人民医院

急诊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两批专家专业不变

昌吉市

昌吉市人民院

心血管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两批专家专业不变

产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县中医院

针灸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第一批

肛肠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第二批

奇台县

奇台县人民医院

妇科微创专业(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两批专家专业不变

木垒县

木垒县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专业(副主任医师)

根据血液透析科室上半年建设情况确定下半年是否调整专业

血液透析护理专业(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