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CJZ023/2019-000581 | 信息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发布机构: |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 | 发文日期: | 2019-07-17 |
文 号: | 昌州环函〔2019〕47号 | 是否有效: | 是 |
名 称: | 关于对自治州第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 经济建设类第52号提案的答复 |
关于对自治州第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
经济建设类第52号提案的答复
刘晓云委员:
您在自治州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经济建设类第52号《关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提案》收悉,经州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残膜回收扶持政策机遇,立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大力实施农业清洁生产项目和旱作农业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昌吉州把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大措施,据统计年鉴显示:昌吉州化肥施用量(折纯)2016年较2015年有小幅增长,之后持续下降,化肥施用量连续两年实现负增长。2018年为14.82万吨,较2015年的16.75万吨下降11.5%,较2017年17.0683万吨下降13.1%。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农业面源污染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围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宣传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设立宣传专题、专栏字幕,注重利用政务网、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营造宣传氛围;开展主题宣传日、宣传周活动,组织宣传小分队;利用送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乡、“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对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农药化肥减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加强相关知识普及、政策宣传和技术推广,让农业生产者认清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残膜污染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积极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共同维护农业生态安全。
二、加强农田残膜污染治理
2019年上半年推进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春播前回收133.8万亩,收回残膜4328.3吨。继续实施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引入竞争机制,蓝山屯河和常州百利基共落实面积1.65万亩,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合作,开展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安全性和适用性研究。今年将继续开展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争取和安排各类资金1785万元,在玛纳斯县、阜康市、木垒县和农业园区开展试点,确保试点县市、农业园区回收率达到80%以上,非试点县市回收率达到75%以上。一是在玛纳斯县开展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面积10万亩。二是健全废旧地膜残留监管监测网络。每个示范县市、农业园区设置20个监测点,按照统一操作规程,开展定位监测,按年度采集数据并上报。三是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农业执法,面向地膜生产、经营、使用、回收和再利用主体,发放地膜污染治理指导宣传手册。四是在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农田地膜管理联合执法,对违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膜管理条例》行为严厉打击、严肃处理。五是扶持培育地膜回收农民合作社,选择扶持培育1个以上地膜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六是开展地膜回收加工能力建设。示范县市、园区根据地膜回收工作和项目经费,优先建设一批废旧农田地膜回收网点。七是督促指导非项目县市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
三、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
(一)持续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持续做好田间调查、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发布、数据开发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合理制定完善棉花、小麦、玉米等主导作物主要养分科学配方体系,建立推广科学施肥示范区,强化科学施肥技术培训,不断推进精准施肥覆盖率。2019年上半年,全州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8个,辐射带动100万亩,示范区预计亩减少化肥用量6公斤。
(二)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关键农时季节,集中组织技术专家传授选肥、购肥、用费方法。搭建农企合作平台,打造一批标准化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点,完善配方肥直供、定点销售等模式,组织引导农资企业按区域配方调整生产、经营肥料品种,提高配方肥市场占有率。因地制宜通过政府采购、农企合作推广、农户按方自行采购、混配或通过普通复混肥加添单质化肥以重新调整养分配比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配方肥覆盖面。实施高剧毒农药、硝基类复混肥定点经营,全州限用农药规划设立26家,7家农药定点经营单位、2家硝基类肥料定点取得经营许可。开展种子、农药、肥料专项检查4轮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改进生产施肥方式。集成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灌水与肥料的利用率。围绕科学施肥灌溉、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探索智能施肥模式,开展水溶肥料产品技术创新,提高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的针对性、实用性。
(四)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开展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行动,以经济作物为重点扩大商品有机肥料应用范围和替代数量,加大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秸秆腐熟剂还田力度,不断推进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技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壤生产力。2018年昌吉州秸秆还田面积467万亩,绿肥种植面积11.8万亩,有机肥施用量306.5万吨(含秸秆资源量)。2019年在全州建立8个化肥减量示范区。
四、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一是制定印发《自治州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自治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考核办法》、《昌吉州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参照规范(试行)》,积极指导各县市按照规范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二是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技术指导、项目支持、政策倾斜等多种方式,于2018年6月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关停搬迁任务,未发现复养或二次生产情况。三是全州累计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任务156家。畜禽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0%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5%。
五、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
2018年印发《昌吉州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对昌吉州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进行了排查,未发现粮食镉等重金属超标区域。2019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持续以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集中区域为重点,聚焦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结合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环评备案、环保验收、日常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媒体报道等相关资料信息以及现场走访,对昌吉州重点区域内15家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进行了排查。经排查,目前未发现粮食镉等重金属超标区域。
感谢您对自治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希望还能继续与您共同研究与探讨,望予提出宝贵意见。
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7月17日 2019年7月17日
上一篇: 关于北三台油田西...
下一篇: 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