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昌吉州2022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公示材料(制种玉米良种筛选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发布日期: 2022-09-06 20:21:47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一、项目名称

制种玉米良种筛选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二、提名单位(专家)意见

项目以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为目标,开展了制种玉米优良品种筛选、优质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筛选出抗病性强、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品种,建立品种鉴定与评价技术和制种玉米品种溯源技术,保证种子纯度与质量。解决了制约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管理中去雄和采收两项关键问题,形成配套的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1)项目执行期间筛选制种玉米优良品种11个;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5个、企业标准3个;发表论文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开展线上及线下培训600余场次,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民3万多人次,印发培训教材5万多份。(2)建立制种玉米示范区5个,累计示范推广89.29万亩,推广制种玉米品种6个,6个品种覆盖率占推广区域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50%以上,推广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占推广区域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增收232元,机械去雄节本50元/亩,机械采收节本100元/亩;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26亿元,累计节支6702.87万元,累积节本增收共2.93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项目中集成创新的成果及产业化技术是当前生产一线急需的,研究成果将对新疆制种玉米产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建议申报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单位对项目全部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项目材料内容真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无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对排名顺序无争议,且不存在任何违反科研诚信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形,并按要求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本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提名单位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有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三、项目简介

2022年新疆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超过90万亩,年产玉米种子超3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制种玉米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户致富增收。

现有的玉米品种存在良莠不齐、抗病性差、机收损失率大等问题。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方面的薄弱环节在于机械化去雄和机械化收获。机械收获对种皮造成损伤和漏种,同时,品种、种植模式、株行距和种植标准不一致给机械化收获造成困难。在去雄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制种玉米的品种差异对机械的适应性不同,种植模式不统一,水肥管理不均衡造成玉米长势不均匀,导致当地制种玉米的去雄依旧是以人工操作方式为主。随着劳动力的逐年短缺,种植制种玉米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在抽雄、联合收获环节)用工多且劳务资金大,制约了制种玉米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亟需加快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进程,引进先进实用、操作简便机械设备,同时形成适宜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配套栽培技术,这是制种玉米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2016年起项目组在产学研多方技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以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为目标,开展了制种玉米优良品种筛选、优质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品种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3个专题的研究与示范,对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进行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配套,通过大面积示范应用推广,实现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带动新疆制种玉米产业健康发展。(1)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筛选抗病性强、适宜全程机械化品种,建立品种鉴定与评价技术和制种玉米品种溯源技术,保证种子纯度与质量。优化水肥精准调控技术,解决了制约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管理中去雄和采收两项关键问题,形成配套的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制种玉米产量品质,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2)项目执行期间筛选制种玉米优良品种11个;制定发布地方标准5企业标准3发表论文5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开展线上及线下培训600余场次,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民3万多人次,印发培训教材5万多份。(3)建立制种玉米示范区5个累计示范推广89.29万亩推广制种玉米品种6个,6个品种覆盖率占推广区域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50%以上,推广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占推广区域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增收232元,机械去雄节本50/亩,机械采收节本100元/亩;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26亿元,累计节支6702.87万元,累积节本增收共2.93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项目中集成创新的成果及产业化技术是当前生产一线急需的,研究成果将对新疆制种玉米产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四、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制种玉米示范区5个;筛选制种玉米优良品种11个;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5个、企业标准3。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控、机械去雄和机械采收等技术,实现制种玉米增产、农户增收,节约人工成本。前后举办了多场次现场会、观摩会,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累计示范推广89.29万亩,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26亿元,累计节支6702.87万元,累计节本增收总额2.93亿元。

项目的实施保障了制种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疆发展制种玉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受品种及机械化水平的限制,资源优势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制种玉米良种筛选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的完善,新疆自然资源的优势将会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品种更新换代慢 、优质品种匮乏的问题,筛选出了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良品种;另一方面,机械化去雄技术的引进推广,将解决去雄效率低的问题,为新疆率先推进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有效提升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大大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压力。其次配套的水肥精准化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得单产和总产稳步提高,带动了制种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玉米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达到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良性生态循环的目的

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名录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及合作关系说明

姓名

排名

行政职务/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林明

1

站长/副研究员

新疆农业科学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

具体负责制种玉米品种筛选及高产高效栽培研究、水肥高效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对项目创新点1、2有创造性贡献。

孙国华

2

农艺师

玛纳斯县二三产业办公室

具体负责制种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对项目创新点2有创造性贡献。

常宝学

3

农艺师

新疆九圣禾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体负责制种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对项目创新点2有创造性贡献。

李源

4

副研究员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对该项目创新点2“形成了标准化机械去雄技术,完善了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解决了制约制种玉米生产中去雄效率低和机械去雄规模化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环节的劳动工效,实现了高效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马小龙

5

研究实习员

新疆农业科学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

具体负责制种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对项目创新点2有创造性贡献。

马珊

6

助理研究员

新疆新科源科技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具体负责制种玉米资料收集、文案撰写以及创新点的查新,对项目创新点提出可行性建议。

陈勇

7

副研究员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具体负责制种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对创新点2有创造性贡献

刘爱萍

8

高级农艺师

玛纳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具体负责制种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对项目创新点2有创造性贡献。

周广威

9

助理研究员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具体负责磷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研究、示范和推广,对项目创新点2有创造性贡献。以第一作者

发表论文1篇。

七、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单位名称

排名

单位贡献

新疆农业科学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

1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主持“制种玉米良种筛选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完成

了项目中制种玉米优良品种筛选、品种溯源体系建立以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与示范推广,对创新点1、2有创造性贡献。

新疆九圣禾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参与完成了项目中制种玉米优良品种筛选、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及水肥

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与示范推广,授权地方标准4项,企业标准3项,对创新点2有创造性贡献。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3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对项目的主要贡献是:

(1)制种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精准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

(2)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