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首页 »  部门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5-23 20:20:05 来源: 昌吉州教育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各县(市)教育局州直属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和《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技〔2018〕5号)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现将做好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原则

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要结合昌吉州发展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统筹规划,明确权责,循序渐进,使全州教育信息化发展形成合力。

统一标准、开放共享。实现数据之间、业务系统之间的开放共享,实现全州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应用与应用之间、数据与数据之间相互融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新旧融合、平滑过渡。针对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和设备,在项目建设时要有效利旧,做好新旧设施的平滑过渡,避免资产闲置浪费。

二、建设目标

县(市)结合实际情况对数字校园建设、认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从2022年到2024年每年完成中小学数字校园认定比例不少于10%、30%、60%,确保2025年完成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工作。

三、建设内容及认定标准

昌吉州数字校园建设采用“云-网-端”架构模式,“云”是昌吉州教育云平台,提供数字校园所需的各类应用;“网”是昌吉州教育城域网,支持“端”“云”联通;“端”是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各县(市)要以学校具备班均百兆及以上宽带网络接入、上课教室配备网络多媒体设备、教育管理和教学主要环节实现数字化覆盖为基本要求,结合《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认定标准》,完成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规定的“用户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五方面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内容。州、县(市)教育局要依据《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认定标准》,对所属学校进行评估认定,并保留好相关佐证材料。

四、保障措施

一是各县市要加强对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学校要成立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完备的数字校园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政策,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二是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充分用好国家、区州和援昌省的资源和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创新数字校园建设内容,凝练数字校园建设亮点,开展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亮点数字校园应用,形成各具特色的数字校园。三是统筹使用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教育费附加等经费,加强网络和终端设施的配备。

五、其他

2022年5月28日前,各县(市)将该项工作负责人信息(姓名、部门、职务、手机号码)报送州教育考试中心,每年9月30日前上报认定合格的学校名单,州教育考试中心将组织专家于每年11月30日前对上报学校进行抽验。

联系人:何睿 电话 18699483290


附件:1、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认定标准(试行)

2、数字校园特色建设推荐项目

3、昌吉州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要求


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局

2022年5 月23


附件1:

昌吉州中小学数字校园认定标准(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详细指标及评分标准

评估办法

信息化基础环境(32分)

校园网络环境(10分)

1.有线网络接入昌吉州教育城域网,信息端口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5分)

2.无线(或 5G)网络接入昌吉州教育城域网,覆盖学校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5分)


实地 查 看检验

数字终端设施(19分)

1.每位专任教师配备教学用计算机。(3分)

2.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3分)

3.小、中学生机比不低于15:1、12:1。(3分)

4.根据《关于推进自治州中小学“三个课堂”应用的实施方案》,配齐硬件设备。(4分)

5.有数字阅读空间,师生可以进行线上阅读和自主学习。(3分)

6.有创新创造空间,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提供工具和设备。(3分)


查 阅 资料,实地查看。


特色项目建设(3分)

1、建设数字校园特色项目(见附件2),达到常态化应用(3分)

实地查看、线下抽查


信息化应用(31分)

教育教学(13分)

1.每学期不少于80%的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至少4次在线备课。(3分)

2.学校主动探索应用云平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至少1个案例成果。(3分)

3.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广泛开展差异化、个性化教学。(2分)

4.伴随信息化教学过程生成的课程资源、专题资源、特色资源等更为丰富,有效支持学生在线学习。(2分)

5.开展线上跨校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每学年不少于4次。(3分)


观 看 演示、查阅平台数据。

教育管理(15分)

1.学校实现选排课智能化,教学装备使用与管理信息化。(5分)

2.完成教职工和学生基础信息、教育装备等业务系统数据的管理与维护。(5分)

3.依托网络阅卷及成绩分析系统,常态化开展教师教学质量的精准评价及问题诊断。(5分)


查阅平台数据、线下抽查、查阅资料


应用示范效应(3分)

1、学校具有自身特点的信息技术应用,师生对这些特色应用具有广泛的认同,并取得显著成绩,示范、辐射作用明显。(3分)

观 看 演示,查阅平台数据。


用户信息素养

(14分)

教师信息素养(6分)

1.熟练掌握获取、加工和管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常用工具与方法。(2 分)

2.常态化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方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认知和能力。(2分)

3.能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探究世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2 分)

线上测评、线下抽查、查阅平台数据。

信息化团队信息素养(8分)

1.组织编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规章制度与应用办法,能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方位评估与诊断,不断优化设计、持续改进。(2分)

2.引导、规范教职工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2分)

3.具有为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意识和能力。(2分)

4.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并建立相应台账。(2分)

线上测评、线下抽查、查阅资料。


网络信息安全(8分)

安全管理(4分)

有相关制度,有应急预案;通过多种形式面向师生开展以网络信息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富有成效。(4分)

查阅资料

安全防护(4分)

符合公安部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有关规定,落实教育城域网络安全相关工作要求,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隐患整改率100%。(4分)

查阅资料


保障机制(15分)

组织保障(4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领导。(2分)

2.成立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应为校内一级内设机构)。(2 分)

查阅资料

全员培训(5分)

1.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应全部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达到合格要求。(2分)

2.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其他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和教研活动。(1分)

3.开展校内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达到全覆盖。(2分)

查阅资料


资金投入(2分)

有持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和运维保障机制。(2分)

查阅资料


制度建设(4分)

1.建立、健全数字校园建设、应用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园网络、终端实施、应用平台、应用激励、人员培训、信息安全等)。(2 分)

2.建立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绩效评估机制,对数字校园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诊断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2分)

查阅资料



备注:满分100分,85分及以上为合格














附件2:

数字校园特色建设项目推荐


根据各校办学特色,自主选择,形成各具特色的数字校园,推荐但不限于以下建设内容:

一、一卡通

整合视频监控、门禁、收费等设备,以人脸和学生卡进行身份识别,能智能完成师生考勤、在校情况、图书借阅、宿舍管理和校园移动支付等综合系统,合理配备校园卡及识别设备、通道闸机、人脸识别终端等相关设备的数量。

二、校园数字广播

数字广播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局域网和城域网上进行传送,实现计算机网络、数字视频监控、公共广播的多网合一。具备通过IP地址,可独立控制每个终端播放不同的内容。不仅能够完全实现传统广播系统的功能(如:定时打铃、分区播放、消防报警等),而且还具备终端自由点播、终端间双向对讲等功能。音频传输距离无限延伸,可运行在跨网关的局域网和互联网上,从主校区到分校区集中控制广播。终端输出音质满足中考、高考听力播放,及教室里的日常外语听力训练的要求。系统不用更换功率放大器,不用重新铺设电缆,在总线上直接添加IP网络终端,就能完成扩容。

三、校园电视台

校园电视台集主持、拍摄、录像、收音、配音、剪辑、制作于一体,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分为设备系统、灯光系统和声学装修系统等三大系统。设备系统主要包括摄像机、校园网络直播、三维虚拟抠像系统、返监电视、提词器、后期视频编辑系统、音频设备、设备操作台、播音桌、系统配件等;灯光系统主要是三基色柔光灯,光布使人脸上自然而逼真,能满足虚拟演播室对光线的要求;声学装修系统包括声学装修舞美制景、蓝箱\绿箱等。通常简单的校园演播室就一个蓝箱虚拟演播区,面积和预算允许的话,还可以有实景背景区、站播区、LED大屏区、访谈区、观众区。

四、心理健康咨询

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室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备场所,心理咨询室包括个体心理辅导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沙盘游戏室、团体心理活动室、心理测评室等,并配置专业的心理健康设备和软件,满足学校开展多种心理教学和心理咨询服务需求。

五、文化生活空间

配备多媒体设备,为师生提供适量休闲娱乐服务的休息空间;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学生作品展示与校园宣传空间;配备适量学习终端和充电设备的课外自主学习空间等。

六、基于物联网的校园安防体系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安防体系为主要功能是在整合校园监控系统原基础上,提供校园感知、智能照明、用电安全、环境监测等多类应用系统。校园感知系统将动态可视化数据通过大屏展现校园整体设备状态;用电安全系统可以远程查询空气开关线路电压、漏电电流、线路功率、线路电流、开关状态等用电数据,同时设置漏电保护功能自动检测,以及区域内所有用电线路开关远程集控管理,自由分组设置定时开关等;空间节能系统可远程调控、开关校园电气化设备,设定情景模式、自定义时段进行设备开启关闭操作,避免非教学时段设备长期开启、空转,为校园节能减排工作助力;环境监测系统实现教室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实时回传至校园物联网平台,通过物联策略、设备联动实现教室环境智能化管控,确保教学环境处于舒适状态;智能消防系统消防管网压力、水泵房温湿度等数据实时监测,清晰掌握消防管网工作状态,确保校园消防系统稳健安全;智能门禁系统结合人脸识别功能,实时掌握门禁状态及告警信息。

七、电子班牌

电子班牌系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和信息文化建设的一个新途径,主要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软件又包含班牌软件、综合管理后台、移动端。主要功能有多媒体信息发布、走班排课、家校互通、物联控制、教务管理、考勤管理、素质评价、日常办公等。


附件3:

昌吉州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要求


一、建设模式

(一)以租代建。由电信运营商出资建设,学校购买服务:

1.链路:运营商只可提供教育城域网链路,不得单独部署互联网专线或企业宽带等其他链路。

2.无线控制器:运营商根据城域网无线网络规模,部署无线控制器,作为中小学无线AP的统一管理设备。要求必须实现根据不同学校进行分组,并针对不同学校创建管理账号,做分权分级管理,中小学相关网络管理人员,有权限对部署在自己学校的无线AP进行管理、调试及查看运行状态。

3.OLT和核心交换机:运营商必须要在学校部署一台OLT和核心交换机,以满足校园网的使用要求。

4.网络安全设备:运营商必须在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边界部署一套具备防病毒、入侵防御、木马程序阻断、网络攻击阻断、防僵尸网络等功能的网络安全设备,实现双向网络安全防护。

5.无线AP:为保障网络安全和用户使用体验,运营商必须提供华为、新华三、锐捷、信锐4个国产品牌并支持Wi-Fi6(802.11ax)的企业级无线AP设备供学校选择,不得使用国外品牌、国内非知名品牌、家用或SOHO级设备、或限定品牌范围内的分销级产品。

(二)学校自建

1.链路:学校仅可使用教育城域网链路,不得单独部署互联网专线或企业宽带等其他链路。

2.OLT和核心交换机:学校必须提前部署一台OLT设备和核心交换机,以满足校园网的使用要求。

3.网络安全设备:学校必须在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边界部署一套具备防病毒、入侵防御、木马程序阻断、网络攻击阻断、防僵尸网络等功能的网络安全设备,实现双向网络安全防护。

4.无线控制器和AP:为保障网络安全和用户使用体验,学校必须选用国产品牌并支持Wi-Fi6(802.11ax)的无线控制器和无线AP设备。

二、安全保障

(一)实名认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公安部第151号令》关于公共区域网络接入实名准入的要求,联动昌吉州教育城域网已完成部署的实名认证系统,实现一人一账号。

(二)MAC地址白名单绑定:建立无线网络访问MAC地址白名单,在无线控制器上绑定终端MAC地址。

(三)IP地址管理:电信运营商要结合现有城域网做好无线网络地址规划。用户无线终端可以自动获取IP地址。

(四)实名溯源:做到180天访问记录实名溯源,溯源信息要求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源地址及端口号、目标地址及端口号、账号名、MAC地址、NAT地址、应用类型、URL地址、访问时间。

(五)幼儿园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参照此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