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场以“以课标为引领,以课例为桥梁——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昌吉州实验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昌吉州教育考试中心主办,昌吉州实验小学、张春华思政教育高层次人才工作室承办,旨在深入探索新课标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新课堂模式的构建。来自全州各县市、州直学校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领航教师及专兼职教师140余人参会。
开幕:凝聚共识 明确方向
昌吉州实验小学书记张春华热忱欢迎全州小学思政同仁齐聚学校,共话新课标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随后,昌吉州考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谷晓兵老师讲话指出,新课标不仅重构了教材内容,更引发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们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新时代高效课堂。州教研室小学思政教研员杨军老师对活动内容做详细解读,为后续深入研讨交流奠定了基础。
专家引领:理论赋能 启迪思维
本次研讨活动特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思政学科兼职教研员苏尧老师进行专题分享。苏老师以"大单元教学的价值重构与实践探索"为题,从理论渊源、设计策略到典型案例,深入阐述大单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和实施路径。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指导,为今后大单元教学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课例分析:深耕课堂 示范引领
在典型案例分析环节,昌吉州实验小学的饶卉老师以学科教研组实践研究的二年级下册《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为例,讲解课例背景与价值定位,剖析核心素养目标制订,从课堂观察的不同维度分析一次次教学策略改进和课堂教学达成效果。昌吉市第五小学的刘丽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真实情境的融合等方面对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课例进行了细致分析。两位老师的案例分析,将新课标理念与课堂实践相融合,呈现对课标落地课堂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为大家今后的教学教研提供了借鉴、学习的范例。
课堂展示:知行合一 润德无声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为直观呈现典型案例分析的课堂效果,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现场教学展示。昌吉州实验小学的李欣茹老师通过“传统游戏我了解”“传统游戏我会玩”“传统游戏我传承”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自主学习,认识传统游戏前世今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学生在课堂上尽情享受传统游戏的乐趣,创新游戏规则,树立规则意识,课堂氛围生动有趣。昌吉市第五小学的姚瑶老师,则以历史背景为线索,紧扣教学目标,带领学生穿越鸦片战争年代,通过史料分析、角色体验等活动,连接古今,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明白少年强则国强,课堂既有历史深度又具现实温度。
研讨升华:思维碰撞 共研共进
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参会老师们分组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各县市、州直学校教师代表从教学目标制定、课标理念体现、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设计巧思、情境与活动任务的巧妙安排等多个维度对两节课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点评。奇台县教研员刘静老师从道德与法治五大核心素养在课堂的目标达成度方面点评,认为两位老师的课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和体验性,较好实现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向。
总结展望:立德树人 任重道远
本次研讨会成果落地见效,昌吉州教研室小学思政教研员杨军老师在总结中强调,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这门课就要牢牢把握课程特性,增强课标意识,精准制订教学目标,坚持学生立场,使课程教学成为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整体构建的过程,切实发挥好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新课标的落地是理念重塑与实践创新的双向奔赴。全州小学思政教师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以新课标为指引,主动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坚定的教育信仰、更专业的教学智慧,为共绘思政教育新图景而携手奋进。
上一篇: 昌吉州多措并举推动...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