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6.09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

各县市人民政府,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自治州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消除障碍为改革突破口,以创新管理、完善管理为服务手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内容,以促进“双创”为改革成果,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用力、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权力下放不彻底、权力下放和承接衔接不够,企业设立、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等环节存在障碍,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社会信用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 “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7〕77号)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7年“放管服”改革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进一步削减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垄断行业和社会民生领域市场准入,开放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医疗康复、文化休闲等民生项目。(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民政局、卫计委、教育局、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二)全面清理调整各类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职业资格证。(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三)解决放权不配套、部门与县市不联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放权和承接措施,解决基层政府部门技术条件和专业人员稀缺问题,让放权、接权无缝衔接。(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四)大幅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审批的规范化、标准化,鼓励审批后置事项“串改并”,鼓励各种审查与验收“单改综”,鼓励各种检验、检测、认定、认证事项“多变少”。(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五)精简评估事项,解决程序繁、环节多、部门之间衔接不够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探索实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联合验收”等新模式。(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公安消防支队)

        (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及时清理不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坚决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责任单位:州政府法制办、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工商局,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七)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梳理确定“多证合一”整合范围,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等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继续全面实行“一套资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工作模式,全面实施“双告知”“双反馈”,方便企业、衔接部门,确保2017年10月1日前,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牵头单位:州工商局,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八)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抽查方式,统一规范标准,公平抽查监管。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增加高风险企业抽查概率和频次。推进部门综合执法,强化部门联合监管,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及时反馈”,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进智能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责任单位:州直各执法部门,各县市、园区)

        (九)探索科学审慎监管方式。高度重视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新事物的监管,既要监管到位,又有包容度。如对网约车、跨境电商等的监管。同时,要更新观念、合理审慎地监管传统行业创新创业,不能以简单、冷漠、僵化的监管“一关了之”。(责任单位:州直各行政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转变理念、履行监管职责。解决重审批轻监管、甚至只审批不监管以及部门职责交叉、互相推诿,造成监管缺位,不负监管责任的问题。建立健全严格执行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职尽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执法。(责任单位:州审改办、监察局)

        (十一)推行多部门联合惩戒。完善落实巨额惩罚性赔偿、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及时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增强抽查威慑力,努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工商局、政府法制办,州直有关部门)

        (十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信息孤岛”,破除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业务协同联动能力,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全面使用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联审批,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责任单位:州发改委、经信委、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管理局、电子政务办,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三)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解决群众办事手续繁杂、证明繁多等顽症痼疾。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有效证明的证明一律取消,能够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证明一律取消。能通过行政机关及机构调查核实信息共享解决的证明,由办事部门核实。(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四)消除阻碍就业创业藩篱,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需要,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在政策宣介、法律咨询、场地和融资、用工与社保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务,着力培养新动能。(牵头单位: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完善集体林权改革,深化国有农牧鱼场改革;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园区)

        (十六)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开门搞改革,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让人民群众和企业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进程、评价放权效果。(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二、工作要求

        (一)各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职责分工,逐项对照2017年“放管服”改革主要任务及分工,制定本单位2017年“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方案,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时限,确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人员以及联系人,并于2017年6月12日前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附电子版)。

        (二)负有颁发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职责的单位全面梳理各项证照,制定清理调整方案(任务分工第2项)。州政府各执法部门分别制定本单位2017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确保年内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任务分工第8项)。负有婚姻登记、户籍登记等群众办事职责的单位制定简证便民工作方案,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证明材料清单(任务分工第13项)。

        (三)各县市人民政府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7〕77号)要求,于2017年6月20日前将工作措施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汇总后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

        联系人:高杨;联系电话:2322263,15109940099;邮箱:197262250@qq.com。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6日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文件
昌吉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6-09 21:00:57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索 引 号: CJZ002/2017-000096 信息来源: 电子政务
发布机构: 昌吉州政府办 发文日期: 2017-06-09
文  号: 昌州政办发〔2017〕51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昌吉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自治州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消除障碍为改革突破口,以创新管理、完善管理为服务手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内容,以促进“双创”为改革成果,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用力、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权力下放不彻底、权力下放和承接衔接不够,企业设立、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等环节存在障碍,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社会信用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 “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7〕77号)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7年“放管服”改革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进一步削减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垄断行业和社会民生领域市场准入,开放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医疗康复、文化休闲等民生项目。(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民政局、卫计委、教育局、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二)全面清理调整各类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职业资格证。(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三)解决放权不配套、部门与县市不联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放权和承接措施,解决基层政府部门技术条件和专业人员稀缺问题,让放权、接权无缝衔接。(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四)大幅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审批的规范化、标准化,鼓励审批后置事项“串改并”,鼓励各种审查与验收“单改综”,鼓励各种检验、检测、认定、认证事项“多变少”。(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五)精简评估事项,解决程序繁、环节多、部门之间衔接不够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探索实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联合验收”等新模式。(牵头单位:州审改办,责任单位:州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公安消防支队)

        (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及时清理不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坚决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责任单位:州政府法制办、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工商局,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七)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梳理确定“多证合一”整合范围,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等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继续全面实行“一套资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工作模式,全面实施“双告知”“双反馈”,方便企业、衔接部门,确保2017年10月1日前,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牵头单位:州工商局,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八)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抽查方式,统一规范标准,公平抽查监管。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增加高风险企业抽查概率和频次。推进部门综合执法,强化部门联合监管,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及时反馈”,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进智能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责任单位:州直各执法部门,各县市、园区)

        (九)探索科学审慎监管方式。高度重视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新事物的监管,既要监管到位,又有包容度。如对网约车、跨境电商等的监管。同时,要更新观念、合理审慎地监管传统行业创新创业,不能以简单、冷漠、僵化的监管“一关了之”。(责任单位:州直各行政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转变理念、履行监管职责。解决重审批轻监管、甚至只审批不监管以及部门职责交叉、互相推诿,造成监管缺位,不负监管责任的问题。建立健全严格执行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职尽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执法。(责任单位:州审改办、监察局)

        (十一)推行多部门联合惩戒。完善落实巨额惩罚性赔偿、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及时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增强抽查威慑力,努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工商局、政府法制办,州直有关部门)

        (十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信息孤岛”,破除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业务协同联动能力,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全面使用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联审批,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责任单位:州发改委、经信委、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管理局、电子政务办,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三)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解决群众办事手续繁杂、证明繁多等顽症痼疾。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有效证明的证明一律取消,能够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证明一律取消。能通过行政机关及机构调查核实信息共享解决的证明,由办事部门核实。(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四)消除阻碍就业创业藩篱,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需要,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在政策宣介、法律咨询、场地和融资、用工与社保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务,着力培养新动能。(牵头单位: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十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服务新模式,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完善集体林权改革,深化国有农牧鱼场改革;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园区)

        (十六)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开门搞改革,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让人民群众和企业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进程、评价放权效果。(责任单位: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园区)

        二、工作要求

        (一)各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职责分工,逐项对照2017年“放管服”改革主要任务及分工,制定本单位2017年“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方案,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时限,确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人员以及联系人,并于2017年6月12日前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附电子版)。

        (二)负有颁发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职责的单位全面梳理各项证照,制定清理调整方案(任务分工第2项)。州政府各执法部门分别制定本单位2017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确保年内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任务分工第8项)。负有婚姻登记、户籍登记等群众办事职责的单位制定简证便民工作方案,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证明材料清单(任务分工第13项)。

        (三)各县市人民政府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7〕77号)要求,于2017年6月20日前将工作措施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汇总后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

        联系人:高杨;联系电话:2322263,15109940099;邮箱:197262250@qq.com。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