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回答奇台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内容
发布时间:2019.09.30 来源:昌吉州政府网 浏览次数:

被采访人: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分党组成员 张德兵

【主持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们昌吉州“1+2”三件大事之一,请您给我们具体讲一下奇台县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实施内容吗?

【张德兵】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内容是指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今年重点实施“蓝天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6个方面28项重点措施,依托“周报告月调度季推进”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一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严把项目审批关和行业产业准入门槛,制定下发煤炭总量控制方案,与相关单位、企业签订煤炭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并对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着力推进建成区老旧企业关停搬迁。目前,糖厂0.6万千瓦机组关停拆除方案已制定计划11月份完成;天山电力热电联产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投资4000万元,计划7月份完成。新能源公交车30辆已全部投入使用。电采暖7万平方米(含农村2万平方米)任务已完成摸排并完成农村电采暖1万平方米改造任务。二是对建成区及园区燃煤锅炉淘汰、落实及取缔地条钢工作进行“回头看”,全县无淘汰落后产能现象,建成区和产业园区无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蓝天保卫战中,拆除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8台;清理禁燃区散煤销售点10户,拆除高污染燃料设施182个,烟花爆竹禁限放督导检查30余次;餐饮燃煤炉灶整改353家,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装置518家;1404辆黄标车淘汰任务全面完成。对全县重点风险源、涉危险废物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现场督促整改。排查“散乱污”企业74家,排查清单已移交工信局进行分类治理,环境监察立案处罚18件,处罚金额17万元。三是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治理管理办法及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施工场地扬尘管控、渣土运输车源头管理,对已拆迁完暂时不能开发的企业建设用地,督促开发企业对裸露地面进行防尘网覆盖,闲置空地采取撒草籽种植绿化留白增绿。

在碧水保卫战中,重点是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出台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下水禁采区机井关停等方案,已完成全县32家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任务;完成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围栏、界碑、界桩、界标及警示牌建设;建立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综合治理,取缔河道采砂企业。突出抓好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喇嘛湖梁工业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8个示范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县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地下水下降趋势趋缓并略有回升。

净土保卫战,重点是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持续开展涉危废企业全面检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控土壤环境风险,定期督促重点企业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建立农膜回收利用机制,逐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管护,坚决制止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

【主持人】当前,中央环保督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奇台县的督查情况怎么样。

【张德兵】2017年8月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进驻新疆,对新疆生态环境工作进行为期1个月的督导。全县上下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以夙夜奋战、敬业精神、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全力以赴保障督察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对转办件做出批示,及时组织召开案件调查、会商、督办、处理等会议,并实地查看案件现场,确保案件立转立查立改,边督边改边结,17件环保转办信访案件件件得到落实,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圆满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组和自治州保障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赢得了群众真心点赞。2018年,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涉及奇台县的19项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清单,实施“早派工、晚研判”“周进度、月调度”“定清单、排工期、一问双责”“提醒、督办+约谈双管齐下”“各级领导直接入住现场‘包案’”整改工作“五步法”,对表对标,按期完成了2018年12项问题整改并销号备案。今年,运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学五查三到位”工作法,对需在2019-2020年完成的7项整改问题按季督促整改,对2017年17件环保信访转办件、12项完成的整改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中央和区、州重大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到位、督察督办反馈整改按期完成到位。各项整改任务措施均落到实处,无反弹、“死灰复燃”等现象。

【主持人】在“污染减排计划”中,我们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坚决关停违法排污企业。但是万事都要从源头抓起。对于企业项目的准入条件,我们是如何设定和管理的?

【张德兵】企业污染重点来自于工业,对工业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条件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引进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可靠先进的污染处理技术,杜绝引进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及污染严重的项目。二是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三是必须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这几年我们强化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准入条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执行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禁“三高”项目进奇台,减少污染隐患,切实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互动交流 »  热点问答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回答奇台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内容
发布日期: 2019-09-30 12:01:19 来源:昌吉州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被采访人: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分党组成员 张德兵

【主持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们昌吉州“1+2”三件大事之一,请您给我们具体讲一下奇台县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实施内容吗?

【张德兵】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内容是指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今年重点实施“蓝天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6个方面28项重点措施,依托“周报告月调度季推进”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一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严把项目审批关和行业产业准入门槛,制定下发煤炭总量控制方案,与相关单位、企业签订煤炭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并对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着力推进建成区老旧企业关停搬迁。目前,糖厂0.6万千瓦机组关停拆除方案已制定计划11月份完成;天山电力热电联产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投资4000万元,计划7月份完成。新能源公交车30辆已全部投入使用。电采暖7万平方米(含农村2万平方米)任务已完成摸排并完成农村电采暖1万平方米改造任务。二是对建成区及园区燃煤锅炉淘汰、落实及取缔地条钢工作进行“回头看”,全县无淘汰落后产能现象,建成区和产业园区无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蓝天保卫战中,拆除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8台;清理禁燃区散煤销售点10户,拆除高污染燃料设施182个,烟花爆竹禁限放督导检查30余次;餐饮燃煤炉灶整改353家,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装置518家;1404辆黄标车淘汰任务全面完成。对全县重点风险源、涉危险废物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现场督促整改。排查“散乱污”企业74家,排查清单已移交工信局进行分类治理,环境监察立案处罚18件,处罚金额17万元。三是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治理管理办法及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施工场地扬尘管控、渣土运输车源头管理,对已拆迁完暂时不能开发的企业建设用地,督促开发企业对裸露地面进行防尘网覆盖,闲置空地采取撒草籽种植绿化留白增绿。

在碧水保卫战中,重点是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出台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下水禁采区机井关停等方案,已完成全县32家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任务;完成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围栏、界碑、界桩、界标及警示牌建设;建立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综合治理,取缔河道采砂企业。突出抓好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喇嘛湖梁工业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8个示范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县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地下水下降趋势趋缓并略有回升。

净土保卫战,重点是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持续开展涉危废企业全面检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控土壤环境风险,定期督促重点企业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建立农膜回收利用机制,逐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管护,坚决制止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

【主持人】当前,中央环保督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奇台县的督查情况怎么样。

【张德兵】2017年8月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进驻新疆,对新疆生态环境工作进行为期1个月的督导。全县上下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以夙夜奋战、敬业精神、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全力以赴保障督察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对转办件做出批示,及时组织召开案件调查、会商、督办、处理等会议,并实地查看案件现场,确保案件立转立查立改,边督边改边结,17件环保转办信访案件件件得到落实,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圆满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组和自治州保障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赢得了群众真心点赞。2018年,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涉及奇台县的19项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清单,实施“早派工、晚研判”“周进度、月调度”“定清单、排工期、一问双责”“提醒、督办+约谈双管齐下”“各级领导直接入住现场‘包案’”整改工作“五步法”,对表对标,按期完成了2018年12项问题整改并销号备案。今年,运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学五查三到位”工作法,对需在2019-2020年完成的7项整改问题按季督促整改,对2017年17件环保信访转办件、12项完成的整改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中央和区、州重大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到位、督察督办反馈整改按期完成到位。各项整改任务措施均落到实处,无反弹、“死灰复燃”等现象。

【主持人】在“污染减排计划”中,我们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坚决关停违法排污企业。但是万事都要从源头抓起。对于企业项目的准入条件,我们是如何设定和管理的?

【张德兵】企业污染重点来自于工业,对工业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条件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引进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可靠先进的污染处理技术,杜绝引进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及污染严重的项目。二是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三是必须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这几年我们强化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准入条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执行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禁“三高”项目进奇台,减少污染隐患,切实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