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新萍代表:
您提出的科教文卫类第13号《关于加快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昌吉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推动“旅游兴疆”战略实施,全州旅游业实现了长足发展。2021年,全州接待游客4226.64万人次,同比增长37.4%;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同比增长29.67%。
一、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规划引领全域旅游成效明显。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州党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第一副组长、相关州领导任副组长、县(市)委书记和州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近几年,先后出台了《自治州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昌州党办发〔2018〕20号)、《自治州落实新发展理念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昌州党办发〔2018〕23号)等指导文件。编制了《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及近三年行动计划》、《昌吉州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昌吉州乡村发展规划》、《昌吉州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昌吉州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昌吉州自驾车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昌吉州葡萄酒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昌吉州旅游标识标牌设置指导意见》等规划和服务标准。围绕旅游风景道建设又先后编制了《昌吉州旅游风景道总体规划及策划》、《车师古道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昌吉州旅游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昌吉州风景道品牌形象设计及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和《新疆天山百里丹霞旅游区总体规划》等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制定出台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2021年5月1日起实施)。我州入选自治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地州,木垒县、吉木萨尔县、阜康市成功入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奇台县、呼图壁县等县市列入第二批创建名单,自治州申创国家级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正有序推进。全州旅游接待人次从2016年的1915万人次、295亿元收入到2019年接待游客达4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18亿元,攀至历年之最。受疫情影响,2021年接待游客4226.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
(二)以风景道建设为抓手,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为使散落的景区景点串成线、连成片、构成网”。2020年以来,州党委提出了以旅游风景道建设为抓手和着力点,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将我州境内的四条旅游风景道打造成引领新疆旅游与交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旅游风景道示范工程;确定了昌吉州旅游风景道建设“1+4”工作思路,“1”为高质量发展,“4”为现代交通、生态绿化、文旅融合、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是目标,生态绿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现代交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旅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依托,产业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以路为基,以文促旅,以旅兴业,实现现代交通、生态绿化、文旅融合、产业振兴深度融合发展。成立了由州长任总指挥的风景道建设指挥部,下设四个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风景道建设工作。两年来,昌吉州旅游风景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四条旅游风景道标识体系建设已完成大半。百里丹霞风景道已经全线贯通,今年完成跨县市整体市场化运营;天山一号风景道东段已经全线连通,西段正在建设年底即可通车;车师古道道路建设力争今年开工建设,2023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木玛沙漠公路部分路段已经建成,打通断头路、拓宽狭窄路即可全线连接。四条风景道沿线停车场、服务驿站、旅游厕所、自驾车营地、观景台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布局建设之中。“环游天山·千色昌吉”风景道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各县市围绕旅游风景道沿线开展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项目建设正在不断深化。
(三)持续打造融合精品,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经过持续的培育和打造,目前,州域内拥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59家,星级旅游饭店50家,S级滑雪场3个,旅行总社16家、分社51家,星级农家乐91家,旅游民宿736家,国家沙漠公园7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6个,昌吉州乡村旅游示范村33个。此外,昌吉州现有州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6个,研学旅游示范点25个,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示范点11个,酒庄旅游示范点9个。江布拉克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排序全疆首位。木垒县被评定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新疆礼物昌吉标准体验店”18家。打造旅游商品研发中心3家、旅游商品生产基地5家。百里丹霞风景道、车师古道两条精品旅游线路纳入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四条精品线路之中。准东工业旅游纳入“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主推线路,开启了新疆工业旅游的先河。以“新疆人游新疆”政策为指导,先后邀请疆内百家重点旅行社代表围绕工业游、研学游、乡村游、康养游等开展深度踩线活动。持续开展“丝路庭州嘉年华·昌吉周末快乐游”、“环游天山·千色昌吉”、“花香四溢满庭州”、“昌吉州的冬日别样温暖”等系列主题活动;围绕春夏秋冬四季旅游资源,制作“昌吉州旅游宣传片”、“昌吉州工业旅游宣传片”、“旅游风景道宣传片”,拍摄发布“打卡昌吉”短视频、“玩转昌吉”专题片等,构建新媒体营销矩阵。在全疆率先开展为援疆干部发放“旅游护照”活动。
(四)优化投资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州党委、政府优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提升天山1号风景道、百里丹霞风景道、“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等为目标,在道路交通和旅游集散、标识标牌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程度改善,智慧旅游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不断推进。2017年以来,实施旅游项目建设223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9亿元;2018年以来,聚焦旅游发展“三难一不畅”问题,在旅游线路沿线新建停车场近100座、加油站30余座、通讯基站200余座,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200余座;新增旅游民宿730余家,床位近万张.旅游标识导示体系不断健全,新增各类旅游导示标牌700余块;通往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三难一不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全域旅游标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出台了“旅游+文化”“旅游+交通”“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特色民宿、特色休闲农庄、工业旅游、特色餐饮、文化传承体验场馆等新业态快速成长;车师古道、狼塔C线探险旅游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以昌吉小吃街、奇台古城商业街、阜康碧琳城等为重点的特色餐饮休闲街区旅游服务收入持续提升;不断丰富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供给,以农副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开发为重点的一批旅游商品形成品牌,全州以“天池好礼汇”为代表“新疆礼物昌吉标准体验店”品牌显现。
(五)突出目标定位,旅游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以“丝路庭州嘉年华・昌吉周末快乐游”品牌为抓手,各县市形成了差异化特色产品。深化与“乌石吐哈”等周边地市的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重点围绕乌昌客源市场大力发展周末游产品,推进乌昌旅游协同发展。整合乌昌两地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旅游线路产品,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联合打造的“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百里丹霞”环线、乌昌石克城市圈旅游环线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丰富州内1-2日游短线产品,新业态产品供给日益丰富,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初步形成。与携程网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携程推进昌吉州线上订、线下游,一部手机玩转昌吉的旅游智慧化进程。推出“丝路庭州嘉年华·昌吉周末快乐游”系列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推出“援疆干部亲友昌吉旅游护照”,惠及6个援疆省市1500名援疆干部和1.5万名亲友。加大援疆省市旅游推介,两地旅行社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推进引客入昌旅游专列实现常态化。
二、2022年旅游工作安排
2022年,全州力争实现接待游客4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9%;实施昌吉市丹霞气泉谷、等24个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30.78亿元,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2亿元。
(一)狠抓旅游风景道建设,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召开昌吉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加快推进四条旅游风景道建设;二是实施百里丹霞、“天山1号”风景道沿线的旅游标识体系、停车场、旅游厕所、服务驿站、观景台、自驾车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三是加强昌吉州旅游风景道“环游天山·千色昌吉”品牌宣传,在疆内外开展宣传推介10场次,开展旅游风景道专项招商引资,举办百里丹霞风景道自驾通车发车仪式、天山1号风景道马拉松比赛等;四是启动“新疆天山百里丹霞旅游区”的一期建设投资,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服务网点、旅游应急管理设施和游客娱乐体验项目等;五是力争年内实现车师古道开工建设,2023年10月建成通车;六是完成昌吉展览中心、博物馆、旅游集散中心的装修提升建设。七是着力解决“三难一不畅”问题,继续建设一批停车场、通信基站、旅游厕所等。
(二)持续打造旅游精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一是完成江布拉克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二是全面打响“百里丹霞风景道”品牌并推向市场;三是推动提升“银河下的准东”工业游产品品质;四是力促完成北庭故城世界文化遗产向旅游产品的转化;五是完成10个星级葡萄酒庄的培育打造;六是持续支持旅游商品、特色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开发营销,完成50种“昌吉礼物”的评选命名。
2022年,新创建国家5A景区1家,4A景区1家,3A景区3家;新创建4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3家;创建S级滑雪场2家;新建旅游民宿40家。
(三)深化品牌营销,着力提升昌吉旅游知名度。一是赴疆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宣传推介20场次以上,赴疆内5个地州开展宣传推介10场次以上;二是全年拟举办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110场次以上;三是拍摄发布文旅宣传短视频100期;四是巩固“引客入昌”常态机制,引进旅游专列30趟,旅游包机(切机)30架;五是开展昌吉州旅游和昌吉州旅游风景道专场宣传推介和招商活动;六是完成G7、G30高速公路昌吉州境内中7对14个服务区的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推动“沿着高速看昌吉”活动实施。
(四)丰富“旅游+”产业群,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一是围绕文旅融合,开展文化演艺、非遗项目展示、主题展览等进景区活动60场;二是围绕博物馆、历史遗迹、红色纪念场馆等,打造工业游、研学游等文旅融合新业态,命名一批研学、工业、农业、酒庄等旅游示范点;三是举办首届昌吉州全民运动会;四是围绕“旅游+体育”,木垒县举办新疆马会性能测试系列赛,奇台县举办汽摩超级场地越野赛,吉木萨尔县举办“天山马拉松”,阜康市举办登山赛,昌吉市举办兵地携手半程马拉松等;五是实施旅游惠民政策,推动重点景区降低门票价格,支持星级饭店、文旅企业推出电子消费卡、文旅一卡通等优惠措施;六是大力发展文旅“夜经济”,在夜间消费区增加文旅项目,实施公共文化设施、A级景区夜间延时开放。
(五)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完成天山天池滑雪场的提升改造,实现四季旅游;二是启动实施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塞尔台滑雪场的建设;三是完成西域努尔加、阿什里龙山、玛纳斯黑梁湾等滑雪场的提质升级;四是启动实施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五是推动实施冰雪场地标准化建设,保持室外冰场30个,新建20处嬉雪场所;六是完成200名冰雪社会指导员、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力争将昌吉州创建成为全疆冰雪人才培训基地;七是持续开展冰雪人才培养行动,年度培训10000人次。
以上答复请您审议,如有不妥之处,我们将继续与您及相关部门衔接。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