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昌、马建华代表:
你们提出的农林水牧类第35号《关于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培训的建议》收悉。州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经商州党委组织部、编办、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旅局等相关单位,现答复如下:
昌吉州农业农村局立足重点环节、重点工作,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加快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认真落实,圆满完成培训任务。为整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昌吉州农业农村局贯彻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战备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中央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育工作水平,精心谋划项目实施工作,从课程安排设
计、师资力量储备、培训目标选择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着 手,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要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不断推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从农民需求出发拓展培训内容,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和质量效果,推动农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从2014年开始,截至目前,我州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万余人。自2020年起联合州党委组织部、州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对全州高素质农民进行评选认定,目前认定高级高素质农民100人,中级高素质农民257人。 (二)细致谋划,注重培训实效。高素质农民培育以追求农民满意度为目标,加大培训接地气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民意愿开展培训。在培训时间安排上,错开农忙季节和集中上课。在授课老师安排上,聘请当地专家和专业对口专家。在培训内容安排上,设置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课程。在培训模式组合上,安排外出观摩和实践操作。在培训地点安排上,结合农时,在田间地头、牛羊圈舍开展培训。从2019年开始,我们结合各县市情况,开展“农民实训基地申报遴选”工作,截至目前,共遴选认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实训示范基地22家(其中木垒县3家、奇台县3家、吉木萨尔县4家、阜康市2家、昌吉市3、呼图壁县2家、玛纳斯县4家、农业园区1家),确保农牧民能够就近就地实现培训。 二、聚焦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 (一)围绕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电商人才。开展电商下乡活动,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通过在线培训、下乡巡回培训,对电子商务前期规划、网店建设、品牌设计推广及农产品销售、产品定价、仓储物流、消费者数据分析、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培训,建立政府牵头、政策支持和电商平台服务、社会参与的培训机制,培养一批电商带货主播为重点的电商人才,2021年为131名农村青年开展新媒体网络直播培训。 (二)围绕特色传承,加快培育乡村工匠。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开展乡村手工艺、传统工艺专项培训,重点对哈萨克族刺绣、葫芦雕刻、酿醋、花灯制作、特色打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传统手工艺从业者进行轮训,不断提高技能素养,切实带动特色手工艺发展。支持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培养,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开展传统技艺传承培养培训。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逐步形成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三)着力双创环境优化,推动创业创新共发展。近年来,州人社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返乡创业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快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指导服务、推进措施落实,通过优环境、搭平台、强服务,促进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创新。采取返乡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代办、创新项目对接等措施,累计吸引4520名人才返乡创业,选树农村创业致富典型青年115人、庭州创新团队12个。一是优化农村创业创新政策环境。严格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聚焦融资、用地、人才、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加快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为各类人员返乡入乡创业提供全方位政策制度支撑。二是搭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加快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和孵化基地设施条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实习、演练场所和机会。截至目前,全州累计评选农村创业园23家。三是强化农村创业创新服务。加强返乡创业人员指导服务工作,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清单、申办流程等“一站式”服务。与银行开展合作,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提供金融支持。 三、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 (一)聚焦农业生产,加强服务跟踪指导。每年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开展农业技术大培训活动,组织区、州、县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党的惠农政策宣讲、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下乡服务500多场,服务农户2万多人次。2021年9月根据《关于开展昌吉州千名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的精神,在全州范围内确定的100名州级农业科技服务骨干人才,1000名县市农业技术人才,组成了7个服务团、64个行动队、428个联络组深入基层一线,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村、服务到户、技术到人,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支撑作用,深入开展“千名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278人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3423人次,科技示范户1457人次,农牧民29194人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86人次,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3000余人次,培训329场次。 (二)以点带面,打通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应用,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贫困户和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从农村乡土专家、田秀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高素质农民优秀学员中公开公正累计招募特聘农技员200余名,累计建设35个标准化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与企业联合探索农技推广便民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基层农业服务技术综合服务站,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筑巢引凤,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州农业农村局会同州党委组织部、编办、州人社局等有关部门不断加大乡土人才支持力度,探索完善乡土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一是完善乡村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探索“以赛代评”、“以项目代评”,符合条件可直接认定相应技能等级。二是支持乡土人才申报有关人才项目。人社部门选拔了一大批长期扎根基层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鼓励广大人才扎根乡村。农业农村局同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全国农业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全国十佳农民”遴选申报,激励广大乡土人才和技能人才干事创业、奋发作为。 今后,州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提升乡村人才质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保障。一是推动出台自治州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意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精神,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自治州贯彻落实意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策举措,强化支持保障,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二是凝聚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机制,推动各县市、各部门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探索创新政策,强化服务指导,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三是落实乡村人才培育各项工作。把乡村人才振兴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点聚焦乡村治理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产业人才、乡土特有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鼓励和引导各县市、各部门结合实际,细化实化举措,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取得实效。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15日 联系单位:州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史章景电话:234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