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飞、王万洲等人大代表:
提出的工交财贸类3号《关于我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昌吉州金融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区、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推动自治州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的发展,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政策顶层设计,营造经济金融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制定《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鼓励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带动能力。二是加强政银合作,自治州先后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中国银河证券、自治区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综合金融服务协议,争取到“十三五”期间1620亿元的信贷支持。三是正向鼓励,强化信贷投放新动能,制定了《昌吉州关于解决实体经济融资的意见》、《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办法》、《自治州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实施方案》、《银行业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方案》和《自治州促进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提升融资能力行动方案》等文件,共防风险,共促发展,不断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四是牵头成立实体经济融资服务工作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等6个金融工作组,从各金融机构选派10名干部到县市、园区担任金融顾问,初步建立起以选派金融干部为着力点,以派出机构业务团队为支撑、以上级金融机构为依靠、以自治州金融支持小组为保障的金融服务工作新格局,推进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五是推动金融广泛运用,编制政府融资工具指导手册、企业融资工具指导手册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选编等,多方面指导、提高各级干部谋划金融工作水平。
二、建立金融机构领导包企联系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一是加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帮扶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制定《自治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帮扶中小微企业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州515家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与全州辖内20家金融机构96名行级领导进行挂钩帮扶,各金融机构行级领导全员参与,制定了《银行帮扶中小微企业分工表》、《中小微企业帮扶工作进度表》。二是坚持“月督查”、“季走访”,银行行级领导每月至少与所帮扶企业联系一次,每季度至少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一次,各行确立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三是州金融办每季度对各金融机构帮扶企业工作召开工作例会,及时推广工作经验,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在帮扶过程中,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加大金融精准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四是银行在对企业走访过程中,认真搜集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类信息,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最新动态,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记录“帮扶工作进度台账”,针对不同问题,分阶段明确帮扶工作完成时限。同时向企业提供相关金融经济信息,积极向上级机构争取金融政策,辅助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策略,帮助企业梳理、找准当前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解决。五是银行金融机构不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中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以座谈、专题培训等方式,进行金融产品、金融政策的讲解和培训工作,指导企业规范财务制度,完善财务指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让企业了解金融机构的评级授信规则,促使企业满足评级授信条件。截至目前,已为229家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累计提供融资43亿元。
三、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一是制定了《自治州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等措施办法,不断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服务,提高资金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信贷规模。二是探索实施了“四位一体”,即“企业主体、银行贷款、保险保证、政府补偿”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是依托自治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企业融资需求、财务数据、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保、金融产品等为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为银企合作提供便利。四是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综合应用法人资产与信用、企业纳税信息、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无形资产等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将原有的“1+5+1”(即:一个企业信息库、“四位一体”融资平台、政策性融资担保融资平台、“政银通”融资平台、供应链融资平台、行业协会融资平台、一项贷款风险补偿金)运行模式推进演变成“1+N+1”的运行模式,如:通过联动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积极扩展“银税互动平台”,开展“银税贷”、“税务贷”、“网贷通”等业务,截至目前已为1017户中小微企业提供1.6亿元贷款,余额为5.91亿元。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断扩大信贷规模,推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截至目前,通过融资平台模式累计为3305户企业提供贷款110亿元,供应链融资为676户企业累计投放额59亿元。五是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辖内特变电工核心大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特变电工与征信中心系统对接工作,带动全辖平台推广工作稳步前行,截至目前,昌吉人民银行中支完成应收账款共计9笔,累计金额8.2亿元。
四、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引导作用。2018年以来,人总行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三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40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同时扩大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将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考核口径从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扩至1000万元以下,继2018年4次定向降准后,2019年1月第5次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及时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区释放近5亿元流动性,并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倾斜,申请支小再贷款限额以增强辖区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截至目前,昌吉辖区支小再贷款余额7亿元,支农再贷款24.6亿元。
五、推动商业银行围绕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实现“两增两控”目标。推动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实现信贷计划单列,加强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提高风险容忍度,并设定不良贷款容忍度,努力将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不超过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的水平。截至目前,昌吉辖内各法人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9.60亿元,较年初增加30.86亿元,增速7.5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16亿元,较年初增加2.85亿元,较年初增速7.6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0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3717户,较年初增加341户。
六、强化企业宣传培训机制。开展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金融知识宣传培训进企业。从4月份开始,州金融办组织州税务局、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业务骨干赴各县市园区开展对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政策辅导及培训,金融机构对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的行业信贷政策、金融产品、评级授信规则、适度负债等方面进行培训;税务局就中小微企业如何享受到国家出台的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进行讲解;证券公司就企业如何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讲解。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融资产品推广,积极开展融资对接和产品推介,提高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序推进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
昌吉州金融工作办公室
2019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