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科教文卫类 2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5.31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对自治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科教文卫类

20号建议的答复

王生明代表:

您提出的科教文卫类20关于《关于进一步保护丝绸之路新北道历史遗迹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和木垒县文物基本情况

昌吉地处古代丝绸之路天山廊道,位居丝绸之路中枢要冲,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全州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址点64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级保护单位110处。馆藏品310000件/套,珍贵文物221件,是新疆文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木垒县地处“丝绸之路”新北道重要地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各族先民在这里留下令人瞩目的文物古迹,现有不可移动文物有167处,其中:古遗址45处,古墓葬29处,岩刻画1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包含9个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包含77个坎儿井),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未核定级别文物遗址50处。可移动文物1496件/套,三级以上文物41件/套.木垒县文物在全州各县文物资源和数量上具有重要位置。

二、全州开展的文物保护工程情况

近几年通过自治区和国家文物局项目申报程序和系统累计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资助金1.5亿元,重点在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奇台石城子保护维修和考古发掘项目。2018年申报: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和北庭故城西寺遗址保护棚屋面抢救性修缮工程;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安防工程;昌吉州烽燧群保护工程(四个项目)已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昌吉州烽燧群保护工程其中已包括木垒县9处烽燧和驿站,项目涉及烽燧本体加固保护和围栏、界桩和标志牌,2019年3月勘察和测绘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由新疆文物保护古迹中心正在进行保护方案设计和工程预算。

三、全州考古发掘情况

从2014年国家文物局陆续批准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奇台石城子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通过发掘取得重要的考古成果,为进一步史证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挥文物资源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2015年4月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墓群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7月由中国社科院新疆考古队正式对平顶山墓群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出土器物主要有:金器、陶器,骨器、小件青铜器、铁器等遗物,出土文物300余件,平顶山古墓群考古发掘新发现,把东天山木垒区域为代表的草原文化历史时间序列又向前推进一大步,也为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文化发展需要提供了强有力学术研究成果。

四、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情况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自治区文物局拨付木垒县野外看护员补助资金54万元,博物馆展览提升资金100万元,坎儿井保护维修资金280万元,2019年木垒县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50万,累计经费投入近500万元。昌吉烽燧群保护项目其中木垒县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经费正在设计预算中,2019年野外文物看护员补助资金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即将拨付。

五、加强文旅融合,加大文物宣传

2019年机构改革落地,州直及各县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通过文旅融合,推动县市全域旅游,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物是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依托自治州文物资源优势,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展研学旅游、体验旅游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积极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事业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物旅游景区和产品,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物旅游目的地,积极发展推进全州全域文化旅游产业。

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用《纪要》统一思想,贯穿指导全州文物工作,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积极发挥文物正本清源作用。利用 “国际博物馆日”、“文物保护宣传周”、“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电台、电视台播出,在普及文物知识同时提高群众保护文物意识。全州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史证作用,通过文物陈列展览,强化新疆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和“五个认同”方面的作用,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加强反分裂斗争思想教育,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六、下一步开展文物工作

(一)积极开展和申报国家、自治区文物保护项目工程,通过文物保护项目加强对县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有效保护。

(二)积极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和展览提升工作,引进特色和专题展览,充分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服务职能,服务群众。

(三)保护文物是县(市)政府的法定职责和重要政绩。在保障区级以上野外文物看护员补助经费同时,呼吁和建议县市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要求将文物保护经费(包括看护员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文物保护工作要纳入县(市)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及时向代表汇报木垒县文物保护项目进展情况和博物馆展览提升,以及看护员经费落实情况。

分管州领导签字: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19520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张修洋 联系电话:13779856986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
对自治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科教文卫类 2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9-05-31 21:01:04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对自治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科教文卫类

20号建议的答复

王生明代表:

您提出的科教文卫类20关于《关于进一步保护丝绸之路新北道历史遗迹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州和木垒县文物基本情况

昌吉地处古代丝绸之路天山廊道,位居丝绸之路中枢要冲,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全州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址点64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级保护单位110处。馆藏品310000件/套,珍贵文物221件,是新疆文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木垒县地处“丝绸之路”新北道重要地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各族先民在这里留下令人瞩目的文物古迹,现有不可移动文物有167处,其中:古遗址45处,古墓葬29处,岩刻画1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包含9个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包含77个坎儿井),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未核定级别文物遗址50处。可移动文物1496件/套,三级以上文物41件/套.木垒县文物在全州各县文物资源和数量上具有重要位置。

二、全州开展的文物保护工程情况

近几年通过自治区和国家文物局项目申报程序和系统累计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资助金1.5亿元,重点在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奇台石城子保护维修和考古发掘项目。2018年申报: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和北庭故城西寺遗址保护棚屋面抢救性修缮工程;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安防工程;昌吉州烽燧群保护工程(四个项目)已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昌吉州烽燧群保护工程其中已包括木垒县9处烽燧和驿站,项目涉及烽燧本体加固保护和围栏、界桩和标志牌,2019年3月勘察和测绘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由新疆文物保护古迹中心正在进行保护方案设计和工程预算。

三、全州考古发掘情况

从2014年国家文物局陆续批准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奇台石城子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通过发掘取得重要的考古成果,为进一步史证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挥文物资源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2015年4月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墓群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7月由中国社科院新疆考古队正式对平顶山墓群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出土器物主要有:金器、陶器,骨器、小件青铜器、铁器等遗物,出土文物300余件,平顶山古墓群考古发掘新发现,把东天山木垒区域为代表的草原文化历史时间序列又向前推进一大步,也为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文化发展需要提供了强有力学术研究成果。

四、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情况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自治区文物局拨付木垒县野外看护员补助资金54万元,博物馆展览提升资金100万元,坎儿井保护维修资金280万元,2019年木垒县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50万,累计经费投入近500万元。昌吉烽燧群保护项目其中木垒县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经费正在设计预算中,2019年野外文物看护员补助资金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即将拨付。

五、加强文旅融合,加大文物宣传

2019年机构改革落地,州直及各县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通过文旅融合,推动县市全域旅游,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物是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依托自治州文物资源优势,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展研学旅游、体验旅游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积极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事业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物旅游景区和产品,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物旅游目的地,积极发展推进全州全域文化旅游产业。

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用《纪要》统一思想,贯穿指导全州文物工作,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积极发挥文物正本清源作用。利用 “国际博物馆日”、“文物保护宣传周”、“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电台、电视台播出,在普及文物知识同时提高群众保护文物意识。全州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史证作用,通过文物陈列展览,强化新疆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和“五个认同”方面的作用,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加强反分裂斗争思想教育,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六、下一步开展文物工作

(一)积极开展和申报国家、自治区文物保护项目工程,通过文物保护项目加强对县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有效保护。

(二)积极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和展览提升工作,引进特色和专题展览,充分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服务职能,服务群众。

(三)保护文物是县(市)政府的法定职责和重要政绩。在保障区级以上野外文物看护员补助经费同时,呼吁和建议县市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要求将文物保护经费(包括看护员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文物保护工作要纳入县(市)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及时向代表汇报木垒县文物保护项目进展情况和博物馆展览提升,以及看护员经费落实情况。

分管州领导签字: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19520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张修洋 联系电话:13779856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