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常谊谊报道)11月6日,由国家数据局、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等单位主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新疆分赛决赛在昌吉市举行。昌吉州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赛道表现亮眼,共收获24个奖项。
“数据要素*”是中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强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即通过数据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的协同,实现价值倍增和效率提升。

11月6日,“数据要素*”大赛新疆分赛闭幕式在昌吉市举行。 记者常谊谊 摄
本届大赛以“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为主题,是历届中规模最大、覆盖领域最广的一届,赛道从8个增至14个,涵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吸引全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报送项目846个,较去年增长32%,最终163个项目脱颖而出。
昌吉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郑敏在闭幕致辞中介绍,昌吉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建设。通过深挖数据价值、夯实数据基础,昌吉州已建成新疆首个汇聚三大运营商省级节点的绿色算力数据中心,落地首个国际融合算力中心,高性能智算规模达8300P,预计年内突破10000P。此外,建成“数字农田”超百万亩,打造全疆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施“智改数转”项目近百个。在政务服务上,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启动建设“智慧庭州城市大脑”,推出“吉速办”移动政务品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44%。“数据赋能、乘数而上”正成为昌吉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11月6日,“数据要素*”大赛新疆分赛闭幕式现场对获奖项目进行了颁奖。记者常谊谊 摄
郑敏表示,昌吉州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加快数字昌吉建设,发挥新能源装机规模优势,推动绿电与智算协同发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产业、文化、民生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在智算项目建设、场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培育活跃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为昌吉乃至全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治区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蒋元表示,将大赛设在昌吉,充分体现了昌吉在科技领域的硬实力。近年来,昌吉州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分类施策助力企业成长,科技创新走在全疆前列。此次大赛将引领新疆以数字化变革为牵引,夯实基础支撑,强化数据赋能,推动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同时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优化政府治理,统筹“一门一网一线”五级贯通,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新疆力量。
在决赛中,昌吉州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交通运输、城市治理等赛道表现优异。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数据驱动智造:基于机理模型与动态仿真的多晶硅生产智能优化方案》获工业制造赛道一等奖。该项目聚焦多晶硅生产中的原料波动大、关键参数难测、能耗高等痛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据池,融合5G、机理模型与动态仿真技术,构建了全流程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生产数字化决策与智能化管控,有效降本增效,数据标准化覆盖率达98%。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的《电护安居——基于数据赋能的边疆城市电网“四维一体”韧性治理方案》获城市治理赛道一等奖。该项目围绕城市配电网运行需求,构建“电网侧感知、用户侧交互、外部侧贯通”的数据体系,故障研判准确率提升至99.08%,故障报修工单同比下降11.05%,客户诉求一次解决率达99.80%,服务满意度升至99.40%;在经济效益方面,该项目节省硬件投资超70%,城乡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由22.484小时缩短至9.366小时,年节约社会停电商损及运维成本超过110万元,并通过降损年节电8.9万千瓦时。目前,该方案已在昌吉、乌鲁木齐等地推广,为边疆城市能源智慧韧性管理贡献了“昌吉经验”。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