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茜报道:日前,闽昌农业龙头企业优秀管理及科技骨干人才交流活动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新疆农业博览园生态酒店举行。来自福建漳州、三明等地的20余位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话合作。此次活动也是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国家农高区)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截至目前,昌吉国家农高区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个,总投资41.65亿元,多个重点项目实现“当年对接、当年落地”。
今年以来,昌吉国家农高区持续加快“走出去”步伐,开展精准招商。由园区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赴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开展8次招商活动,累计对接企业60余家、挖掘线索14个,聚焦棉花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生物制造、种子、现代农机农资制造等五大核心产业精准发力,有效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
昌吉国家农高区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朱毅介绍,今年以来,该园区共实施重点项目45个,总投资99.73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的40万吨生物制糖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计划年底进入试生产;投资1亿元的10万吨新型水溶肥项目则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完工投产”的高效推进。与此同时,榆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深入推进,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内部道路、绿化亮化等7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投用,显著提升区域产业承载能力与宜居宜业水平。
走进昌吉国家农高区各项目建设现场,火热建设场景扑面而来,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成为招商成效最直观的体现。果子熟了(新疆)生产基地总投资约8亿元,已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可直接填补园区高端饮料制造的产业空白;新科纺织30万锭全智能化、数字化纺纱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当前正全力推进地基施工,投用后将采用全流程智能设备,年产值预计达24亿元,推动本地棉花资源向高附加值制造领域升级;新疆绿谷数智食品生态示范综合产业园项目总投资8.3亿元,已启动厂房装修工作,项目引入NFC冷灭菌等前沿技术,未来将形成年加工15万吨农产品的数智化产业集群,让农产品加工更“智慧”。
“这里的电力、天然气成本比我们家乡低了三分之二,资源优势非常突出。”福建绿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雅辉的感慨,道出了企业选择落户昌吉的重要原因。而这份吸引力的背后,更离不开该区硬核的科技支撑与精细化服务保障。
科技赋能方面,昌吉国家农高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深入推进一体化发展,2024年成功获批全疆首个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目前,昌吉国家农高区已建成56个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300余名科学家、2800余名科技人才,推动“中棉113”“宽早优”植棉模式等品种技术向中亚地区辐射推广。
推介会结束后,福建企业家还实地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榆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并赴昌吉市、木垒县、奇台县等地考察企业,在深入交流中探寻合作机遇。正如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彬所说:“我们看中的,不只是这里的成本优势,更是其从田间到车间无缝衔接的完整产业生态。这里扎实的产业基础与浓厚的创新氛围,让我们看到了广阔的合作前景。”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