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情 中华行”研学活动收官
本报讯 记者张童桐、通讯员张倚军、夏方芳报道:近日,来自昌吉市各中小学校的90名师生结束北京及泉州之旅,登上返回新疆的火车。昌吉市第八期“泉昌情·心连京·丝路缘——祖国情 中华行”研学活动在福建泉州落下帷幕。
据了解,此次研学活动由福建省泉州市援疆资金出资,昌吉市教育局主办,历时14天,行程涵盖北京与泉州两大历史文化名城。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师生们沿着蜿蜒起伏的城墙拾级而上,脚下的城砖历经岁月沧桑,身旁的烽火台矗立在群山之间。极目远眺,层峦叠嶂尽收眼底,“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大家不仅直观感受了古代军事工程的磅礴气势,更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走进故宫博物院,红墙黄瓦的建筑群瞬间将师生们带入历史深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太和殿等标志性建筑,从斗拱飞檐的精巧构造到殿内文物的精美纹饰,从明清两朝的历史故事到宫廷礼仪的文化细节,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大家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做着笔记,在触摸历史脉搏的过程中,深入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恢弘与细腻。
结束北京的研学行程后,师生们前往泉州——这座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启了一场充满闽南特色的文化探寻之旅。走进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馆内集中展示了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歌仔戏、惠安女服饰制作技艺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窗口。馆内丰富的文物展品,包括古代船舶模型、海外贸易瓷器、航海仪器等,生动再现了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灿烂历史。
大家在参观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更深刻理解了泉州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德化陶瓷博物馆则让师生们领略了“中国白瓷之乡”的匠心魅力。在安溪茶园,连片的茶树郁郁葱葱,师生们走进茶园,在茶农的指导下学习采茶技巧,亲手采摘鲜嫩的春茶芽叶,了解茶叶从采摘到制作成成品茶的全过程,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昌吉市第十四小学学生刘姝伽说:“一路走来,我发现北京有讲不完的历史故事,泉州有感受不尽的文化韵味,不管是长城还是泉州老街,都藏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回去以后,我要把这次研学的收获讲给家人和同学们听,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多出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