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 促实干担当
发布时间:2025.09.0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昌吉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左晓雨

  “文风会风转变了,基层‘包袱’轻了,我们深入群众为民服务抓落实的时间和精力更足了”“督查检查考核化繁为简,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了,实打实抓工作多了”……这些来自基层干部的心声,反映的是昌吉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实际成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制定出台一年来,昌吉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融入日常治理,制定“一试点六整治”工作方案,在全疆率先实行文件会议全口径管理、“督帮一体”“扫码入企”智慧监管等工作措施,持续深化“减证便民”,推动基层减负增效。

  “松绑”:

  捻好文山会海的“千条线”

  每到傍晚,奇台县坎尔孜乡西坎尔孜村村民帕日扎提·开日木便要到村里的文化小广场锻炼一会,在这里除了运动,每天还能和村民们聚在一起唠唠嗑,增进感情,帕日扎提·开日木的心里十分满足。

  西坎尔孜村的文化小广场是2024年10月建成的,此前,该村因缺少运动场地,村民们休闲锻炼几乎没有去处。村干部在入户走访中精准掌握到这一民生诉求后,迅速对接资源、协调推进。

  奇台县坎尔孜乡西坎尔孜村干部许有亮说:“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开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文件也发得少了,省下的时间我们能够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拉近群众与干部的关系,提升村民的信任度。”

  文风会风连着党风政风,也连着党心民心。删繁就简,精文简会,激发的是干事创业的动能,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的态度。

  昌吉州坚持把精文简会作为减负工作突破口,将州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园区)印发的20余种文件,以及组织召开的20余种会议,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口径管理体系。严格实行发文开会指标化管理、一致性评估、审批制开展的工作机制,标本兼治改进文风会风,会议和文件数量明显下降,质量效率不断提升。

  文风会风的焕然一新,是作风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为基层松绑减负,让担当务实、真抓实干蔚然成风,全面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转变”:

  当好护航发展的“服务员”

  “期盼已久的房产证终于拿到手了,我心里这块大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前不久,阜康市民白女士在拿到自家的不动产权证时激动地说。

  办理不动产权证是购房者的一项基本权益,但受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影响,部分业主权益保障受到阻碍。如今,困扰群众多年的“办证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得益于昌吉州大力推行的“督帮一体”工作机制。

  昌吉州着力构建“督帮一体”工作格局,坚持帮在督前、督服结合,建立州党委统一领导、州县两级上下联动、党政督查和绩效考核三方协作、N个业务部门综合发力的“1+2+3+N”督帮体系,实现系统谋划、力量统筹、机制创新、结果共享,提升了督帮质效,优化了营商环境,减轻了基层负担。

  “督帮一体”工作机制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领域,紧盯“强准东引擎、强昌吉州府、强县域经济、强营商环境”战略和54项重点工作任务、80个重点项目,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作用,全力推动各类问题及时解决、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督帮不仅要“诊脉”,更要“开方”和“帮治”,通过深度诊断问题根源,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主动协调会商研究,推动州级层面协调解决问题9个,实地督帮解决问题困难223个,木垒县风机大件运输手续办理、不动产权证登记、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煤制气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新能源项目建设、经济运行发展数据统计、综治中心建设等一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得到有效推动,真正让基层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

  “有了‘督帮一体’工作机制保驾护航,现在最快24小时就能拿到大件货物运输许可证,比过去提速90%。”新疆宇观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文强说。

  实践证明,“督帮一体”工作机制已成为帮助基层破解难题、服务企业排忧解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全州上下干劲更足、信心更强、精神更振。今年1月至7月,昌吉州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疆前列。

  “赋能”:

  激发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8月14日,一场由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安监局、市监分局、环保局、水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组成的“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精准执法检查组走进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执法人员扫描企业门口的二维码,在“扫码入企”平台输入执法人员信息,获取检查任务、内容,并深入生产车间等场所,对企业安全生产、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检查,现场向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整改建议,录入“扫码入企”系统,确保检查事项和执法人员信息可视化。

  曾经,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存在随意性强、频次高、标准不一、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既加重企业负担,也影响执法公信力。

  昌吉州以数字化赋能破题,全面推行“扫码入企”智慧监管模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依托“庭州执法监督码”数字平台,梳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13个重点领域125项涉企检查事项,区分“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杜绝随意检查,让“无事不扰”成为常态。同时,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将全州各执法部门121项高频检查事项整合为25项,实行“一企一表、多方联签”,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以前,不同部门都得按各自检查计划来查,检查频次较高,现在检查部门一起来,一次行动、多项检查,给我们减轻了负担。”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陈飞说。

  “焕新”:

  减少缠绕基层的“繁杂事”

  8月25日,家住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的张女士到银行办理储蓄卡,不一会儿便拿到了卡片。“因为我的户籍不在昌吉,之前有一段时间办理银行卡还需要开居住证明,现在带上身份证就可以直接办理了,非常方便。”张女士说。

  基层是政策执行的神经末梢,工作繁杂琐碎。曾经,多而繁杂的证明让基层干部和群众伤脑筋。昌吉州不断深化“减证便民”行动,通过制定村(社区)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负面事项、不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等清单,对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权责任务进行明确,规范证明事项、明确盖章依据、优化办理流程,推动形成责权明确、流程规范、高效便捷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路、基层服务更高效。

  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党委书记苏红娟说:“过去我们要花不少时间为群众开各种各样的证明,现在居民来找我们开证明的次数明显下降了,‘减证便民’让基层从‘盖章忙’变‘依规办’,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服务居民。”

  基层负担减下去,服务效能提上来。在《若干规定》深入实施的过程中,昌吉州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放手干事,不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作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攻坚克难上来,切实汇聚起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为基层减负 促实干担当
发布日期: 2025-09-01 11:10:2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昌吉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左晓雨

  “文风会风转变了,基层‘包袱’轻了,我们深入群众为民服务抓落实的时间和精力更足了”“督查检查考核化繁为简,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了,实打实抓工作多了”……这些来自基层干部的心声,反映的是昌吉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实际成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制定出台一年来,昌吉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融入日常治理,制定“一试点六整治”工作方案,在全疆率先实行文件会议全口径管理、“督帮一体”“扫码入企”智慧监管等工作措施,持续深化“减证便民”,推动基层减负增效。

  “松绑”:

  捻好文山会海的“千条线”

  每到傍晚,奇台县坎尔孜乡西坎尔孜村村民帕日扎提·开日木便要到村里的文化小广场锻炼一会,在这里除了运动,每天还能和村民们聚在一起唠唠嗑,增进感情,帕日扎提·开日木的心里十分满足。

  西坎尔孜村的文化小广场是2024年10月建成的,此前,该村因缺少运动场地,村民们休闲锻炼几乎没有去处。村干部在入户走访中精准掌握到这一民生诉求后,迅速对接资源、协调推进。

  奇台县坎尔孜乡西坎尔孜村干部许有亮说:“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开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文件也发得少了,省下的时间我们能够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拉近群众与干部的关系,提升村民的信任度。”

  文风会风连着党风政风,也连着党心民心。删繁就简,精文简会,激发的是干事创业的动能,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的态度。

  昌吉州坚持把精文简会作为减负工作突破口,将州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园区)印发的20余种文件,以及组织召开的20余种会议,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口径管理体系。严格实行发文开会指标化管理、一致性评估、审批制开展的工作机制,标本兼治改进文风会风,会议和文件数量明显下降,质量效率不断提升。

  文风会风的焕然一新,是作风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为基层松绑减负,让担当务实、真抓实干蔚然成风,全面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转变”:

  当好护航发展的“服务员”

  “期盼已久的房产证终于拿到手了,我心里这块大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前不久,阜康市民白女士在拿到自家的不动产权证时激动地说。

  办理不动产权证是购房者的一项基本权益,但受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影响,部分业主权益保障受到阻碍。如今,困扰群众多年的“办证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得益于昌吉州大力推行的“督帮一体”工作机制。

  昌吉州着力构建“督帮一体”工作格局,坚持帮在督前、督服结合,建立州党委统一领导、州县两级上下联动、党政督查和绩效考核三方协作、N个业务部门综合发力的“1+2+3+N”督帮体系,实现系统谋划、力量统筹、机制创新、结果共享,提升了督帮质效,优化了营商环境,减轻了基层负担。

  “督帮一体”工作机制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领域,紧盯“强准东引擎、强昌吉州府、强县域经济、强营商环境”战略和54项重点工作任务、80个重点项目,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作用,全力推动各类问题及时解决、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督帮不仅要“诊脉”,更要“开方”和“帮治”,通过深度诊断问题根源,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主动协调会商研究,推动州级层面协调解决问题9个,实地督帮解决问题困难223个,木垒县风机大件运输手续办理、不动产权证登记、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煤制气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新能源项目建设、经济运行发展数据统计、综治中心建设等一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得到有效推动,真正让基层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

  “有了‘督帮一体’工作机制保驾护航,现在最快24小时就能拿到大件货物运输许可证,比过去提速90%。”新疆宇观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文强说。

  实践证明,“督帮一体”工作机制已成为帮助基层破解难题、服务企业排忧解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全州上下干劲更足、信心更强、精神更振。今年1月至7月,昌吉州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疆前列。

  “赋能”:

  激发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8月14日,一场由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安监局、市监分局、环保局、水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组成的“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精准执法检查组走进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执法人员扫描企业门口的二维码,在“扫码入企”平台输入执法人员信息,获取检查任务、内容,并深入生产车间等场所,对企业安全生产、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检查,现场向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整改建议,录入“扫码入企”系统,确保检查事项和执法人员信息可视化。

  曾经,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存在随意性强、频次高、标准不一、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既加重企业负担,也影响执法公信力。

  昌吉州以数字化赋能破题,全面推行“扫码入企”智慧监管模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依托“庭州执法监督码”数字平台,梳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13个重点领域125项涉企检查事项,区分“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杜绝随意检查,让“无事不扰”成为常态。同时,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将全州各执法部门121项高频检查事项整合为25项,实行“一企一表、多方联签”,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以前,不同部门都得按各自检查计划来查,检查频次较高,现在检查部门一起来,一次行动、多项检查,给我们减轻了负担。”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陈飞说。

  “焕新”:

  减少缠绕基层的“繁杂事”

  8月25日,家住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的张女士到银行办理储蓄卡,不一会儿便拿到了卡片。“因为我的户籍不在昌吉,之前有一段时间办理银行卡还需要开居住证明,现在带上身份证就可以直接办理了,非常方便。”张女士说。

  基层是政策执行的神经末梢,工作繁杂琐碎。曾经,多而繁杂的证明让基层干部和群众伤脑筋。昌吉州不断深化“减证便民”行动,通过制定村(社区)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负面事项、不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等清单,对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权责任务进行明确,规范证明事项、明确盖章依据、优化办理流程,推动形成责权明确、流程规范、高效便捷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路、基层服务更高效。

  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党委书记苏红娟说:“过去我们要花不少时间为群众开各种各样的证明,现在居民来找我们开证明的次数明显下降了,‘减证便民’让基层从‘盖章忙’变‘依规办’,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服务居民。”

  基层负担减下去,服务效能提上来。在《若干规定》深入实施的过程中,昌吉州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放手干事,不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作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攻坚克难上来,切实汇聚起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